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鲁花人心目中的“感恩节”

  清明

  清明节,古时又叫踏青节、三月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一度中国人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据传,清明节起源于先古时代,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相传至今。时至今日,清明节在民众生活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究其根本在于清明节的扫墓祭祖、祭奠先人的活动,与中国文化深厚的孝文化之间存在着深厚的联系。中华文化讲究“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孝文化在清明节中得到了最大的体现,这也是清明节强大的生命力所在。

  相隔了千百年的时空,传统孝道看似已经渐行渐远,实际上却始终不离不弃。为了弘扬这一中华孝道文化,2008年起,国家将清明节增设为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但您可能有所不知,在清明节还没有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鲁花集团便有不成文的规定:在这一天,全国各地员工都可以休假回家祭祖。而且,这一习惯已坚持了三十多年,清明节早已成为鲁花人心中的“感恩节”,成为了鲁花人的“家规”,成为了鲁花“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百善孝为先。“谢天谢地、不忘祖先、孝敬父母、敬偎圣贤”是感恩、恭敬孝道文化的基础,更是每一个鲁花人熟稔于心的“感恩词”。每天早学习前,鲁花人都要端身正意、恭敬吟诵。从2000年开始,鲁花就形成了晨读的制度。每天七点半上班后,位于全国各地的工厂、分公司的干部员工都要拿出半个小时进行同步学习。除了鲁花自己的《鲁花生生之道》读本之外,《易经》、《道德经》、《论语》、《弟子规》、《了凡四训》等传统经典都是鲁花人经常学习的内容。为了传承中国的孝爱文化,助推中国优秀道德文化的落地,鲁花还经常举办“孝心好儿女”、“好媳妇”、“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每一名鲁花人的“孝老、立志、敬业、爱国”的道德情怀。

  国以人为本,人以德为本,德以孝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感恩祖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在这种“孝爱”文化的潜移默化下,一代代鲁花人,已将这种信仰和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并运用到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为消费者奉献更多更好的营养、健康、美味的高品质产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