艺术家用午餐肉,解说网民玩社交背后的鸡婆心态

  “89后”女生麦影彤和黄嘉瀛是香港新生代艺术家中最受瞩目的两位。对于艺术家在香港的生活状况,二人直言不讳:艺术圈并非想进就进,打多份工亦是常态。

  2017年香港回归20周年,20年来,香港成长为亚洲乃至全球举足轻重的金融城市;5年前,随着Art Basel的登陆,国际顶级画廊、艺术家、收藏家、拍卖会开始抢滩香港。在这座金融城市,“艺术”与金融发生了最紧密的联系。这里是秀场,也是战场。

  我们邀请了10位与香港关系紧密的人,他们是顶级艺术家、画廊主、收藏家,也是法律、酒店和地产行业的从业者,他们来自西方、香港,也来自大陆。YT2017年度故事专题“香港战场”,3月正式发布。

  YT 2017年度故事专题“香港战场”

  # COME INSIDE (麦影彤 x 黄嘉瀛)

  香港新锐艺术家组合

  “之前对艺术圈一无所知,现在以为自己知道多了点,但其实还是一无所知。”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2016年,香港艺术家麦影彤和黃嘉瀛成立COME INSIDE。大学毕业未久的她们决定伪装成流行女子组合,通过在各地演出对全球流行文化中女性的“刻板印象”进行反思。

  作为香港本土的新生代艺术家,生于1989年之后的二人对这里有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情绪:高昂生活消费的另一面,是来自世界各地的新鲜讯息与机遇。香港,到底是天堂还是地狱?如果可以重新选择,她们是否还会继续留在这座城市?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COME INSIDE

  YT独家对话COME INSIDE

  YT:是否可以用三句话简单的介绍下自己?

  CI: “COME INSIDE来了”是爱与正义的化身。想要创作也想要钱,我们都是勤奋的无产劳动者。

  YT:两个人是如何相识的?为何决定组成组合COME INSIDE?

  CI:我们是在派对上认识的,因为麦影彤想要勾搭黄嘉瀛的男性朋友所以频繁地联络了起来。

  到2016年中,两人穷的没钱吃饭,于是一起去打工,看到演唱会场边卖萤光棒好像好赚,就开始当小贩。结果站了十天每人才赚了一百块。我俩一起吹风、逃避城管、等生意时聊了超级多,都是些轻狂的、现在不做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做的事情,然后说不如干脆做个组合搏一下吧。

  我们两人除了COME INSIDE也持续进行独立创作。但还是很穷(笑)。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麦影彤(左)和黄嘉瀛(右)

  YT: 在北京长征空间第一次看到你们的作品“LOVE SPAM 爱之午餐肉” ,能否讲一讲这件与手机、互联网相关的创作?

  CI:作品“LOVE SPAM 爱之午餐肉” 是由COME INSIDE自行开发的移动App。在这个时代,手机App的提示算是最称职的闹钟——或者说我们根本从没有入睡过。

  市场早就知道“联系”和“讯息”两者间的界线模糊。智能手机的主人每分每秒都体验到难以抗拒的欲望:手想要一直刷新萤幕,检视APP传来最新的告示和更新。每则新鲜又抢眼球的短句、照片切实地让神经元亢奋起来,上瘾地忍不住一直上线,直至萤幕影像在闭上眼后仍然留下光痕。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COME INSIDE自行开发的App “LOVE SPAM 爱之午餐肉”

  当现实生活越发索然无味,我们可以大把地使用日新月异的APP来填充闲暇时间并赋予生活意义。交往不是为了认识朋友,浏览不是为了吸收知识,我们或许能假装对新闻、亲友近况和潮流玩意感兴趣,但我们真正追求的是“被关注”。我们日思夜想着那些通知、赞数、留言,痴迷到即使在发生灾害时也不忘网上直播。我们刷手机只有一个理由:我们自己选择玩弄自己的心智。

  网路大爆炸的年代,人人智慧手机在手,用户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到底有多大程度被手机应用程式影响、甚至操控呢?譬如说,你在等某人回复讯息,你在听候老板发落,你在期待网红发帖...每次App有提示推送,电话震动时,有谁能抗拒立即查看的冲动?有谁可以忍耐新消息的巨大诱惑?

  App提示以至社交平台的字数有限,要短要抢眼,鸡汤金句俯拾皆是,无论想要睿智的做人道理,或是不能自拔的伤春悲秋,网路上总能各取所需。超极速阅读然后马上就认同、赞好再转发;鼓励或是犹豫,共呜还是提点,没丝毫停留沉淀的时间。过度消费、推送犯滥的惊世真言这个App会源源不绝的为你发放。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COME INSIDE自行开发的App “LOVE SPAM 爱之午餐肉”

  YT:除了香港本土画廊,你们也常和内地、国外的画廊、机构进行合作。感觉上有什么不同?从何时开始参与香港之外的展览项目?

  CI:我们从2016年10月就开始往外跑。感觉也没太多不同,最多都是行政、执行、规矩上的区别,但这些不是地区/地方的问题,比较是人的问题、机构的管理/架构/分工等技术性的问题。到哪里做,说真的,到现在我们都很开心,遇到的人都对我们很好,非常幸运的。

  YT: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要做艺术家?在亚洲很多城市,父母一辈人通常会希望自己的子女从事金融、医学、法律等“有保障”的行业,不知道你们是否曾遇到类似来自周围人的压力。如果有,你们是如何面对的?

  CI:这个我俩好像刚好都没有特别做决定。大学本科毕业后没有想要找工作,一边做散工维持生计,一直把创作作为重点,一直做就做到现在。好像要吃饭和打扫一样,如果没有人叫我们艺术家或者给我们办展览,我们还是会创作,那个想要做什么出来的欲望很强烈。压力的话主要是财政压力,因为香港物价很高,租金很贵。其他压力还好。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COME INSIDE, Jagger, 2016

  YT:在香港做一名艺术家,优势和挑战分别是?这是否影响了你们创作的形式?

  CI:优势是全球的机会都在身边打转,可也很容易转身就错过了;挑战就不好说了,我们的定位其实有些尴尬,香港好像一个无以名状的品牌,让我们和内地艺术家又不完全一样;然后就是成本跟空间,还有香港的文化政策问题,我们都不是来自大富之家,也得努力工作弥补做艺术,这是公共机构所未能给予的。

  YT:你们分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对香港的高等艺术教育是否满意?为什么?

  CI:我们两人高等艺术教育背景不同,不好说。反正就是有好的也有迂腐的部分,它们共同造就了今天的我俩。如果你资源、条件许可的话,不觉得香港是高等艺术教育的首选,这是客观事实。

  YT:如何在香港这样一个高消费的城市作为艺术家生存下去?

  CI:打工打工跟打工,其实做艺术也是其中一份工,或者所有的工种到最后只是一堆事件、一些经历。那些用以形容、描述你工作的职业、名词、代号是没有意义的;艺术家跟侍应、freelancer跟双失青年,一切一切的归类和标签对COME INSIDE而言在本质上是没有差别的。如果是为了生存而必须做的事情我们就得去做。高消费是其中一个我们想要克服的状况,缺钱就赚钱,赚不了钱可能就要多动脑筋想想办法,或是靠艺术圈里面的朋友互相帮忙,资源共用了。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COMEINSIDE: BABY SHOWER”, Gallery Exit, Hong Kong, 2017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COMEINSIDE: BABY SHOWER”, Gallery Exit, Hong Kong, 2017

  YT:从何时开始知晓Art Basel HK? 第一次去是什么时候?当时的感觉是?

  CI:8、9年前高中的时候,那时还是ART HK,感觉都忘了。

  YT:Art Basel HK 为你们的创作和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麦影彤曾参加小汉斯组织的89plus的对谈,是否可以具体讲讲一讲?

  CI:(麦影彤)那时候我还未有毕业,我想第一次被称为艺术家应该是在那次沙龙吧。我之前对艺术圈一无所知,现在以为自己知道多了点但其实还是一无所知。

  Art Basel HK对我们来说也是这样的,你以为自己已经在圈子里,其实只是在边上磨蹭。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麦影彤,Papaeye,2016

  (Exclusive artwork for Elle Man Magazine)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黄嘉瀛,Apple

  YT:从你们的角度看,Art Basel HK 是否为香港带来了改变? 很多人说香港是“文化沙漠”,对此你们怎么看?

  CI:不管有没有Art Basel HK,香港都一定已经改变了吧。香港不是文化沙漠。但所有东西、所有东西正在慢慢枯死,现在是苟延残喘吧。

  YT:在未来3年来,香港最令你期待的艺术大事件是什麽?

  CI:就是COME INSIDE会越来越大放异彩~

  YT: 是否可以分享一下你们最新的创作计划?

  CI:做保险做按摩,能挣钱的都做。

  YT:如果可以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进行选择,你会选择长期居住在那座城市进行创作?为什么?

  CI:香港。因为香港是我家。

  请点击此处输入图片描述

  Installation view of “COME INSIDE Boutique”, Fashion. I.D., Chi K11 Art Space, Hong

  Kong

  图片由COME INSIDE提供

  http://www.comeeeinsideee.com

  吴小霜@YT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