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园讲通鉴》第74回:汉武帝决战匈奴第一仗

  《谷园讲通鉴》第74回主要讲述了从吕太后到汉文帝,再汉武帝即位前期,大汉帝国与匈奴的战争、和亲过程中的几段精彩故事。

  内容节选:

  公元前166年,就打了一大仗。老上单于率领十四万大军,大举入侵,一直打到了离长安只有三百里远的雍甘泉,才撤回去。

  把汉文帝吓得不赖,因为,他调兵遣将应对匈奴入侵时,就感觉到一大问题。

  什么问题?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啊。挑不出几位真正能带兵打仗的可靠的将领来。从当时的记载看,他用的那几位将领,就是栾布有些名气,其他的几位,都是历史上的过烟眼云,给人都留不下什么印象的。

  唉,这可怎么办啊。着急。

  有一天,他溜达,经过郎中署,就是郎官们办公的地方,看见里面有个老头,得有六十多岁,气质不凡,很打眼:哎,老人家啊,您这么大年纪怎么还做郎官啊,您是哪里人啊?

  老郎官赶紧施礼:回皇上,微臣叫冯唐,我爷爷是赵国人,那还是秦朝以前呢,他是个带兵的将领,后来,我父亲做过代国丞相,于是举家搬到了代国。

  汉文帝:噢,那您是名门之后啊,这样说来,有个人,您肯定听说过吧。

  冯唐:皇上,您说哪位?

  汉文帝:李齐啊,我听老人们说,当年钜鹿之战时,张耳能坚持那么久,主要是靠赵将李齐给支撑着,这人太厉害了。

  冯唐说:噢,李齐啊,我知道,我父亲跟他有交往。不过,他也不算太厉害,李牧、廉颇,那才叫真厉害。我爷爷跟李牧是朋友,跟我讲过他们很多故事,他们那打仗太厉害了。

  汉文帝很高兴:太好了,您快给我讲讲李牧、廉颇都是怎么厉害的。

  于是,冯唐就给讲了一通,从前啊,怎么着怎么着的。

  把个汉文帝给听入迷了,拍着大腿说:哎呀,这才是名将啊,真是太厉害了,我手下要是有廉颇、李牧这样的将领,岂忧匈奴哉!

  他这话音未落,没想到,这个老冯唐立马给跟上一句:皇上啊,微臣说句找死的话吧,

  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您手下就是有廉颇、李牧这样的人才,您也不知道用啊。

  汉文帝的脸,刷,就黑了,一甩袖子就走了。

  回到宫里边,他是越想越有气:来人,把那个老家伙冯什么来着,给我叫来。

  一会儿,冯唐来了。

  汉文帝:冯唐啊,你要是损我,能不能不冲着这么多人啊?你看我一个人的时候,你再损我,行不行啊?

  汉文帝这是明主嘛。

  冯唐赶紧磕头:皇上啊,微臣罪该万死,我太冲动了。

  汉文帝:行了!说点有用的吧,你说说吧,你怎么就知道,我手下就是有廉颇、李牧也不用呢?

  冯唐:噢,皇上啊,那我就讲一讲,咱以小见大,我就给您举个小例子。比如,原来有个太守,就是在边境上的云中郡的太守,叫魏尚。这人您知道不?

  汉文帝:啊,我有点印象。

  冯唐:好,据我所知,啊,也不光我自己知道,其实,挺多人都知道,魏尚就是一个很会带兵的将领,也跟李牧似的,财散人聚,有一丁点好处,都跟手下士卒分享,所以能得士卒死力,战斗力很强。匈奴打过几次云中郡,都败得很惨。可是呢,魏尚他自己对士兵没有赏罚权,要赏谁、罚谁,都得上报朝廷批准。而朝廷这边,相关的规定又都非常苛刻,往往是赏的没几个,罚的一大片。甚至,就为有次魏尚上报战功时,虚报了六个首级,就把魏尚给罢官,还让他蹲了一年大牢。这玩意,

  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这样,没法让名将施展出才能来啊。

  当年,李牧为什么行啊,那是因为赵王允许他,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所有的赏罚,将领完全自己说了算,都是先斩后奏,那是什么劲头啊,是吧。Duang,duang,duang,冯唐就给汉文帝上了一大课,就跟前面张释之给汉文帝上课一样,讲得是入情入理,用司马迁的话讲,叫:

  有味哉!有味哉!--《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汉文帝听着不住地点头,虚心接受。随后,立即重新起用魏尚,也把冯唐给提拔成了车骑都尉,高级军官。

  前面咱讲了,张释之给汉文帝上一次课,就能升一次官。冯唐给汉文帝这完这次课,也升了官。因为有这个共同点,司马迁就把他俩放在了一个传里--《张释之冯唐列传》。

  这其实也是为了反衬汉文帝,司马迁说,

  不知其人,视其友。--《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

  一个人,他喜欢什么样的人,是能够反映这个人的特点的。从汉文帝对这两人的态度,可以看出汉文帝作为一代明君的作派。

  可惜的是,冯唐接下来,没有张释之的幸运,虽然被提拔为高级军官,但是,他已经六十多了,而且,汉文帝朝一直也没有大的战争,中间周亚夫细柳营那次也没怎么打,到了汉景帝时也没有对外的战争,都是以和亲为主。等到汉武帝时又要打匈奴时,要找能知兵带兵的宿将,才又想到他。这时,冯唐已经九十多岁了,干不了了。本来很有才能的人,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建功立业。

  所以,后来的读史之人,都挺为他惋惜的。西晋的诗人左思感慨: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左思的这首诗挺著名的,叫《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左思《咏史》

  历史是现实的镜子,现在其实也是这个情况,你就是棵松树,长在山涧里,也不如长在山头上的小草地位高。

  唐朝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面也感慨:

  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王勃《滕王阁序》

  这就是命!冯唐有大材,说老就老了;李广那么厉害,一辈子也封不了侯,也是命。--啊,左思讲的不叫命啊,叫什么?叫

  ......

  如果您还没看,或者没发个评论,请点下面的“阅读原文“,可以跳转到爱奇艺视频播放的页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