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那么长,你敢不敢过自己的人生

Slowtime | 慢时光

文 | 十三郎

本文为慢时光原创内容

01

有件事情印象深刻。前几天坐公交车。听见邻座阿姨言辞激烈地冲着自己的女儿说: " 你喜欢?喜欢有什么用?你选的这个专业,以后毕业了,谁帮你安排工作呢?喜欢能当饭吃啊!" 女孩儿满脸委屈,只是不停地说着她是真的喜欢,可以对自己的未来负责。

我觉得这个场面似曾相识,在成长的路上,我们都曾接受过无数善意的规劝,那些满心忧虑试着把我们拉入看似正确轨道的人,毫无疑问都说这是一种爱。于是我们就背负着各种各样的爱,慢慢成长为别人喜欢和期待的样子。你现在所学的专业,所从事的事业和正在经历的人生,是你真正喜欢的吗?

然后,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一辈子那么长,你该过成怎样?

02

年初接触了好几个采访对象,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有的之前是建筑师,有的之前是公务员。面对他们的时候,我都会问同一个问题,当初辞职的时候,是怎么扛住身边的压力的?

“刚开始都是反对啊,一片反对,但我坚持自己的决定,并且相信自己能做好。另外,一定要用成绩证明自己,否则难以服众。”

他们都向我表达了同一个观点:人一辈子那么长,没必要活给别人看,自己想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努力去过。

03

我认识一个花艺老师,从毕业开始,就一直在深圳,她做过很多份工作,不停的积累人脉资源和资金,起初房间是和三个人合租的,除了上班,她还不断的学习,报了古筝班,还继续研修花艺、学习茶道,让自己的技艺更精湛。用她的话说就是,从学校出来到现在,一刻也没有停下来过,就为了有朝一日能有一间自己的花艺工作室,过一种琴棋书画诗酒茶的生活,这种生活是她的梦想。

我不知道几年的时间能改变多少事情,她也曾被父母劝说,回家当一个稳定的公务员,而且家里明明就有很好的资源,但她一直拒绝。她说:从离开家的那一刻,我就没想过要回头,人一辈子很长,我不愿意强迫自己过那种不情不愿的生活。

同龄的很多朋友已经有了自己的家,甚至有了孩子,但她仍然一个人过的十分潇洒,经过一番筹备,终于在去年成立了自己的美学工作室,她在自己的微博上写了这样一段话:真想有个院子,春天种树,夏天插花,秋天摘桃,冬天煮茶。所以,我不后悔自己的选择,通往梦想的道路上,多辛苦都值得。

05

然而,现在大多数人并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重要原因就是害怕。有人说,你想过的那种生活,风险太大了,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也有人说,我好不容易稳定了,折腾不起啊。

这个世界每天都上演着各种各样失败的故事,因此绝大多数人认为安稳可贵,认为那些选择未知的人都冒失且愚蠢,认为成功都是侥幸,唯有保险的生活才是重要的。

可是,每个人所追求的的人生都是不同的,没有好坏对错,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比较重要,毕竟人生只有一次,我们都不该给自己留有太多遗憾。

“我也是纠结了很长一段时间才下了决心辞职,做起了烘焙。其实,人人都知道一个决定难下,但关键就看你有多想要了,人这一辈子要做很多决定,并不一定每次都是正确的,大不了重来嘛。”这是一个做甜点的姑娘跟我说的。

对啊,大不了重来嘛。人生不就是像打游戏通关么,一关一关的过,过不了重启再来就是了。

可有人又问,哪里来的时间让我们浪费嘛。这的确也是个问题,但这就要问你自己了。如果你认为别人的30岁已经结婚生娃,而你还在摸索创业是一种时间浪费的话,那就有些狭隘了。别忘了,世上有人还大器晚成呢。

05

前阵子鲁豫去杨丽萍的月亮宫视频在微博上火了,宛如仙境般的月亮宫让众人羡慕不已,纷纷表示简直就是仙女的世界。想起关于杨丽萍女士的一篇采访,她说:我来到这世上,就是为了看一棵树怎么生长,河水怎么流,白云怎么飘,甘露怎么凝结,传统意义上的生活和生命不是我想要的。杨丽萍的孤傲和对专业的极致追求在业界被奉为神话,她从来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她只对大家传达了一种理念:生活是自己的,自己才有权利决定它过成什么样,漫长的一生,沉重也好,旖旎也罢,活成自己的人生才足够壮丽。

  与其羡慕别人,不如自己行动起来。过去的都不重要了,接下来的人生,你可不可以自己做一次选择,坚定的,不怕输的。

希望你勇敢的对周围的声音说一句:" 对不起,我只想活成自己,我可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了无遗憾。"

  作者:十三郎,慢时光签约作者,俯仰自得间游走于文字的一枚摩羯,信奉阅读与书写都是光明与黑暗、轻与重、庸俗与平静的斗争,故得以与生活和解。平生梦想:春听鸟鸣,冬听雪落,月下听松,白昼听棋声。本文为慢时光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城市那么大,噪音那么多,一隅之地总有一颗放慢灵魂的内心,安静的品味生活。从今天起,不急躁、不抱怨,做一个认真生活的人。”

--慢时光

慢时光微信:manshiguang3

慢时光:慢电台、慢小店、生活美学课堂、慢市集

据说每一个文艺并且热爱生活的人都关注了这个公众号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