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 场 | 笔墨的生长与诉说——“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

  

  开幕式现场

  3月25日,在上海龙美术馆的个展“坐忘之舟”开幕后,潘公凯与他的团队匆匆赶往苏州博物馆,迎接新个展“会通之界:潘公凯作品展”的亮相。展览由苏州博物馆、《诗书画》杂志社和潘公凯艺术工作室联合主办,由寒碧任学术主持,杨杰进行展览策划,于2017年3月26日至5月23日向公众开放。与包裹着繁星、银河、孤舟等神话元素的“坐忘之舟”不同,“会通之界”带领观众走进了新宇宙,一片“笔墨”与“诉说”的天地。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嘉宾

  笔墨是语言,语言不是目的

  在开展之前,潘公凯对记者谈道,因为所利用的展厅空间很小,无法像龙美术馆和中华艺术宫的展览,呈现体量巨大的作品,但“会通之界”融合了前两个展览的不同特质——传承与超越,跨度极大。展厅外围的两个侧厅分别展示了《融》《寻找真实》两件观念艺术作品,内厅则集中呈现潘公凯多幅大写意水墨。对于观众来说,在形式迥异的作品中穿梭容易让其眼花缭乱,如同逛了一场信息量过巨的艺术博览会。但潘公凯却让我们避免了窘态频出,因为这些处在动静之间的作品中,翻涌着同样的文化基因——笔墨。

  

  潘公凯 装置作品《融》与铺设在地面的挂毯衍生品

  

  潘公凯 融·毯(局部) 毯言织造 尼泊尔羊毛 手工编织 1000cm×300cm 2016—2017年

  

  潘公凯作品《融》曾参加了威尼斯双年展

  “如今的年轻人慢慢开始懂得欣赏抽象之美,这也应该成为艺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们对于抽象的笔墨开始有了新的认识,潘公凯感到很欣慰。但面对关于其画面是“透”还是“黑”议论,潘公凯则话锋犀利:“笔墨是语言,语言不是目的”。

  

  潘公凯现场讲解

  的确,人们时常将“笔墨”挂在嘴边,却让它流于外在,难以恰如其分地表述。但对于潘公凯来说,笔墨的力量似乎并不来源于中国画家微妙的手腕力道、干湿把控,因为技术娴熟的画工也可以让弄墨的窍门烂熟于心;这力量也不在于笔墨自身的特殊性(唯中国艺术所有),因为这只是世人承认笔墨价值的最低门槛,它无法让外人理解中华文化。在艺术批评家巫鸿看来,潘公凯展览中“从装置、到文本、到建筑、到水墨,似乎是非常断裂性的,但其实是有很强的延续性,很强的主体性。这个主体性是什么?对他来说,就是对时空的独特感受。”在潘公凯的作品中,无论是墨线、晕染,还是残荷、飞雪,抑或宣纸的纹路、印泥的痕迹,所有的一切都是笔墨,或者说这些中国元素都来源于笔墨,而笔墨本身是对艺术本体的高度概括,是一套近乎健全的知识体系。这种宣纸上的哲学至今仍在随着时间的流淌继续生长。

  

  展览现场

  

  

  

  潘公凯的理论文章选摘和随笔

  在曾经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的动画影像《融》之中,一篇西方前卫艺术研究论文的字母被拆解,如雪花般飘落在充满文人意趣的残荷之上,相互沁润、对影成双。汉斯·贝尔延谈道:“中国荷花,生生不息,超越了一切攻击、抵抗、敌意。对于文化冲突来说,这是非常美妙愉快的解决之道。”而在潘公凯与克里夫·罗斯合作的影像作品《寻找真实》中,被高清摄像机放大了数千余倍的中国画作品向观众们展示出别样的微观世界。这似乎也是一个提醒,为的是让人看到被萃取出的肌理、毕露的墨痕,与博物馆外苏州城的粉墙黛瓦遥相呼应。这一刻,笔墨说尽了自己的价值。

  

  

  影像作品《寻找真实》

  

  《寻找真实》片段的放大展示

  从融合走向诉说

  彭锋认为,潘公凯发展了一种大写意语言。通过这种大写意语言,潘公凯将传统文人画从小书斋中解放出来,能够适应当代人的视觉要求。在曹意强看来,潘公凯的绘画集中体现了艺术家对传统的承袭和在当今文化语境下的表达欲念。“艺术家的成长有赖于他所处的环境和身边的资源。潘公凯的艺术源泉在于父亲潘天寿的绘画,但他已将传统程式带上新领域。巨大的尺幅让潘公凯的绘画有了‘展示目的性’,艺术家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向观众倾诉,这在藏于私密空间中的传统文人画中几乎是没有的。潘公凯到了美国之后,看到了很多像当代艺术作品,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艺术,这些画家时常从中国哲学、书法艺术中汲取营养,这些养分又在上世纪的游学潮中反哺给中国艺术家。潘公凯追求线条的力量、抽象的力量、构成的力量。‘经营位置’的理念在中国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但传统中国画更倾向于追求细微的表达,潘公凯更希望过构成发声。”

  

  

  展览现场

  可以看出,由于种种原因,潘公凯的艺术逐步走进了“会通”的融合局面。这是19世纪以来西方各国艺术发展轨迹中的相似之处。音乐、歌剧创作大家理查德·瓦格纳就曾经提出了“整体艺术”的观念,潘公凯则通过笔墨与各色形式载体表达自己对“融会贯通”期盼。不仅如此,潘公凯与策展人杨杰不约而同的强调了他们在策展过程中对保持苏博展厅结构原貌的重视。天窗没有被封闭,透出外头高耸的、摇曳生姿的竹林,勃勃生机泻入展厅。展厅中隔墙上有着一个个菱形窗口,让人毫不憋闷,不禁将目光投向窗口那边一探究竟。

  

  

  展览现场

  策展人杨杰补充道:“富于文人气息是苏州当地的文化符号,苏博的设计风格也是由贝聿铭融汇了中西建筑特色方才得来。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形象的艺术家,潘公凯作品展与苏博的相遇有着内在的机缘,我们希望实现潘公凯的艺术创作与苏州城市文脉、与贝聿铭先生的建筑空间作品,形成有机的融合与恰切的对话。并借鉴苏州园林“造景”与“借景”的经典方法,作为展厅空间规划的基本原则,将苏博建筑风格部分特色元素引入展陈设计之中,尝试突破以往诸多展览中作品与场域情境之间缺乏互动、甚至逝去关联的陈旧模式,让空间和作品之间共同打造一个全新的、自然的展陈语境。”

  

  

  展览现场的影像装置作品

  目前,高质量的策展计划是国内稀缺的。在这个环节,潘公凯作品展实现了自己“会通之界”的目标,水墨、装置、跨界设计、影像、文献等不同形式、内容的展示元素的穿插并置,各行其道却相得益彰。在这一刻,融合成为了诉说、表达观念的绝佳手段,当代艺术的标新立异与锋芒毕露在此刻被消弭,观众不会因为面对古怪、愕然无语,丧失了深入认识艺术背后之精神世界的欲望。也许,这便是潘公凯的艺术与时代紧密结合的佐证。

  

  潘公凯与时尚品牌“上下”合作的衍生品提包

  结语

  对于业界用“实验”“跨界”等词汇对其多样化创作手法所做的界定,潘公凯引以为豪。在他看来,突破界限、融会贯通,才是自己艺术生命力的源泉与未来继续奋进的目标。当然,藏住锋芒并不意味着剔除自身的特质。诚如美国弗莱美术馆馆长乔安·本尼丹泽克说的:“作为策展人,回溯19世纪,那个时候人们还信仰乌托邦,艺术家可以来自不同的学科,可以有不同的信仰,却可以和谐地同处一室。当潘公凯广泛地和哲学家、科学家、作家合作,这是我们现在能做的最重要的事。”

  作品欣赏

  

  潘公凯 荷·风 胡桃木、真丝 手工刺绣 240cm×176cm 2017年

  

  潘公凯 2005《清夏墨荷图》69cm×136cm

  

  潘公凯 秋水 69cm×68cm 2009年

  

  潘公凯 高秋图 98cm×180cm 2014年

  

  潘公凯 荷趣图 69cm×138cm 2015年

  

  潘公凯 夏仲 68cm×68cm 2015年

  

  潘公凯 碧波 35cm×41cm 2016年

  

  潘公凯 碧波 136cm×68cm 2016年

  

  潘公凯 晨 35cm×41cm 2016年

  

  潘公凯 晨 45.5cm×34cm 2016年

  

  潘公凯 凉 45.5cm×34cm 2016年

  

  潘公凯 露 45.5cm×34cm 2016年

  

  潘公凯 梦 35cm×41cm 2016年

  

  潘公凯 秋 45.5cm×34cm 2016年

  

  潘公凯 夏仲 35cm×41cm 2016年

  

  潘公凯 野趣图 203cm×138cm 2016年

  

  潘公凯 影 45.5cm×34cm 2016年

  

  潘公凯 秋塘细雨 180cm×580cm 2017年

  

  潘公凯 野塘清趣图 180cm×580cm 2017年

◆弘扬中国美术精神 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关注美术前沿热点 报道中外美术新闻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92

国内邮发代号:1-171

海外发行代号:C9257 官方微信:izgmsb

►联系我们:zgmsbvip@163.com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