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听觉遇见视觉,当声音遇见艺术

  

“透明的声音”参展作品《地平线》截图,格里高利·沙通斯基

即将于5月8日开幕的声音艺术大展“透明的声音”云集了45件海内外的听觉与视觉杰作,观众能够跨越不同地域文明的限制获得最直观与诗意的感受。

  

“透明的声音”参展作品《见花不是花》,江元皓

听觉与视觉杰作?想必一些敏锐的观众会提出质疑:既然是声音艺术群展,为何展出的是视听作品而非单纯的听觉作品?难道这又是一个简单拼凑的当代艺术大杂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得从什么是“声音艺术”说起。

“声音艺术”一词是在80年代中期由加拿大作曲家丹·兰德(Dan Lander)正式提出,自90年代末开始为人们所频繁使用——相关展览不断、研究论述递增、创作中心陆续成立。不过在使用这个概念的过程中,无论是声音艺术家还是此领域的研究者仍无法准确把握其内涵。

  

“透明的声音”参展作品《无声!》,蒂耶里·德梅

那个时期的“声音艺术”更多的是在描述任何类型的音乐,包括噪声音乐、取样音乐等等。其中,最为石破天惊的、被反复提及的是美国著名音乐家约翰·凯奇(John Cage)。他的无声音乐作品《4分33秒》——任何乐器或乐器组合都可演奏,且演奏者无需发出任何乐音——的轰动性延续至今,并启迪了世界中任何一种声音都可以为艺术所使用这一创见。尽管凯奇打破了音乐必须有声响的这一认识,但声音仍然作为组成音乐的素材而不是作为一个艺术形式。

日本交响乐团演奏约翰·凯奇的作品《4'33'' 》

20世纪40、50年代具体音乐的提出离不开电子传输、合成、录音的发展。它是指对录到的具体声响进行电子手段的处理(变化速度、剪辑、异化声音等)而使得这些素材从原有的发声母体上脱离变得无法辨认。电讯化的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对声音的认知,声音自此无需依附于乐器演奏,可以完全剥离音源,并成为随时可以重现的媒体。

捉摸不定的声音由此变成了可操作的材质,可与其他媒材自由结合,如影像、装置、戏剧等。早先就有先锋音乐家们利用各种设备来实现作品中的空间性,无意中已显现声音装置的雏形。

法裔美国作曲家埃德加·瓦雷兹(Edgard Varèse)曾设想在音乐厅的多个位置安装一系列发声装置。在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他将400个扩音器安装在由柯布西耶设计的场馆内部,通过播放有铃声、汽笛声、人声和琴声的录音使得整个场馆由声音所支配。著名的《电子音诗》由此诞生。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的飞利浦馆由法国著名建筑家柯布西耶设计,它造型奇特,恰似冲天的飞机。作曲家瓦雷兹为展馆谱写了《电子音诗》。从此,一种新的音乐形式——电子音乐就此诞生。

二十世纪德国最伟大的前卫音乐家卡尔海因兹·斯托克豪森(Karlheinz Stockhausen)甚至考虑如何安装与使用新型设备用以营造声音的多个空间。在演奏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青年之歌》的过程中,不仅将演唱和电子音乐结合,同时在表演中使用安置于舞台四周的五个扩音器,以达到恢弘的声音效果。

卡尔海因兹·斯托克豪森

声音的创作俨然超出单一的范畴从而演绎出新的艺术形态——声音艺术。装置、声音场域、甚至是一个兼具发声功能的视觉艺术作品都可以称之为声音艺术作品。而今天的声音艺术的主要被归类在新媒体艺术的范畴中,和录像、装置、数码图像、互动多媒体光盘、网络艺术等媒介同朝共事。

声音艺术通过利用声音的声学特征,来唤起人们听觉、视觉乃至触觉的全新体验。任何说着不同语言、不同年龄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都能从中体验艺术给人的愉悦与感动。

  

  这里展示的装置艺术在虚实间模糊了边界,它们把不同艺术领域间的复杂关系铺展开来,在视觉和听觉在不同的轨迹间交织、穿插。它们是自由的、离散的、不和谐的、甚至完全交错。它们把现实层层过滤,最终一个由不同表达形式所构成的世界呼之欲出……

  

詹姆斯·吉鲁东

“透明的声音”策展人,声音艺术家

即将开幕

  

  透明的声音

  开幕日:2017年5月8日

  展期:2017年5月9日-2017年7月30日(每周一闭馆)

  主办: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

  票价早鸟票30元;现场票50元

  相关介绍:

  策展人介绍 | 感官刺激大展的幕后推手

  展讯 | 透明的声音重磅来袭

可直接购票

  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地址

  浦东新区博成路399号(世博大道1929号)

  (地铁13号线世博大道4号口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