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从来不是超人,有了你,才想每天都是超人模样。

本文来源:国馆

ID:guoguan5000

  

文丨 国馆

爸爸从来不是超人,有了你,才想每天都是超人模样。

——国馆君按

童话大师郑渊洁,一开不是写童话的。他从前给航空公司修飞机,后来又在工厂里待过。

开始写童话,是因为儿子郑亚旗诞生了。

他决定给儿子一次与众不同的教育:“我要干点让儿子很震惊的事,就是一个人写一本杂志很多年,然后通过这个挣了很多钱,让这个家从一穷二白变得富有。

  

郑渊洁和郑亚旗

  图片来源:网络

亚旗很小的时候,郑渊洁开始给《童话大王》供稿。拖稿要扣钱。

郑渊洁又当超级奶爸,又当自由撰稿人。带得好娃,就写不好文章。于是把亚旗送到爷爷那儿,等文章交了再接儿子回来。

父子连心,亚旗到了爷爷那儿,还每天想着爸爸,打电话来问郑渊洁:“爸爸,你写了多少呀?”

郑渊洁以为,儿子就是想快点见到自己。平时指标是每天10页,郑渊洁就说写了20页。

没想到,亚旗没有高兴,反而很不爽地挂了电话。

别看儿子小小年纪,心思却非常敏感,他觉得他不在爸爸身边时,爸爸的工作效率翻了一倍,自己简直就是一个拖油瓶。

郑渊洁想到这一层,就爆发了超人爸爸力,把儿子接回来。为了让儿子明白,他的存在不是自己的干扰,郑渊洁每天就拼命写。怎么写也没法写到20页,就开始抄《红楼梦》。抄够50页,编上数字码,让亚旗数,儿子坐在一旁数得心满意足。

爸爸从前不写童话,有了你,才又有了童心和创造力。

爸爸从来不是超人,有了你,才想每天都是超人模样。

郑渊洁和郑亚旗

  图片来源:网络

刘墉的儿子刘轩有段时间很厌学。

“爸爸,我不想读书了。”轩轩说。

“好啊。”

“真的?爸爸你这么爽快?”

“只要你考一次零分证明你真的不适合读书,你想怎样我都尊重你。”

“好啊。”

“不过我们要约法三章。第一,你不许直接交白卷。第二,每个题都要答完。第三,不能提前交卷。”

“一言为定。”

  

刘轩和刘墉以父子之名著的书

  图片来源:网络

刘轩一开始以为,爸爸真是蠢,一下子就上当。考第一很难,考倒数第一不是很容易嘛。考试来了,他就使劲儿乱做,题目看都不看就瞎蒙。心想:这差不多是最后一场考试了。

没想到,试卷一发下来,不是零分,而是C级。原来,不管这么瞎蒙胡写,总有个25%的正确率。

为了赌赢爸爸,走上不读书的人生巅峰,刘轩真拼了。他研究各种零分技巧,终于在一年后,成功实现了零分梦想。

他急匆匆拿着成绩单去找刘墉,“看,我赢了,可以不读书了吧。”

没想到,迎接轩轩的不是不读书的“自由宣言”,而是刘墉准备的庆功宴:“你能考零分,证明你知道所有题目的来龙去脉,能成功避开所有错误。能考零分的人,也具备考一百分的能力。儿子,你中计了,这恰恰证明你很适合读书。”

这以后,刘轩乖乖读书,后来考上哈佛,读到博士,如今已经是赫赫有名的心理学专家、专栏作家、主持人。

爸爸从前老想玩不想读书,没少给你爷爷惹事。

当你说你不想读书时,爸爸心里咯噔一下:果然是亲儿子,随我。这孩子要完了。得想个办法治治你。

刘轩和刘墉

  图片来源:网络

“婚姻如同围城,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写出这种金句的大才子钱钟书,专长除了读书、写文,还有逗女儿钱媛。

钱媛小的时候爱睡觉,钱钟书居然趁着她睡着的时候,用毛笔蘸了墨在她脸上画胡子,在她肚皮上画鬼脸。就像兄妹俩相互斗智斗勇。

钱钟书还喜欢在女儿的小被窝里埋上小玩具、小书本、小梳子、小镜子,看女儿醒来那一刻,翻身发现“宝”的神情,然后父女俩不约而同哈哈哈哈哈。

钱钟书语言天赋极高,这个天赋除了用在写金句上,还用来编顺口溜戏弄女儿。媛媛一噘嘴,爸爸就喊她“猪噘嘴~猪噘嘴”,乐得媛媛噗噗大笑,噘嘴变成开口笑。

  

小时候的钱媛

  图片来源:网络

媛媛小时候胖得有小肚子,爸爸就吐槽她是“蛙凸肚”,笑得媛媛吃饱了要收收小肚子;媛媛爱坚持自己的主意,不听人劝,爸爸就说她是“牛撞头”……

钱钟书有时候也教教钱媛说几个英语粗口。钱媛不懂什么意思,常常鹦鹉学舌地在大家面前叽里呱啦,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小妞自己倒是挺洋洋得意的。

爸爸从前只想逗你妈笑一辈子,后来目标里多了你。

爸爸不能逗你笑一辈子,有一天你也会被别的男人逗笑。

钱钟书一家

  图片来源:网络

《端午的鸭蛋》的作者汪曾祺,有位开明的好爸爸。

老汪同志有事没事喜欢拉胡琴,小汪同学就跟着伴奏唱歌。一来二回,爷俩儿玩得开心,激发了小汪同学的演唱兴趣。

小汪同学学校办同乐会,同学们没有能拉胡琴的。小汪同学向老汪同志请求援助,老汪同志爽快答应了。

小汪同学在《多年父子成兄弟》这篇文章中记录这段往事:

他应我的邀请,到学校去伴奏。几个同学都只是清唱。有一个姓费的同学借到一顶纱帽,一件蓝官衣,扮起来唱朱砂井,但是没有配角,没有衙役,没有犯人,只是一个赵廉,摇着马鞭在台上走了两圈,唱了一段郡坞县在马上心神不定便完事下场。

老汪同志陪着几个孩子演了一下午古装戏,爸爸与孩子们同乐。

过了几年,小汪同学十七岁。十七岁的雨季,谈起了如花的初恋。整个暑假,偷偷在家写情书。老汪同志看到了,也没打压,反而在一旁瞎出主意:“你得这样写,人家女孩儿才能感受到你的诚意……”

小汪同学青春年少,对啥都好奇,包括烟和酒。老汪同志啥也没说,从此好烟节约着抽,爷一根,小子有一根,公平公正。抽之前,还先给小子点上火。从此家里酒杯多了一杯,想喝两口时,也给小子满上酒。

爸爸以前老想要个儿子,不是重男轻女,而是想有一天,你长大了,我们能成为老兄弟。

点上烟、倒满酒、谈事业、聊女人,爷俩儿感情深,一口闷。多好!

  

汪曾祺和妻子

  图片来源:网络

大家可能会觉得,能养得出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的父亲,应该是一个严厉的父亲。

不过,宋耀如严归严,也有点孩子王的气质。

宋耀如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他特别喜欢带孩子去田里玩,接近大自然,充分释放天性。

有一次,他带着宋庆龄几个兄弟姐妹去踏青。忘了是哪个孩子,玩得乐了,踩到别人家的田里去了。

  

  图片来源:网络

农家一看,气不打一处来,就想教训下这野孩子。

只见宋耀如抢先上前去,跟农家说起悄悄话:“这是我家的孩子,孩子不对,我先赔钱给你,你说多少钱就多少钱,但有条件,不要骂我家孩子,我想保护他的天性。”

爸爸以前不喜欢小孩,甚至觉得小孩是世上最爱捣乱、最不可理喻的人。

有了你,才莫名其妙想保护你捣乱的天性,轮到自己成为不可理喻的人。

  

  图片来源:网络

爸爸从前是个混小子,只想成为漂亮姑娘的超级英雄,从没想过成为好爸爸。

运气好,遇上你妈妈。两情相悦,一心相爱,就有了你。

未经你同意,就擅自把你带到这世界,不好意思。

你开口叫“爸”那一瞬间,爸爸终于成了男人。

第一次当你爸爸,经验不是很丰富。

如果有让你不高兴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催泪篇外篇:会撒娇的父母,最好命

  父母向你撒娇,证明你作为儿女的角色很成功。

——国馆君按

安徽一个老太太,八十多岁了,患上了胰腺炎。本来就年老体弱,谁没个大病小病的?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小儿子照顾自己并且治疗费全出,大儿子却不闻不问,不仅医疗费不给,连生活费都没有。

小儿子却没觉得有什么问题:自己大哥已经成家立业,家庭责任很重,自己还单身一人,自己把母亲照顾多一点也应该。

可老太太却觉得自己对不起小儿子。

于是在某天晚上,趁着儿子熟睡,老太太独自出门,去到肥西派河边,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河水,以为这一去儿子就一身轻松了。

幸好路人及时发现,警察及时赶到,才从水里救出了垂死的老人。可是老人被救以后,泣不成声,不停重复这样的话:

“我生病了,儿子负担太重,我活着是负担。”

虽然不想盖帽子,但老太太这样的行为,其实就是典型的“中国式父母”:

孩子还小,父母的作用就是养育孩子成人;

孩子长大了,如果自己再也不能承担家庭责任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没用了,那还不如一死了之,也算是对孩子做出的“贡献”。

  

  

图片来源:《我们俩》

《奇葩说》最近出了一期,节目的辩题是:如果父母和老伙伴要去养老院,作为孩子你会支持吗?

撇开该不该支持这样的争议,马薇薇道出了一个社会现实:

“我们特别懂事的父母,在感觉到自己不再被需要的时候,他们就会特别懂事儿地做出一个选择,就是离开这个已经经营了六七十年的家。”

我们经常称赞中国的孩子很懂事,其实,没有懂事的父母,哪里教得出懂事的孩子?只不过对于父母的“懂事”,其中裹夹着多少无奈和辛酸。

大家看看《桃姐》就知道了。

桃姐与罗杰虽然只是主仆,但一个是年过四十依然独身、再无其他亲人的少爷,一个是已经在这个家服务五十多年的佣人,他们的关系,不是母子,胜似母子。

罗杰想要吃牛舌:

“我已经很久没吃过牛舌了。”

桃姐摊开手,直截了当地说:

“既然这么久没吃了,就别再吃咯。”

但是桃姐第二天还是悄无声息地买好材料,准备妥当后开锅:焯水,调料,烧煮,慢炖,一步一步煮出最够味的样子。

这是桃姐持家有道最充分的证明。

可是煮完牛舌不久,她就中风晕倒,被送进医院。罗杰赶过来看她,想给她请个佣人,桃姐突然提出自己要去老人院。

“老人院多少钱?”

“你喜欢住老人院吗?”

“是呀,老人院多少钱?”

“那倒不用,我帮你出吧。”

“不用,我有钱,我自己付。我有钱。”

  她哪里舍得离开这个家?她何尝不想让“主人”帮自己出钱?只不过是不想麻烦“主人”罢了。

其实,在如今中国的家庭关系中,父母大多扮演着桃姐这样的佣人角色,为子女这个“主人”任劳任怨,不求回报。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还是会有家长的尊严,可是当孩子一天天长大,身体、心理的强弱开始互换:孩子越来越茁壮,父母越来越蹒跚;孩子的心理也越来越独立,父母越来越脆弱。

以前孩子一天给父母问三百个问题,父母再累,总会耐心解答,不抱怨恨;

现在父母一天问孩子三个问题,孩子都会嫌烦,进而喝斥父母,从来不觉得心有愧疚,反倒是父母在孩子面前越来越小心翼翼,不敢说错一句话,不敢做错一件事。

孩子真的怨恨父母了吗?肯定不是。就像桃姐的“主人”罗杰,虽然没有给桃姐什么好脸色,但真出了什么事,还是非常愿意担当起做“孩子”的责任。

正是因为爱意浓,所以责备深。但一方的责备,容易让另一方误会:

我真的不该打扰孩子了。

多少家庭伦理悲剧的发生,不是由于家长和孩子之间赤裸裸的互相埋怨与攻击,而在于这种爱意表达的错位。

  

  

图片来源:《桃姐》

有的父母被逼离开孩子,当然也有父母很有能力,愿意自己独立生活。

有个知乎网友分享了这样一件事:

他的父母非常洒脱,从小到大最喜欢对他说的一句话就是“啥时候才能脱手啊。”比如请他们带孩子,他们每天挂在嘴边的话就是:

“你给我找了多少事!”

一旦孙子长大了,他们又可以恢复以前的生活,半年在家休整,半年出门旅行。

当儿子提出他们一定要跟他住,起码也得住一个小区,一碗汤的距离,他们嗤之以鼻,理所当然地提出自己住:

“我们有钱有房有养老金,要你的干嘛。”

因此,他们自己找了个养老小镇,环境幽美,医疗设施也完善,周边房价也在蹭蹭往上涨,周围都是同龄人,每天玩的都是新花样,生活有滋有味,一群老年人就像焕发青春一样,还跟儿子说:

“你如果非要和我们一起生活,就到这里来和我们一起住。”

儿子看到父母如此独立,心情虽然有点空落,但总体还是支持。结果有一天边开车边跟妈妈打电话的时候,她还是说漏了嘴,说爸爸现在在住院。

他立马连车都开不稳,询问到底怎么回事。

他妈说:“当时我真的慌了神,就一个人,也没别个帮手。”

“那你怎么不告诉我!”

“告诉你你也来不了,还让你担心干嘛。”

“我最起码可以帮你拿主意啊。”

最后他妈叹了口气,说:“也对哦。以后咱们还是得住一起。不住一间屋子里,最起码也得是一碗汤的距离。”

儿子故意讽刺说道:“你们不是很牛,不要住在一起的吗?”

“不行了,老了得在一起。”

  老人是人,有自己的追求和梦想,但最重要的属性还是老。即使多么想放飞自我,多么想特立独行,老了就是老了,很多事情,就是有心而无力。

住养老院,跟别的老人在一起,也许可以得到更专业的照顾,更对等的交谈;但跟孩子在一起,得到的却是贴心的照顾,看到的是生命的热闹,老年的心境,也能一点一点延缓。

  

  

图片来源:《步履不停》

在那一期《奇葩说》里,范湉湉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她爸问她:“女儿,你想要怎样的父女关系?”她回答说我想要朋友那样的关系。于是范爸爸真的像朋友一样,给女儿足够的自由,十多年来基本上没怎么打过电话。

结果有一年大年三十,范湉湉回到家里,发现爸爸妈妈两个人都不在,去旅游了。她立马打电话给父亲,说出了自己的被忽略的感受。

她爸问她:“你现在不是挺好的吗?”

她狠狠地说:“我不好,我非常不好,我一点都不好。我需要爸爸妈妈。”

爸爸哄了她整整一个月,最后说:“好,我错了,我现在决定做回你的爸爸。”

于是他重新做起了爸爸的职责:经常去女儿家看她,给她看小猫,逢人就说自己现在是一个特好的爸爸。

父母以为我们长大了,可以离开我们,但对于子女来说,没有父母的家,哪里还是自己的家?

蔡康永说:“老人比我们多的是什么?老人比我们多的是人生的历练,你看过的东西他都看过了,而他看过的东西,我们还没看过。

他们现在想要选一个他们还没有经历过的东西。我们所说的美好的家庭生活也好,含饴弄孙也好,家人互相争吵、完了依然在一起也好,他们都经历过了。”

  

  

图片来源:奇葩说

爸爸妈妈,正因为你们经历过了这些:

我们失恋了、失去工作了,正对人生前途迷茫,你们可以告诉我们路在何方;

我们生小孩了,不知孩子哭了闹了是什么意思,你们可以从旁指点一二;

我们病了,累了,希望有个归宿,家里永远亮起你们还留着的灯光。

你们能不能不要那么懂事地说:你可以来养老院看我,我给你意见。

不,很多时候这不是意见的问题,而是一种归属感的问题:父母在身边,就是我们最大的归属感,也是我们最牢靠的安全感。

我们永远都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人生挫折,可是我们永远都知道:无论我什么时候倒下,都有父母守候着我们,紧紧地把我们抱住。

甚至父母有时候向我们撒娇说这不好那不好,向我们撒娇说好久没回家了,能不能回来看看他们,我们都感到幸福。

父母向孩子撒娇,就像孩子当初向父母撒娇一样,这是两代人的相互信赖,相互依赖。

这,也就是家存在的意义。

  国馆最中国的文化微刊。用文化修炼心灵以智慧对话世界在这里重新发现文化的魅力。国馆2017重磅新书《与世同流但不合污》正火热销售中。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快来看100个人围观方力钧!格哈德·里希特:无风格就是风格288张经典作品尽述世界摄影大师布列松的传奇一生科学家或发现蒙克名画《呐喊》中男子尖叫真相每年砸60亿买画的神秘美女,是谁?这个女收藏家,不懂现代艺术,却把它推向了顶峰

  在男人统治摇滚的年代,她们用音乐改变未来

  陈文令:每一次劫难都给了我更深的人生感悟和更强的创作冲动!

  87岁的她靠自拍震惊了世界,有趣才能抵抗无情的岁月!

  这个法国男人在北京捡了7年的“垃圾”,却救出了中国最浪漫的记忆。

机构合作、广告刊登、项目合作请联系

iap007@126.com

微信:lydia2nd

试试回复这些词

不知道会发现什么奇怪的东西

涉毒 红色 偷窥欲 陈忠实 上帝视角 狂吐

无人问津 奥斯卡 裸身 硬色情 自杀 IKEA

包豪斯 公开认错 搞死艺术 妓女 蜷川幸雄 世外桃源

快来看100个人围观方力钧

  ��欢迎围观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