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共:2230字丨建议阅读时间: 5分钟
2015年9月份的时候,《清明上河图》曾经在故宫博物院的武英殿开放给公众欣赏。那一个月期间,武英殿门口天天排满了好几千人,很多人要等上五、六个小时才能和名画近距离接触两分钟。
为啥《清明上河图》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实在是太有名了,有名到哪怕你对书画一窍不通,毫无兴趣,有机会也会想要看看这幅名画的真容。
跟《红楼梦》的“红学”一样,研究《清明上河图》也已经自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迄今为止,关于这幅画的学术论文已经有好几百篇,全国性的研讨会也为它开了好几次。
那么,这幅画到底好在哪儿,它其中究竟潜藏了怎样的玄机,让人花费那么多的心思去研究解读呢?
希望看完这篇文章,能让你对这幅全中国人民最熟悉的古画,有一点初步的了解。
没有八卦的传奇名画
一般传世名作背后总有几个传奇故事。比如作者的坎坷遭遇,比如创作的艰难不易,然而《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却好像国宝界的“老干部”一样,清清白白,一段狗血八卦都没有。
关于作者张择端的资料,现存记录只有画尾一段85个字的跋文,告诉我们他来自山东诸城,曾游学京师,后攻绘画,供职北宋翰林图画院。
而关于这幅画的创作故事,史料上也没有留下只字片语。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推测是,当年宋徽宗很为汴京城的繁华得意,便让自己的画院去做了这么一幅画来记录都城里的盛景。
所以,从美术学的标准来分类的话,《清明上河图》属于艺术水平并不高的风俗画,或者叫界画(用界尺画直线的画)。这也是为什么,在名家辈出的北宋画坛,张择端和他的这幅作品并没有得到太大的重视。
据记载,当年宋徽宗第一次看到《清明上河图》的时候龙颜大悦,用他著名的“瘦金体”在画的卷首亲笔提上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盖上双龙小印。
但是徽宗当时的喜悦更多的可能是为画中汴京的繁荣感到骄傲。现在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清明上河图》里的“清明”这两个字,源自于宋徽宗对“盛世清明”的讴歌,而并非是之前很多人认为的“清明时节”的意思。
后来宋徽宗主持编订《宣和画谱》,收录名画五千多幅,却没有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的踪影,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位超级文艺的皇帝,对于这种接地气儿的风俗画卷,并没有太放在眼里。他大概想不到,将近一千年以后,《清明上河图》在世界上的名气比《宣和画谱》里所有作品都要大。
不过话说回来,《清明上河图》的艺术和历史价值虽然是在北宋灭亡后才得到重视,但宋徽宗其实可以说是这幅画背后的成就者。
首先,《清明上河图》虽然属于画院出品的界画,但是却没有流于匠气。
界画技巧到了张择端手上,不再仅仅是僵硬呆板的直线,而生长出了灵魂。他只在画长直线的时候用界尺,短直线和连接坚持使用手画。因此,比起笔直线条构成的建筑图纸式的房屋,《清明上河图》里的房屋便有了生活气息。
而北宋开始成熟的山水画技法,也让张择端受益良多。从《清明上河图》里的树木山石就可以看出,他的画风,受当时李成、郭熙等山水画大师的熏陶颇大,虽然还没达到与大师比肩的程度,但画工已经是一流的水平。
张择端作为一位并不出名的普通画师,一出手便有如此水准,可见当时北宋皇家画院整体水平之高。
而北宋的画院制度就是由宋徽宗创立的,他将绘画并入科举取士之列,亲自监督画院的考核与晋升,将画家的地位提到了中国历史上的最高位置。
所以,如果没有宋徽宗对艺术的狂热和执着,他的画院里就不会精英云集,诞生出像《清明上河图》这样高水准的风俗长卷。
而自宋以后,各代的宫廷画家仿《清明上河图》的风格,绘制过不少市井风俗长卷。比如明朝的《南都繁会图》,清朝的《康熙南巡图》。
这些看上去热闹华丽的画作,只要稍微放大细节,就完全无法与《清明上河图》相提并论。单是在基本的房屋结构、和透视比例上,都远远达不到张择端的水准。
为汴京城拍的“微电影”
张择端最伟大的地方在于,他在一幅画的空间里,展示了如一部纪录片一般恢弘的汴京风貌。当我们用今天的技术,将《清明上河图》以动态方式呈现出来,仿佛看到了一部为汴京量身定做的“微电影”。
九百年前的张择端,对于画卷整体结构和细节的把控,已经达到了今天大师级电影导演的水平。
《清明上河图》整体可以分为三个段落:城郊野外、汴河漕运以及城内街市。画中共有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树木170多棵,而人物更是多达810多人。
这区区纵25公分、横528公分的画卷,容纳了如此饱满的内容,远看上去密密麻麻,人头攒动,而放大之后看细节,竟没有一处是匆匆带过的。
每栋房屋的结构比例,每个人的服饰表情,甚至到每一间商铺的招牌,细致精确得令人叹为观止。
想了解宋代城门构造、民居造型、桥梁结构、穿着打扮,都可以从《清明上河图》里找到最直观、真切的图像材料,堪称北宋的“百科全图”。
而正是这些细节,让那一片“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繁华,在近千年之后,仍能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汴京作为宋朝国都长达168年,远离战乱,偃武修文,到宋徽宗时期进入了最极致的繁华,当时人口达到100多万,经济和文化的发达程度在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
《清明上河图》里车水马龙的景象,各式各样的商铺酒馆,各个阶层的人都在这座繁忙的城市中过着各自的生活。
在那个还没有摄影技术的年代,张择端的一支笔让汴梁城的生动和喧嚣成为永恒的记录。
繁华的背后是危楼?
《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让那么多人来研究,是因为它里面暗藏着太多另有玄机的细节,而《清明上河图》也是如此。
随着大家对这幅画不断深入的解读,人们发现在一派太平盛世的外衣下,其实暗藏着许多细节,揭露了北宋岌岌可危的命运。
故宫博物院主任余辉提出,“张择端在描绘徽宗朝初年商业繁荣的明线背后,交织着另一条看似热闹却令人心悸的暗线。”
在第一部分的城郊风光中,张择端就画了一匹受惊的马,铺垫出全卷矛盾的视觉中心。而接下来第二段的汴河上,发生了一幕船险些撞上虹桥的险情,同时桥上还上演了官员争道的闹剧,形成了画卷中的矛盾高潮。
除了明显的矛盾、事故之外,《清明上河图》中穿插了很多细节,表现出了当时军力懈怠、消防缺失、城防涣散、酒患成灾、苛捐重税等各种社会问题。
因为整个北宋谏议制度开放,徽宗一登基就下诏广开言路:“其言可用,朕则有赏;言而失中,朕不加罪”,所以很多人推测张择端正是在以画曲谏,向宋徽宗告诫种种社会危机和国家隐患,以求及时挽回败政。
如果张择端真的如此用心良苦,那宋徽宗对于画中暗藏的谏言,是视而不见,还是他眼中只有繁华盛世,压根儿就没看出来画中的危机?
无论如何,1127年,金兵铁蹄踏破汴梁城门,宋徽宗被掳至荒蛮之地,屈辱而亡。
《清明上河图》里的繁华毁于一旦,忧患却一语成箴,这幅空前绝后的风俗长卷,成为了北宋“清明盛世”最后的挽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