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见的乡愁”与“可憧憬的未来”

  作者:湖北省文联主席 熊召政

来源:南方周末 2017-05-04

  

刚拿到《撞见未来》这本书的时候,我的感觉就是撞见了一本书。作为一个文字工作者,撞见一本书是每天都会发生的事情,犹如一个人走在路上,他总会与许许多多的陌生人相遇。除非特殊的原因,陌生人是不会引起注意的。老实说,我对《撞见未来》最初的感觉,就是遇到了一个陌生人。

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的前言,便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也可以说是渴望。作者说:“人是唯一被资源有限性、劳动必需性和生命有限性共同异化的动物。”作者难道是哲学家吗?他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极具逻辑思辨力的问题呢?他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看见下面这段文字:

这本书的文字将带你认识当今与未来的七个重量级角色,它们都是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生命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子孙,所以都姓“可”,名字叫可再生、可替代、可虚拟、可预测、可追溯、可分享、可穿越。这“七可”合力,将颠覆世界,塑造全新的人类,给万物以无穷的机会,自然也带来无尽的风险。

读完前言,便知作者刘广迎先生写的一部描绘未来的书。全书分《人类的解放事业》《人类的建设事业》《人类建设事业的机遇》三部分。仅看这标题,尚难以体会这部书的价值。事实上,刘广迎在这部书中为我们描绘了人类美好的未来以及当下的科技发展催生了许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2017年3月26日,青海海西,航拍格尔木太阳能光伏站,镜头下的光伏板整齐排列,鸟瞰似“外星科技”。可再生、可替代、可虚拟、可预测、可追溯、可分享、可穿越,“七可”合力将颠覆世界,塑造全新的人类。(视觉中国/图)

我的老师徐迟,以《哥德巴赫猜想》等数十篇描写科学家的报告文学著称于世。1982年,他让我读英国科幻作家阿道司·赫胥黎的名著《美丽新世界》。我读这本书时,它已问世五十余年。书中描绘的未来,有的还未实现,有的正在实现之中,有的还幻如泡影。徐迟听我谈了读书的心得后,指点我说:“地球很古老了,但人类的生活还很年轻,惟有科技发展,才可以给人类带来美好的未来。”徐迟与我的这次谈话,不觉又过了三十五年。其间,我还读过以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为代表的新的未来学著作。而这期间现实的生活,比未来学家想象的未来更加灿烂,更加丰富。

我是一位历史小说家,回望历史是我的专业习惯,最终也变成了我的人文情怀。我习惯“看得见乡愁”的生活,欣赏“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闲适与农耕社会的诗情。只是世事无常,物是人非,我们见证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浪潮的裹挟下渐渐淡隐,“看得见山、看得见水、看得见乡愁”的美好景象将在何处安放?从八十多年前的《美丽新世界》到眼前的这部《撞见未来》,我们绝不可能从中看到乡愁,我们能看到什么呢?刘广迎先生告诉我们:

截至目前,自然依然是自然循环的历史。在“超人”时代,自然会不会成为自然循环与技术循环双重作用的历史呢?也许“超人”将破解万物生成的一切奥秘,并掌握生成万物的技术。连自然界已经灭绝的物种也可以获得新生,那时已经无所谓自然与人工,万物皆自然。

这是《撞见未来》书中最后一节《超人时代》中的一席话。作者认为我们会进入“超人”时代,在那个时代里,地球上的主宰者不再是今日我们已经习惯了的人类,而是无所不能的“超人”。读到这里,我立刻想到“人为万物之灵”这句话是不是过时了。浪漫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应该就是“超人”的生活了。

在刘广迎先生看来,科技领域的“七可”发展,必定创造出“超人”时代。他激情洋溢,或歌或叹;我呢,还是习惯地转身回望,测量着乡愁到未来的距离。

哦,其实在这个浮躁喧嚣的时代,有这样一本令人重新审视社会、深度思考的好书,有刘广迎先生这些极富想象力的思考和前瞻,无疑为我们憧憬未来开创了全新的视角。

新华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新华出版社京东旗舰店

  新华出版社天猫旗舰店

  相关文章

  低头抬头之间,未来迎面而来

  逻辑之外的未来

  未来已来——《撞见未来》阅读分享

  一部关注世界命运和人类文明的著作

  撞见未来,探寻那片未知的风景 ——《撞见未来》阅读札记

  在“未来”的场域里思想——读刘广迎新著《撞见未来》

  出来混,归根到底拼的是想法——评《撞见未来》

  刘广迎 行走中撞见未来

  打开一本未来之书

  撞见你,相谈甚欢的未来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