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编码的“符号帝国”——略谈好莱坞大片中的日本符号

  

文 | 左 衡

  3月,迪士尼和漫威联手打造的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不出所料成为中国电影市场上吸泪又吸金的影片。其实这部影片还有一个更为悠久的血统,那就是1998年开始连载、以日本为背景的科幻漫画。顺理成章地,日本元素在影片中处处可见:故事里的城市糅合了旧金山与东京,名叫San Fransokyo。

  在这个虚构的城市里,金门大桥与樱花树相掩映,维多利亚建筑间飘起鲤鱼旗,男主人公Hiro Hamada显然也是日本名字,他的黑人队友名字干脆叫“芥末无疆”Wasabi。

  在全球化时代,多种文化元素杂糅实在算不得新闻。不过如果我们仔细辨认一下,好莱坞大片里的日本文化恐怕不仅仅停留在“元素”这个层面上,更不能将其视为后现代文化理论所说的无深度“碎片”。

  

  在笔者看来,日本文化在好莱坞电影工业体系内部已经进展到“符码”的阶段。也就是说,日本文化通过好莱坞电影所传递出的,已不再是东方主义视野下的异域情调或奇观,而是某种结构化的意识形态存在物,它表达着娱乐与商业之外的多种信息。

  如此解读一部合家欢动画片真是扫兴,不过笔者的观察并不止于此。我们不妨回顾一下近几年的几部好莱坞影片。

  2012年暑期档影片《超级战舰》,剧情设定为美日联合军演期间,遭受外星人攻击,原本势同水火的美日青年军官联手战败外星人。这部影片既是美国孩之宝公司的超级广告,也是美日连年联合军演的产物。作为与现实大型军事行动密切相连的科幻片,如果说毫无意识形态气味,其谁能信?不过也恰恰是因为意识形态气味,这部影片的许多剧情都显得格外有趣。

  

电影《超级战舰》

  影片中那艘辉煌的超级战舰密苏里号,是二战后期对日作战的主力,更是日本签署投降文件的场地。不知以“耻感”为文化-心理结构的日本人重又看到密苏里号的身影是何感想?不管怎样,日本军人登上了密苏里号,与美军并肩作战。再如,影片里美日两军举行友谊比赛,项目选了足球,日方获胜。

  从编剧的环节来说,这个情节设定显然是费了一番心思的。如果选篮球橄榄球,则美国的优势毫无悬念;如果选棒球,则美日都不愿意成为输家。体育大项目里,唯有足球,美国人不很在意,日本人又颇有实力,于是输的一方不难受,赢的一方有面子,写来也可信。其间的分寸拿捏可谓老到,仿佛外交手腕。

  

电影《超级战舰》

  2013年暑期档影片《环太平洋》,剧情设定为各国联手抵御来自平行宇宙通过太平洋底而来的怪兽,当然,最后拯救世界的英雄是美国青年,以及日本萝莉。这位小萝莉童年时遭遇怪兽袭击,被日后的环太平洋防御总队最高长官、一名黑人大叔救下来,从此全副身心地投入了机甲战士事业。摄影机用重叠主观视角的方式完成了对小萝莉主体身份的“询唤”,成年萝莉反过来又以饰演者菊地凛子的东方性感实现着美国青年的全球梦。对于熟稔日本科幻文艺的中国观众来说,片中巨大的机甲战士与怪兽造型明显是日系风。

  日本科幻对人机合一技术有一种近乎迷恋的态度,特别爱使用的一个套路是合一后理智消退、潜意识主宰的“暴走”状态。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来自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的机甲战士肯定不是怪兽的对手——他们太理性,不会暴走。此外,当其他机甲战士维持本国族血统时,主人公及其新搭档实现了跨太平洋的联手,确切地说,是联脑。

  

电影《环太平洋》

  影片对环太平洋空间的展示主要是在美国西海岸的旧金山、阿拉斯加以及中国香港。其他地区被表现为世纪末战场废墟,而香港则在人类行将灭绝之际仍然有非常活跃的黑市,最抢手的货品是包括大脑在内的怪兽残骸。这个场景与《黑衣人3》中唐人街后厨印象一路货色。

  2014年暑期档影片《哥斯拉》,剧情设定为亚洲怪兽穆托Muto复活,一路肆虐菲律宾、夏威夷,最后来到美国本土旧金山。这部影片对哥斯拉故事的改造如此彻底,以至于几乎与日本原版分道扬镳。哥斯拉的诞生,直接来自于日本战败的心理创伤与核打击阴影,这些都与美国脱不了干系。

  

电影《哥斯拉》

  所以,当笔者看到哥斯拉被美国军队追打始终不还手(相对于其巨大的破坏力而言)、并且帮美国人消灭了可怕的穆托、最终跃入太平洋深藏功与名等情节设定时,内心是震惊的。因为,在心理投射上,哥斯拉不再是美国,哥斯拉成为日本:当美国大兵不理解哥斯拉时,哥斯拉背负了委屈;当美国市民需要哥斯拉时,哥斯拉就“燃了”(日本流行文化用语)。

  在看似悲壮的科幻大场面里,1945广岛、长崎、1954马绍尔群岛比基尼环礁,这些记忆都被那个连中国观众都觉得“萌萌哒”哥斯拉消解了。然则,穆托是谁?笔者不愿过多阐释,但穆托在地窟里留下的红色虫蛹、与穆托飞临旧金山时唐人街上高高挂起的一串串大红灯笼,在视觉上的确非常相近似。

  

电影《哥斯拉》

  如果我们多下功夫,列出好莱坞大片中时隐时现的日本传统与流行文化元素,这种美日文化合流的趋势就更明显。在上述三部影片里,日本演员浅野忠信、菊地凛子、渡边谦都占据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他们参与的美国电影大制作还不止这些,很多中国观众记住渡边谦是通过2010年的《盗梦空间》。这显然不同于为了中国市场而量身打造、但总是一闪而过的中国影星。在笔者看来,美国主流电影里,日本人形象和日本文化的符号已经成为其主流文化的承载体,这是一个被编码过程。

  然而,这组新符码会甘于今天的地位吗?1970年,罗兰·巴特写作《符号帝国》时,试图用“空”来描述他心目中的日本。四十余年过去,日本显然不再满足于巴特的误读。相反地,好莱坞大片里和歌愈来愈响时,日本文化逻辑的顽强和顽固才刚刚开始。这一点上,美国人倒是可以听听民国元老戴季陶是怎么说的。而我们在引进好莱坞大片时,也真的要想想,是不是还有更好的商品可选?

(2015年4月)

  注:本文首次刊于中国电影资料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为原创文章,媒体转载请务必声明来源。

-END-

栏目编辑 | 肖再悦责任编辑 | 汪忆岚

扫码关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官方微信公众号,第一时间获取联盟影讯、活动预告、购票渠道等相关信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