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比四个女人组摇滚乐队更酷的故事吗?有,四个女犯人组摇滚乐队的故事。再酷一点呢?四个女犯人组摇滚乐队的逃狱故事。
by 南瓜灯博士
如果要打标签,属于德国导演卡嘉·冯·加纳的标签一定是“女权”,看看她的代表作就知道了,《女权天使》,名字就很女权。不过今天要说的是她的另一部代表作:《碧波女贼》,Bandits,直译过来就是“贼”的意思。
吉他手、主唱:犯人Luna,狂躁,有暴力倾向,情绪管理能力几乎为零;贝斯手:犯人Angel,美丽,活泼,幼稚,犯的是重婚罪;键盘手:犯人Marie,安静,忧郁里总带着一丝怯怯;鼓手:犯人Emma,冷漠,阴沉,有头脑,上诉无望后加入乐队。
原声好听得感天动地,毕竟是97年的片子,浓浓的巅峰时期英伦摇滚的痕迹。电影里这支乐队,能秒杀多少现实中的摇滚巨星不敢说,但扔到英国去,混进某纪录片里绝对不成问题。(没错我说的就是《永生不死:英伦摇滚的沉浮》)
监狱张罗乐队的事,目的是在警察舞会中以一次表演证明其对犯人的成功改造。可商讨起乐队名字,四个女人却选定了“bandits”这个嘲讽与自嘲性质兼具的词语。
女权的表达似乎从这里就正式开始了,但女权这个形容好像也在这里变得狭隘。当自由成为存在的意义,受难的便不再只是弱势群体,抗争也就分不出阵营。
前往舞会的路上,负责看守的男警察不断用言语性骚扰“女贼乐队”,Luna忍不住赐他一顿暴打,临危不乱的Emma顺势指挥,四个人就这么开着警车踏上逃亡之路。
导演的标签早已明确,电影的标签终于也明确起来:公路片。
接下来你将看到:
通缉犯发行唱片,销量惊人,法制报道变娱乐八卦;最红新晋乐队中断演出、为脱身征集人质,观众踊跃举手报名;一声姐妹大过天,逃犯杀回监狱智救同伙……
那公路片的标签又是什么呢?《邦妮与克莱德》体现反叛,《德州巴黎》映照出精神与生活的双重迷失,《末路狂花》成为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标杆,《雨人》歌颂沟通,当然,还有更多公路电影完美融合犯罪与警匪题材……而这些特征,《碧波女贼》都有。
在这些“典型”之外,女权导演卡嘉·冯·加纳还有种平静的疯狂:总是切入MV模式,最性感的时候,女贼扒光帅气人质的衣服、贴身热舞,最张扬的时候,女贼在大桥上即兴演出、领着众人狂欢,画面热闹得仿佛印度歌舞片。叙事甚至都有点像MV的赠品。
友谊则是“典型之内”很令人印象深刻的点。隔阂顺理成章,可隔阂的消除也太顺理成章,背叛顺理成章,可忠诚的挽回也太顺理成章。
矛盾的形成与化解更像是对自我问题的审视:
她们对未来生活其实是充满怀疑的,但当一向矜持的Marie在台上弹起琴,未来的不确定性好像也不再那么可怕;
Emma去找赌气睡在街上的Luna,Luna龇牙咧嘴地凶回去,像一只流浪的野猫——狂躁与暴力倾向不过是她能选择的唯一一种自我保护的方式。
(第一次觉得凶凶的德语这么可爱)
还有Luna与Angel,整天想着嫁人生孩子的Angel睡了帅哥人质,Luna生起闷气,可一转眼,她自己也和帅哥勾搭到一起去了,又换Angel生闷气。两人略起口角,各自怼了帅哥一句,再出发时,给他扔出车门,这段风流史瞬间擦干抹净。
整个过程莫名其妙,要是带着CP脑看,多少还有点暧昧,但拿“对自我问题的审视”来说事,似乎就说得通了。无论渴望、贪恋,还是惧怕、鄙视,她们的人生轨迹总是在被男性支配,这次小冲突就是个缩影,对于所逃离的究竟是什么,她们正在慢慢看清。
所有审视在旋律戛然而止后迎来汇合点。死亡令人难以承受,却也来得安详而顺遂。
也许真正束缚她们的从来就不是高墙,社会用以“矫正”女人的那些“规范”才是。
沉默的逃亡是无趣的,流血的对抗是无谓的,空洞的胜利毫无价值。
于是她们在出境前的最后一刻,选择去天台做一场轰轰烈烈的告别演出,像真正的摇滚巨星那样跳水,享受观众的狂热致敬,她们唱的是:“baby,don't forget to catch me.”这实在太浪漫主义了,要知道,这支乐队排练的第一支歌,唱的可是:“ I'm your puppet on a string.”
枪声响起了吗?她们死了吗?她们逃了吗?
这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们把枪扔了出去,她们自由了。
在线观看指路:B站av10412737
原声专辑:虾米音乐
本文为chips原创出品
欢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未 经 授 权 请 勿 转 载
(如有转载需要请回复任意消息并等候沟通)
更多内容or投稿 请关注c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