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展览 | 前后两期展览、170余件(套)展品、借展39件——还原一个真实的清初画坛

  

  《中国美术报》第64期 美术新闻

  

  【清】 恽寿平 瓯香馆写生图册 纸本设色 张叔诚捐献 天津博物馆藏

前后两期展览、170余件(套)展品、借展39件

还原一个真实的清初画坛

□ 本期执行 傅梦妮

天津博物馆“清代前期绘画特展”已于4月1日开幕。7家文博单位的清代初期绘画代表作汇集天博,分前后两期展出,只为阐述清代初期的绘画状态,体量不可谓不大。展览着意勾勒清代前期的绘画格局,并非重塑新的学术建树,而是尽可能多地用作品来阐释历史,确保历史图景呈现得足够立体和客观。

清初画坛多丰富,看了展览会知道。

清代前期——中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高峰,其丰富表现为:一、此特殊历史时期的不同流派、不同地域的丰富;二、艺术家由不同身份衍生出的创作多面性。

首先,以“四王吴恽”为代表的画家,通过晚明董其昌,上溯宋元传统,受到统治者的推崇,被视为画坛正宗。其次,明清鼎革之变,使绘画艺术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即遗民画家出现,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语汇,极大丰富了清代早期画家的构成。再次,还有一部分职业画家,在此时也较为活跃。

该展览上,清初艺术家的多面性得以淋漓呈现,我们可以看到王时敏、吴历、王铎的花鸟画,樊圻的山水画……作品选择角度的相对陌生化是该展览的一大亮点。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郎绍君力荐该展览,天津文博院院长、天津博物馆副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该展览的总策划李凯为读者解读此次展览,他期望不同鉴赏层面的观众都能在展览上有所获益。无论是误读还是遮蔽,真实总是客观存在。

  学者荐展

天津博物馆“清代前期绘画特展”

  

郎绍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天津博物馆“清代前期绘画特展”是一个珍稀的大型美术史特展。它的特点是,第一,展览的规模大,占用两个大展厅,将展出约170件(套)作品,其中包括从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等兄弟单位借展的39件,总之,力图把清代前期绘画的全景展示出来。第二,展览分上下两期, 每期分山水、人物、花鸟3个大单元,每个大单元包括多个小单元,如山水画包括“四王吴恽”、“新安画派”、“金陵画派”、浙江山水画等。展览在突出大画家的同时,尤其重视对名气小或作品稀少但有艺术价值的画家的展示,如石涛、张风的人物画,王铎、法若真、蓝孟的山水画,等等。第三,展览力图面向广大观众,着眼于培养他们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作品的人文与艺术特点。如每件作品都有解说词,凡画家的重要诗文题跋,不论多长(如石涛六百多字的长诗,八大山水册中的三通书札)都一同展示出释文。这对于专家和一般观众,都是一种尊重。第四,重视与展览有关的知识链接,如中国画的颜料知识、装裱知识、材料知识,画家的艺术活动年表和活动地域图,都作为展览的附件加以安排。

天津博物馆的绘画收藏,在全国居于重要地位。我在天津生活工作过20多年,我最初的艺术史鉴赏知识与经验,是在天津艺术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前身)获得的。天津博物馆新馆建成以后,大大强化了艺术展览与学术活动。此次“清代前期绘画特展”后,将接续“清中期绘画特展”“清晚期绘画特展”及相应的学术活动。这是书画界、收藏界、美术史界的大好消息。博物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亮点,是民族文化特点的集中体现,博物馆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作为一个忠实的观众,一个美术史工作者,我要说一声谢谢!

  △

  对 话

  

  李凯

  天津文博院院长、天津博物馆副馆长,该展览的总策划

  中国美术报:为何展览的时间范围界定在清初,而非整个清代画坛?

  李凯:天津博物馆的古代绘画收藏尤以明清绘画最为丰富,自2014年即着力基于馆藏资源,梳理明清绘画发展演变的历程。之所以将清代绘画按更为微观的时间范围来展示,即因清代绘画在早中晚3个阶段,有着较为不同的状态。此次展览后,天博也已有规划再分别于随后两年举办“清代中期绘画特展”“清代晚期绘画特展”,以完整呈现清代绘画的全貌。

但可以肯定的是,清代初期,的确在有清一代的绘画发展进程中显得尤为突出,可说是异常灿烂,中国绘画发展到这一时期已经相当成熟。作为整个中国绘画史上较为特殊的一个历史阶段,其整体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也是清代中期、晚期所无法比拟的。

中国美术报:有观众说,看了这个展览意识到以往对“四王”“四僧”甚至对整个清代绘画有误读,这是否侧面反映了展览策划初衷的实现?

李凯:中国绘画史学界对这一时期绘画的把握是准确的。只是目前国内,单独为清代前期绘画做一个大型展览的机构确实还比较少见,如果观众看展后认为自己之前的认识是误读,我想观众透过展览,或许离真实的清初画坛更近了一步。

中国美术报:展览对当下艺术家创作的多面性和群体性状态,有何具体的启示?

李凯:清代前期绘画中成就最突出部分,“四王”“四僧”也好,“新安画派”“金陵画派”也好,都是中国绘画历经发生发展,经过继承—嬗变—继承—嬗变的漫长发展过程而达到的高级阶段。

清代前期多元化的绘画风格并存,如用纯熟、高超的笔墨表达真挚的思想感情,做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且又多样化;作品的意蕴和象外之意与笔墨之美兼具;许多画家兼长书法,同时具有诗人的身份,这些因素相互融合,使绘画作品令人回味不已,不会失之浅薄,等等,这些都对当下的绘画工作者具有启示。时代虽已不同,但中国画的创作如何传承民族绘画的优秀传统,永远是一个令人深思的课题。

  部分作品导览

  

  ▲【清】 王翚 柳岸江洲图轴 纸本墨笔 张叔诚捐赠 天津博物馆藏王翚此图绘西湖柳岸湖堤山色,平远构图,疏朗有致,即是此类佳作。“四王”之中,王翚技法最为全面,其绘画风格多样。与较多见的仿古摹古作品相比,类似带有写生性质的山水画风格清新,实属创稿,代表了王翚的另一面。该展览特意选取此图展览展出,旨在让观众进一步了解其多面性。(钱玲)

  

  【清】▲ 石涛 巢湖图轴 纸本设色 天津博物馆藏清康熙三十四年 (1695),石涛应工部尚书李天馥、合肥太守张纯修之邀从扬州至合肥聚游,其间三人诗画唱和,相交默契。盘桓时日后,石涛婉拒了李、张二人的盛情挽留,踏上了返回扬州的归途。途中,舟行巢湖受风阻,虽无奈 “十里五里一泊舟”,却也因此得以尽观巢湖的浩淼风光。石涛感巢湖之壮美与渔家“爱诗不爱钱”的雅好创作此图,他以洗练凝重遒劲之手法,刻画出风中巢湖,雾中庙楼的独特之景。同时又以行、草、隶等各种书体题写多段诗文,记述了此行的前情后因,归程中的逸事以及由此引发的人生感悟,诗、书、画、印俱佳。石涛所作山水不拘成法,笔墨构图自由酣畅,此图是其传世山水画名作。曾经清代金传声、黄钺,近代徐世昌、周叔弢等人鉴藏,由周叔弢捐赠。(钱玲)

  

  ▲【清】张风 渊明嗅菊图轴 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张风(生卒年不详),擅画山水、尤长于人物画,风格特立独行,绘画作品传世较少。画幅中所钤“大风堂”“大千好梦”等印为张大千的鉴藏印,可知此作曾经其收藏。此幅陶渊明造像,所绘取侧身,并未正面描绘。人物衣纹线条简劲,不事色彩敷染,亦不铺陈背景,笔简意繁,这种画风在清初人物画坛是非常罕见的。如果说弘仁、髡残等画家是清初遗民山水画家的代表,张风则可称清初遗民人物画创作的代表。在中国人物画发展史中,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李凯)

  

  ▲【清】 八大山人 松岗亭子图轴 纸本墨笔 首都博物馆藏图中丛树均向左侧欹斜,而由左侧延展到右侧的高岗、山路和突兀的山峰,使构图归于平衡。作者以湿笔、干笔、浓墨、淡墨在勾皴山石和丛树中交替使用,笔触苍浑朴茂,画格雄肆,画面充满张力和郁勃之气。作品的这些艺术效果都是作者创作此图时心境的体现。(李凯)

  

  ▲【清】 梅清 瞿硎石室图轴(局部)纸本墨笔 故宫博物院藏梅清(1623—1697),安徽宣城人。长于描绘黄山等自然风光。此图绘山崖下的古洞中,一叟抱琴瞑坐,旁有书卷之属,一童子烹茶。崖壁上松树横斜而出,洞前松石交叠,泉水潺湲。描绘的是隐居者的生活。作者以松秀的线条勾皴山石,淡墨渲染,画风秀逸清新。梅清的山水作品多以黄山或自己游历过的自然景观为素材,用自己的观察、理解去创作,很少套用古人的程式。此图虽自言仿松雪(赵孟頫)笔意,实为创稿。(李凯)

  

  ▲【清】 王时敏仿文待诏竹茄图轴 纸本墨笔天津博物馆藏传世的王时敏画作以山水为主,他所绘制的花卉作品较为少见,这幅作品颇为难得,虽为墨戏之笔,却更见功力,体现了王时敏绘画注重笔墨的特点。画面自题“往见文待诏有此图,戏为仿之。烟客”。(于悦)

【清】枯兰复花图卷(局部)

王铎 纸本墨笔 苏州博物馆藏

- 请横屏欣赏 -

  

  清顺治六年(1649)五月,河南籍时任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宋权的京邸中,所栽建兰在枯萎后再次开花,被视为祥瑞之兆。主人邀请王铎等数位在京为官的同乡集赏兰。王铎于席间秉烛乘兴绘兰花一卷,以纪其事。明代文徵明、周天球、陈元素等人绘兰花,多以松秀洒脱的笔触表现兰花的婀娜飘逸,王铎则以其圆浑的书法用笔画之,画格遒劲与飘洒兼备。卷尾作者即兴长题,由物及人,抒发感慨。书体跌宕起伏,痛快淋漓。全卷绘画、书法相互辉映,堪称合璧。 (李凯)

观展提示

4月至6月的第一期展示后,37件商借于故宫、上博、南博、首博、苏博的作品将撤展,增补天博的馆藏作品于二期展示。撤展的作品清单如下:

  王时敏

  仿倪山水图轴

  故宫博物院

  王时敏

  虞山惜别图轴

  故宫博物院

  王时敏

  仿古山水图册

  故宫博物院

  髡残

  苍翠凌天图轴

  南京博物院

  髡残

  苍山结茅图轴

  上海博物馆

  髡残

  层峦晚霁图轴

  上海博物馆

  髡残

  扶杖入山图轴

  故宫博物院

  八大山人

  

  山图轴

  上海博物馆

  八大山人

  松岗亭子图轴

  首都博物馆

  八大山人

  山水通景六条屏

  南京博物院

  八大山人

  山水册八开

  南京博物院

  石涛

  细雨虬松图轴

  上海博物馆

  石涛

  淮扬洁秋图轴

  南京博

  

  

  石涛

  山水图轴

  故宫博物院

  龚贤

  千岩万壑图卷

  南京博物院

  樊圻

  为晋翁作山水轴

  首都博物馆

  樊圻

  雪景山水轴

  上海博物馆

  邹喆

  

  

  秋色图轴

  首都博物馆

  邹喆

  山阁谈诗图轴

  故宫博物

  

  武丹

  高山烟雨图轴

  首都博物馆

  郑旼

  黄山图轴

  上海博物馆

  郑旼

  寒林读书图轴

  故宫博物院

  郑旼

  山水册十开

  故宫博物院

  

  

  浮舟濯足图轴

  故宫博物院

  梅清

  瞿硎石室图轴

  故宫博物院

  王铎

  崇山兰若图轴

  首都博物馆

  普荷

  山水卷

  南京博物院

  张风

  渊明嗅菊图轴

  故宫博物院

  张风

  吟梅图轴

  上海博物馆

  焦秉贞

  仕女图册

  故宫博物院

  孙杕

  芙蓉水鸟图轴

  首都博物馆

  恽寿平

  锦石秋花图轴

  南京博物院

  恽寿平

  荷花芦草图轴

  南京博物院

  石涛

  竹菊秀石图轴

  故宫博物院

  王铎

  枯兰复花图卷

  苏州博物馆

  八大山人

  荷鸭图轴

  上海博物馆

  八大山人

  山水花鸟册

  故宫博物院

  更多欣赏

  

  石涛 山水花卉册

  

  牛石慧 瓶花图轴

  

  顾符稹 溪山访友图轴

  

  龚贤 高岗茅屋图轴

  

  程邃 乘槎轴 故宫博物院

  

  郑旼 黄山图轴 上海博物馆

◆弘扬中国美术精神 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关注美术前沿热点 报道中外美术新闻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92

国内邮发代号:1-171

海外发行代号:C9257 官方微信:izgmsb

►联系我们:zgmsbvip@163.com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