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在起跑线上,你再努力也没有用

  活字君按

  除了个别省份之外,为时两日的2017年全国高考已经落下帷幕。但关于高考的讨论,却始终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去年一篇题为《底层放弃教育,中产过度焦虑,上层不玩中国高考》的“刷屏文”即可见一斑。正如有人所言:“在今天,除了高考,还有什么能实现社会流动?”——作为教育公平的“压舱石”,在高考这个论题之下所隐含的,其实是我们对社会流动和阶层固化日复一日的深深焦虑。

  活字文化今日组织四篇文章,与各位读者一同探讨这个话题。分别是于时语《美国版“毛坦厂”的前世今生》,揭露美国“超级中学”(常青藤“输送机”)所反映出美国教育的隐暗面;帕特南《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通过扎实的社会学研究,思考“为何寒门再难出贵子?”;李中清《无声的革命》,根据长时段的定量分析,深刻解释了高考在20世纪中国社会流动中所发挥的作用。

  本文来自公众号雅理读书(yalipub),感谢田雷老师授权转载!

  输在起跑线上,你再努力都没有用!

——《我们的孩子》书讯

  

  读罢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

——《纽约时报》

  

  

  我曾一度以为,既然我和当年的同学们能靠自我奋斗来改变命运,现如今的普通孩子也做得到。而在完成这项研究后,我知道了自己先前的无知。

——罗伯特·帕特南

  雅理译丛

  《我们的孩子》

  

  外封书影,特种纸、烫金工艺、精装

  《我们的孩子:危机中的美国梦》

  Our Kids: The American Dream in Crisis

  [美] 罗伯特·帕特南 著 田雷 宋昕 译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年6月版

  在一个阶级固化的社会里,寒门为什么再难出贵子?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理解美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是如何影响下一代人的生活机遇的,哈佛大学帕特南教授组织研究团队,以数年之功,追踪访问了生活在美国各地的107位年轻人,呈现出美国社会在过去大半个世纪以来的变迁图景,书写了一则关于“美国梦之衰落”的警世恒言。

  

  正如《纽约时报书评》所言,“读罢此书,没人还能相信美国还有机会平等这回事。”帕特南用“以点带面”的叙述方式,生动地展示了美国社会在过去半世纪以来日渐扩大的“阶级鸿沟”。在《我们的孩子》一书中,帕特南依次讨论了穷孩子和富家子在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全方位差距。中上阶级的父母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给予引导、提供资源,而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或在隔代教养的环境中长大。全书反复出现的一个意象——贫富阶级之间的“剪刀差”——在家庭结构、父母教育方式、学校教育、邻里社区内都有鲜明的反映。在这个生而不平等的时代,仅仅谈机会均等都是不公正的!

  

  2013年,帕特南曾因“深化了我们对美国社区的理解”而得到总统颁布的国家人文勋章。本书在此意义上又是一次学术的跃进,它更生动地展示出美国社会的全幅图景:当寒门子弟发现自己再努力也是徒劳时,美国梦已碎。对于当下的中国人而言,这本书以手术刀般的锐利所进行的批判,是我们千金难买的经验和教训。

  关于作者

  

  罗伯特·帕特南

  1941年生,美国当代最杰出的政治学家,曾担任美国政治学协会主席。哈佛大学马尔金公共政策讲席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006年荣获政治学界最高奖约翰·斯凯特奖,且为2013年总统颁布的国家人文勋章得主。曾出任肯尼迪政府管理学院院长。目前著书14部,被译为20多种语言,在比较政治、美国政治、国际关系和政治理论领域均做出过卓越的原创贡献。代表作《让民主运转起来》和《独自打保龄》是过去半个世纪引证最多的社会科学著作,在国内学界和思想界也有深远的影响。多年来,他担任过多届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统以及多个国家政府首脑的资深顾问,其学术思想也激发了全球范围内草根社会运动的勃兴。

  关于译者

  田 雷

  华东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曾任教于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雅理译丛》主编。香港中文大学政治学博士(2008年),耶鲁大学法学硕士(2010年)。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美国宪法的历史与理论、中国政治与宪法、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及政治理论。近期出版的译著包括《我们人民:转型》和《林肯传》。目前正与几位年轻的朋友共同编辑“雅理读书”微信公众号(yalipub)。

  宋 昕

  复旦大学古籍所先秦两汉文学专业在读硕士,曾就读于重庆大学博雅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2016年)。研究方向是两汉的史学与文学。

  名家荐语

  

  汪晖

  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人文学院教授

  亲切的笔调,精确的研究,以小见大,从一个个市镇的命运,透视半个世纪来美国梦的危机。这是一个关于不平等和阶级隔离的美国故事,发人深省。

  甘阳

  中山大学博雅学院院长,逸仙讲座教授

  

  不平等是个经济问题,但从来都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在此意义上,帕特南的这本书并不仅仅是属于美国左派的。阶级“剪刀差”,也即贫富家庭之间越拉越大的鸿沟,早已由经济财富蔓延至帕特南一贯关注的文化资本领域。寒门子弟,不仅是经济上“穷”,还更有可能生活在残缺不全的破碎家庭,成长过程中无法得到父母双全的关爱,学校里的同辈都是近墨者黑,社区周遭沦为犯罪者的乐土。美国梦所指,讲的是只要愿意努力,人人皆有机会成功,但当寒门再也无法出贵子的时候,美国梦的衰落,如同作者在《独自打保龄》中所揭示的,是社区生活原子化的一曲悲歌,所谓“我们的孩子”,重点也在于“我们的”——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社群关系。

  

  毛尖

  华东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教授

  这部包含了几十个短故事和几十个数据库的社会政治学著作示范了真正的深入浅出。数据为故事勾勒了骨骼,故事向数据馈赠了肉身,我们不仅藉此看清美国梦的阶级变迁,看清“128号公路”切割出的两个美国,而且感同身受地得以重新审视当下中国的社会问题,我们是不是还有可能,把“我的孩子”送回到黄金时代,让他们重新成为“我们的孩子”。

  郑戈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教授

  

  帕特南善于抓住社会中最普遍而又因此每每逃过学者的反思性审视的现象,提出自己独具一格的分析。社会资本、社会分层、社会流动和不平等这些宏大的理论问题在他细致入微的叙事笔调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关联起来。《我们的孩子》触及的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都会思考的问题:我的孩子在我身处的社会有多大的发展前景,他/她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种思考不会是无凭无据的异想天开,而是处在一个社会建构的参照系中。不论出身、有一技之长便能出人头地的“美国梦”便是这样一种参照系,一种被美国家庭分享的社会想象。帕特南选取了包括自己故乡俄亥俄州克林顿港在内的几个寻常地点,收集了若干家庭的生活史素材,并将这些素材放置在全美国社会统计数据的背景中,展现了社区隔离和教育隔离如何固化着阶级差异、阻断着社会流动性的美国现实,这种现实与“美国梦”相去甚远。对于正在面对类似社会现象的中国读者来说,此书定能引起共鸣,激发思考。

  

  阎小骏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副教授,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

  哈佛大学著名政治学家罗伯特·帕特南一向以其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闻名。《我们的孩子》是帕特南最新出版的又一部力作。在这本新著里,帕特南将视角从社会资本转向社会不平等问题,以对比的形式呈现两代普通美国人的人生故事,力图展示阶级和阶层不平等问题已在21世纪的美国社会达到触目惊心的程度。田雷和宋昕以准确精当的译笔将这部重要著作以呈现给广大中文读者,既造福知识和读书界,也为当下中国提出了值得未雨绸缪的深刻问题。这本书理应获得任何对社会抱有理想与关怀的读者的高度关注。

  福山

  著名公共知识分子

  

  关于不平等,眼下的讨论大都停留在一种令人费解的抽象层面,焦点投射在那1%的奢靡,而未能真正把握美国中产阶级在过去两代人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帕特南教授踏入了这一空白的领域,他为我们带来一本真正的杰作,每一位美国人看一看他们的社会,都应为之震撼。

  

  大卫·布鲁克斯

  美国著名作家、文化评论家。《纽约时报》

  如果你想要理解当今美国的社会和政治图景,真正必读的书并不太多。帕特南教授的《我们的孩子》理所当然要出现在书单之上。

  阿兰·沃尔夫

  政治学家,《华盛顿邮报·图书世界》

  

  帕特南教授的新书令人大开眼界。当政治候选人一脸严肃,坚称美国没有阶级这回事,帕特南为我们展示出了现实——事情已然不妙。

  

  杰森·德帕尔

  《纽约时报书评》

  帕特南教授在其官方履历上是一位任教于哈佛的社会科学家,但对他更恰当的称呼可能是公民社会的桂冠诗人。在《我们的孩子》中,帕特南用自己的天才之笔对一个正当时令的题目开启了高水平的讨论。我们读完《我们的孩子》,难道真能对机会平等这件事安之若素?

  

  内封书影,特种纸,精装

  特制轻型纸,只为呈现与众不同的阅读感受。你所看到的不只是一本内容卓越的作品,更是一本值得珍藏的匠心之作。

  扫码进入雅理书店第一时间拿到此书!

  精制包装盒配送,作为礼品亦可担当。

  每一位父母、每一位关心下一代成长的有识之士推荐一读。

  

  

  与“活字君”面对面交流,了解活字文化最新书讯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