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 学术报国——冯其庸先生追思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

2017年4月10日上午,“文化自信 学术报国——冯其庸追思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首都师大、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以及冯其庸先生家乡无锡市的文化界、学术界人士和冯其庸先生的家属共四十多人出席了追思会。

冯其庸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红学家、艺术家和文史学者,于2017年1月22日12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冯其庸出身贫寒农民家庭,经历坎坷,初中学习时他立下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之志。冯其庸曾回忆说,当自己读到《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时,被这位圣僧万死不辞的勇气和精神所感动,这精神不知不觉在他年少的心里种下了求学求真的种子。1954年,调任中国人民大学,1975年国务院文化组成立红楼梦校订组,任副组长,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新校本出版,此书至今已人民文学出版社发行五百多万册,成为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发行量最大的普及本。1979至1980年主持中国红楼梦学会和国际红楼梦学术会议的成立和召开事宜,创办了《红楼梦学刊》和组建了红楼梦研究所。1986年调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在红学方面,冯其庸著作颇丰,他还曾任中国红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红楼梦大辞典》主编。他的研究领域并不止于红学,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艺术史、历史考古等多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他长期关注和研究中国大西部的历史文化艺术,极富战略眼光的创立西域研究所。著有考证丝绸之路和玄奘取经之路的大型摄影图册《瀚海劫尘》,获得学术界的高度评价。1998年8月,冯其庸以76岁的高龄,第二次上帕米尔高原,发现玄奘取经回国的山口古道,此古道为玄奘回国以后1355年来的第一次发现,轰动中外学术界。2005年5月冯其庸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2009年任中国文字博物馆首任馆长。2011年12月,冯其庸荣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2012年10月,冯其庸获中国人民大学首届吴玉章终身成就奖。冯其庸先生以九十四岁将近一个世纪的生命长途,以“行走天地间”遍历名山大川涉险求真的坚实脚印,造就了一个文化学术的传奇。他以超人的意志力和创造力表现出惊人的杰出成就,以三十五卷逾千万字的著述和量多质优的书法绘画及摄影作品,收乾坤于笔底,气象万千。

会上,大家追忆了冯其庸先生不平凡的一生,对他在学术研究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的文化自信和立志学术报国的精神追求,与会代表给予充分研讨,对冯老研究古代典籍与古代文化,为提高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水平所做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冯其庸先生所著《瓜饭楼文集》三十三卷及《瓜饭楼》是学术史及文化史上的重要收获,冯其庸先生一生追求学术报国、对追求学问与真理奋进不止、坚韧不拔的时代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和继承。

附部分会议照片:

李希凡先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连辑

张庆善先生

冯其庸先生长女冯燕若

欢迎转发我们的微信订阅号,您的每一次转发,都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