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语
说实话,戛纳在新世纪以后,秀场的风头做得越来越足。一堆莫名其妙的人不仅跑来走红毯,还堂而皇之,成为了评委。
电影呢?电影变成了一种精神图腾,还有社交网络的强制高潮,越来越不纯粹。
戛纳70现场,有个长得像从宫崎骏电影跑出来的老太太,十分搞怪,可爱鬼马。
她就是传说中的瓦尔达。
1928年出生的瓦尔达,比戛纳70还长寿。她是电影节上真正的明星。洛城少女曾经二十五,阿涅斯在海滩上拾风景。话说回来,豆瓣上标注看过人数最多的一部瓦尔达作品,不过才四千人——比洪常秀还少
瓦尔达的纪录片《脸庞,村庄》,拿下了2017年戛纳电影节金眼睛最佳纪录片奖。借机回顾下她那部被最多中国影迷看过的片子吧,希望老人家一直创作下去!
瓦尔达和法国艺术家JR在今年戛纳电影节的首次亮相
阿涅斯·瓦尔达常被喜爱她的影迷们,尊称为‘新浪潮之母’,盖因她的第一部执导作品《短角情事》,诞生于新浪潮发迹之前,影响了阿兰·雷乃和其他‘电影青年’们,也被电影史学权威乔治·萨杜尔下了定义:“新浪潮第一部杰作!”
近些年来,瓦尔达越来越被各国电影界所珍视,邀请举办回顾展,接受电影资料馆的采访。
话说五十年前,她就曾作为摄影师,被周恩来总理要求来北京。那会儿中法还没建交,她只是个从大学肄业的年轻女性,偶得机会在电影圈旁游离。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阿涅斯已经是年逾耄耋的老人,可银幕上的他,丝毫不见老迈佝偻。
那标志性从未改变的红色发型,睿智而乐观的笑容,一如当年的黑白影像。在好友迪迭·罗盖的建议下,瓦尔达再次拿起了摄影机,这次对准的,是她自己。
《阿涅斯的海滩》官方海报
扫码观看
瓦尔达从未间断过创作,当年的新浪潮挚友们,阿兰·雷乃,埃里克·侯麦等人纷纷仙逝。
说来凑巧,当年《阿涅斯的海滩》上映后没多久,一部同样聚焦戈达尔的纪录片《关于戈达尔的访谈片段》也出现在法国院线里(今年戛纳70,戈达尔的生平,索性就变成了一部传记片:《敬畏》)。
这两部纪录片的风格注定大不相同,戈达尔是跳跃而晦涩的,瓦尔达则是明亮且流畅的。
对于老人来说,总无法摆脱年少时的回忆,瓦尔达这部自传体式的影片,可以看做是她这几年短片和纪录片探索的总结,充满诚意的自我探寻和祝福。
几乎所有的法国媒体和观众都给出了满分,‘瓦尔达拾起个人的时刻,打动了所有人(《世界报》)’。
借威尼斯电影节刚刚给予她的终生成就奖的话说,就是‘导演万岁!’,‘女性导演万岁!’
国外媒体称瓦尔达奶奶为“The Queen Of Cannes”
在万岁之前,先回到零岁。
生活的起点,瓦尔达把观众带回到她的童年,那个诞生乡愁的海边。
沙滩足迹之下,正是《短角情事》的和《南特的雅克》的发生地,无论是比利时的海边小渔村,还是诺瓦穆迪岛的大西洋美景,都在影片中为瓦尔达的讲述提供了微缩的舞台。
女导演赤着脚走在海滩上,娓娓道来儿时的岁月,记忆里的游戏,兄弟姊妹的情感联系。
那些珍贵的泛黄老照片被翻出来,零散的摆放在沙滩上,人生中重要的片段,仿佛孩子们随手扔下的玩具,被大人们小心的放回到相框里。
瓦尔达奶奶标志性的 蘑菇头 满满萌感~
都说人老了,越来越像孩子,瓦尔达镜头里的瓦尔达,第一眼居然是‘俏皮’。
虽说她经常回忆起先走一步的老伴雅克·德米,却不曾在影片中留下多少悲观和孤独感。
就像那部代表作的片名《幸福》一样,整部影片也给我一种无忧无虑的幸福感,尤其是看到她带着一群孩子们在海滩嬉戏,舞蹈,这种家庭的温暖画面超过了多余的言辞。
JR偷拍瓦尔达奶奶中~
采访中的阿涅斯总是如此睿智而乐观,聊电影,聊生活,聊艺术,总是能提出自己犀利而细致的解释。
她特有的那种幽默感,有时闪现在旁白和比喻里,以更调皮的手法通过影像重现。
居然会在童年的回忆镜头里出现暴露狂,我被她的这种毫不避讳的真诚再次逗乐了。
熟睡中的瓦尔达奶奶
这些由孩子们重新扮演的镜头,或许是真的,也或许只是一种想象,就像《幸福》里那无从证实的河边惊瞥一样。
瓦尔达更多的是要建立一种叙述上的整体美感,无论是黑白的定格片段,还是彩色的场景重现,抑或是最普通的故人重访,这些镜头糅合起来,都能被她本人带着走,讲给我们听。
如同一本淡色插绘的白日梦。
当然,在她的梦境里,也并不只有美好的朦胧画,二战期间犹太孩子被搜捕的画面也如实地被叙述出来。
如今的瓦尔达,热衷于更便利的‘发现工具’:DV。用它,可以更快捷的捕捉到每一个细微的事物,譬如《拾荒的男人和女人们》。
今年戛纳携JR一同带来纪录片《脸庞,村庄》
在这部纪录片中,阿涅斯·瓦尔达运用了几种浅显但又有效的手法,让影片显得生动轻快。
首先是镜子的大量运用,海滩上被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镜子,即各自独立,又互相重叠,有时甚至故意给观众产生错觉,分不清哪一块才是真实的场景,哪一块又是静止的图片。
这种错觉,一如人们对记忆的判断,都是琐碎的片段,看似完整的青春眼神,拿开来,就成了岁月消逝后的审视。
有趣的角度~
构建舞台化的小场景,也是这部影片对‘海滩’地貌的再度挖掘。
瓦尔达巧妙的把大海,河流,小舟作为背景和道具,让剧务人员装扮成古罗马士兵的打扮,逐一拉开渔网做成的幕布。
这些简单的架设,仿佛预示着人生就是一场喜剧,我们即是演员又是导演,走不开这小小的舞台。沙滩既可以在海边,也可以在‘达格雷’小街的十字路口上。
瓦尔达奶奶在自己的ins上发照称与“明星”合影啦~
海报上的童趣,影片中时常出现,扑面而来一股对童真的赞颂。
那猫儿和汽车的有趣画面,让这部散文诗般的纪录片更像是本‘儿童立体书’。
在小孙子面前,阿涅斯老奶奶的头像也变成了卡通画,洒脱随意的望着远方的海岸线。
岁月无法带走她的痕迹,真的凝固了,‘万岁’了。
永远的“新浪潮之母”!
- END -
>> > 编辑 / Giulietta <<<
阅读更多
爱乐之城
唐朝豪放女
春光乍泄
奉俊昊
ios用户快速赞赏通道
原创不易,多多支持
关爱二哥,给他买个可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