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象视点】对谈丨尼克莎帕:我经常在想为什么柬埔寨人那么害羞

尼克莎帕,《饭锅》

文末有一段关于尼克莎帕(Neak Sophal)—— 年轻的柬埔寨摄影师关于她自己和她作品的介绍,理性而“正确”。除了柬埔寨王国,27岁的莎帕已经在泰国、日本、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亚和法国展出过她的作品,去年还在巴黎举办了个展。不知道西方是如何选择和看待这样一位年轻的关注社会议题的柬埔寨女摄影师的。

十年前我曾去柬埔寨旅行过,对于连绵不断的旷野、湖泊和路边棚屋印象深刻,这是为什么当我在日本驻地的艺术中心碰见莎帕的时候,看到她的照片,了解到她所思考的东西,我感到,老实说,有点惊讶。在中国,十年的变化是巨大的,柬埔寨当然也不会不变的。尽管这几年的旅游项目中“吴哥窟”热不减,但事实上,日常的柬埔寨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十分陌生。当时我对莎帕的《叶子》(Leaf)和《饭锅》(Rice Pot)这两组照片有比较深的印象,它们呈现了某种视角下的柬埔寨妇女儿童,尽管仔细再想想,这种视角是否太过“政治正确”还可以探讨。 “柬埔寨新一代年轻女摄影师……”难以避免地感到,标签还是过于迅速地先于尼克莎帕这个眼前具体的人而出现了。我问她,在柬埔寨,像你这样独立思考的女性普遍吗?话刚滑出嘴边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愚蠢。我想起自己在欧洲的时候,西方人也会克制不住地好奇地问我类似问题,关于他们想象中的、他们刻板印象中的中国。那种时候也会想要翻白眼的我,对着一个柬埔寨姑娘居然也不假思索地问出了傻问题。我还想起了去年参与赵川策划的“他者的舞台”剧场项目时,来自塞拉利昂的戏剧家查理面对一屋子强势而消极的发达国家剧场人困惑不解的神情,那不解是真的不解。

不管怎么说,我们对另一个地方、另一件事或另一个人的了解总是太少,而判断却迫不及待。能不能就老老实实地听听对方到底说了些什么。好在年轻但理性的莎帕还是有条不紊地回答了我,尽管答案是能够想象得到的正确,但也许对于此时此刻的柬埔寨人来说,“正确”还远远比有趣要重要和困难得多。

  

尼克莎帕,《饭锅》

  MissBut = M

  尼克莎帕 = 尼

M: 莎帕你好,你是怎么对摄影感兴趣,又是怎么学习摄影的?

我在金边的艺术学院学了平面设计,但那时我并不太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喜欢设计,也许仅仅因为它是一个与创造相关的专业所以我选择了它。大三那年我参加了为期6个月的摄影短期课程,那期间我学习了摄影和艺术。除了自我表达,照片还可以讲述故事,我感到就像在谈恋爱一样,不断搜寻着喜欢的图像。之后我发现我热爱拍摄人的肖像。

尼克莎帕,《饭锅》

M:所以你的作品几乎都是与人有关的,抱着饭锅的女人,转过身去的僧人,被叶子覆盖着脸的小孩……

《饭锅》是我第一件作品,拍它是因为对我村子里的女人,包括我妈妈和姐姐,对她们的生活和命运感兴趣。为什么女人必须做所有这些例如家务、做饭、照顾孩子、照顾整个家庭,我用图像提出这些问题。构图中这些女人抱饭锅的姿势都是根据采访时她们对待家务劳动的态度来构思的。《背后》是在金边“我们的城市”艺术节的摄影工作坊中做的。我经常在想为什么柬埔寨人那么害羞,总有人问我为什么要拍他/她,拍了用来干嘛。他们似乎特别害怕自己的脸被展示于公众场合,也特别害怕讲真话,他们依然在恐惧着。所以我决定用柬埔寨人的背影来投射他们内心的恐惧。《叶子》是关于我村子里那些小学毕业后就辍学的孩子。柬埔寨还远远没有普及初中教育,对于获得教育的抗争还很艰难。大多数人决定放弃学业去寻找工作以支持他们的家庭。对我来说这是个隐藏在社会中的大问题,没有人谈论这个问题,也没有人鼓励这些孩子继续上学。

尼克莎帕,《叶子》

M:我还看到一张关于“饭锅”那组照片的素描。你经常在拍照前画草图吗?

尼:是的,我总是在拍摄前画草图。但你看到的这张是我在拍摄完这组照片后,把其中一张特别喜欢的照片做成了蚀刻版画。

尼克莎帕,《饭锅》

M:除了在柬埔寨,你还受邀参加了世界各地的展览,这些展览经历给你带来了什么?

尼:一开始,我从未想过我的作品会有机会出国展览。我只是想通过艺术来表达我自己,但很高兴之后便被邀请去不同的国家参加了展览,那些地方的人甚至都不知道柬埔寨在哪儿。比如在2012年,我去柏林参加一个展览,展览主题是关于性别的。那是第一次我意识到我在做“艺术”,我可以用“艺术”做些什么。我拍了《饭锅》那组照片,我想探讨一下柬埔寨文化中对于女性的压迫。还有一次是在澳大利亚驻地创作,我学到了很多,我拍了一组关于战争记忆的照片,在拍摄过程中,从我的拍摄对象那里,我听到很多难以置信的故事。那次经历使我开始对其他人的生活和记忆发生兴趣。这令我学会如何去尊重一个人,无论他们从哪儿来要到哪儿去,他们携带着的过去是不会消失的。

  

  

  

  

尼克莎帕,《背后》

M:去年还在巴黎举办了个展,觉得怎么样?

尼:在巴黎的个展令我变得更自信了,也让我在更独立地创作新作品这件事上获得鼓励。巴黎的画廊很专业,他们推广了我的作品,也帮我卖掉了一些作品。我从没想过我能卖作品,而这在巴黎发生了。有人喜欢我的作品,还是让我有点高兴的。

尼克莎帕,《Chamnorng》

M:除了参加展览,你还在其他国家参加过一些艺术家驻地项目。驻地这种形式,往往时间短暂而环境陌生,你怎么考虑你的创作?

尼:我参加过两次驻地,分别在澳大利亚和日本。在澳大利亚的那次,我打算拍摄在“红色高棉”之后移居澳大利亚的柬埔寨人。在拍摄前,我采访了当地几乎所有的柬埔寨社群,他们生活在澳大利亚,但几乎保持了所有柬埔寨的传统和生活方式,他们依然说着高棉语,并不费力地我听他们说了很多过去的故事,并隐含在了关于他们的那组作品《Chamnorng》中。 在日本(北海道)驻地的经历对我来说很新鲜,文化、习惯、天气和柬埔寨都非常不一样,但我和当地人因拍摄项目而深入交流时,他们同样很友好。各种各样的人因为他们的文化根基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我对了解这个感兴趣。所以在创作时我会先采访拍摄对象,然后再创造图像。

  

尼克莎帕,《Re-memory 》

M:我们来谈谈柬埔寨,你的国家的现状吧。你可以聊聊今天柬埔寨的文化艺术教育政治这些状况吗?或是关于年轻一代,或任何你觉得有趣的观察。你又是如何把这些观察转变为摄影作品的?

尼:这些年柬埔寨改变了很多,特别是文化,年轻人被外来的流行文化所影响,他们喜欢新鲜事物,他们和他们的父辈相比更加勇敢,更加愿意尝试各种不同的新事物。上一辈的人因为经历了战争,依然对是否会再次发生战争深怀恐惧,这种恐惧渗透在日常生活中,以至于他们觉得已有的一切已经足够,他们不想再做任何改变,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困在同一个领导人和同一个政党40多年之久。我们在发展,但超级缓慢。而同时腐败却无处不在。

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现在都被iPhone或手机摄影改变着视觉经验,同时在拍摄和观看两个层面。每天都是海量的图片信息,在柬埔寨的情况如何,你怎么看像Facebook这样的社交媒体,从图像的传播和消费这个角度。

在过去五年间,柬埔寨人完全沉迷于Facebook,也有大量的手机拍摄和上传分享。我也经常使用手机拍照并分享给朋友,但这和我创作摄影作品完全不同,对我来说这些新的社交方式并没有改变我的创作。社交媒体可以起到很好的传播和推广作用,如果我们恰当地使用它。但它也可能带来坏处,当人们仅仅在传播信息而不去了解出处。

M:在柬埔寨,像你这样独立思考的女性普遍吗?

尼:在柬埔寨,女性独立思考并不普遍,还是取决于你处在什么阶层来自于哪里。在城市的女性一般都要受到更好的教育、知道更多,也不是那么害怕社会规则,但在乡下,女人还是处于传统文化要求的压力下,也有些人甚至不认为这有什么问题,她们只是如其所是、一如既往地接受着。

尼克莎帕,《精神》

M:在你的作品中,几乎都是关于人的,但又那么紧密而自然地与土地、大自然联系在一起,比如《精神》(Spirit)这组。另外为什么人脸总是隐藏的?

尼:在前面我提到拍《背后》这组作品是受启发于那些总是害怕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面孔的柬埔寨人。我也想要在面孔不在场的情况下来重新提问关于人的身份意识问题。在《稍等》(Hang On)中,我请被拍摄者使用与他们职业相关的物件遮住自己的脸,我想要提醒人们,当他们很努力工作的时候,某些时刻便忘了自己和家人,这时候工作其实替换了他们的身份。我另一些作品没有把脸遮住,是因为我想要说不同的故事。

尼克莎帕,《稍等》

M:你很努力地在创作,但你也很幸运。在柬埔寨其他摄影师的生存状况怎么样?

尼:事实上柬埔寨有很多摄影师,他们中有一些也是我的老师,他们很优秀并在世界范围内有名。我觉得我幸运是因为我在摄影中投入了热情,我不害怕做任何尝试,仅仅跟随着想法和精神。另一个原因也许是在柬埔寨还没有很多女性摄影师。我现在做着一份全职的平面设计工作以谋生,这样至少不需要整天想着从我的作品来挣钱,只是为了我的灵魂去拍,那是一种幸福。

M:你现在在做什么新的作品?

尼:我下一个作品还是关于性别的。事实上当我刚开始拍照的时候,我就想要更多地去谈论性别文化,但我不想仅仅因为自己是一个柬埔寨的女性摄影师而被贴上性别或女性主义的标签。这个新的系列是关于一句高棉谚语的,谚语的大意是“女人如白纸,男人如金子”。对我来说这句流传广泛的传统谚语很荒诞,所以我想说一说这件事。

M:你家人和朋友怎么看你的创作以及你“摄影师”的身份?

尼:一开始他们认为我疯了,甚至我的一个老师都问我“你是不是疯了?”我对他笑了笑,觉得很开心,因为我知道我的作品提供了不同的故事版本。我没有因为他们的反应而停止创作,我走得更远了,变得更“疯”了。现在他们还是会开玩笑说我疯了,我也很高兴听到他们这样说。

  

柬埔寨摄影师 Neak Sophal

  关于 摄影师

  尼克莎帕(Neak Sophal),柬埔寨摄影师,毕业于柬埔寨首都金边的皇家艺术学院。她一直将镜头对准变化中的柬埔寨社会生态,她的作品挑战社会平等、公共记忆等。在与拍摄对象的合作过程中,她对每个个体背后的身份提出质疑。她关注那些因战争和文化的压迫依然生活在恐惧中的柬埔寨人,他们的故事和记忆,通过与个体的交流,来构想和布局画面构图。莎帕希望她的作品可以触发观众去关注这些并没有过去的历史事件,关注被忽视的社会议题,从而为那些从未被听到的声音发声。

  关于作者

  MissBut,有时用别的名字干点别的,有时写点稿子赚点咖啡钱。

  更多往期访谈阅读:

  陈伯义:从工程学博士到职业艺术家

  从评论史问题到文化生产——龚卓军访谈

  沈宸:作为艺术实践的策展

  莉缇夏·蓝波奇:《拆》

* 更多内容,请点击页面左下方“阅读原文”链接转至瑞象馆官网阅读。

(本文著作权属于原作者和【瑞象馆】所有,或经原作者授权【瑞象馆】使用。本文允许引用、转载,但使用时请注明——原作者姓名及文章来自瑞象视点www.rayartcenter.org)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