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本孕育两千年文脉的经典诗词,描绘出了怎样一座诗歌南京?文人墨客笔下的“六朝古都”,又叙述着多少温情故事?
由南京市全民阅读办主办的“2017共读南京”5月品读会,特邀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华中师范大学林岩教授品读《南京历代经典诗词》。
宋代的南京,享有过平静的美好时光,也经历过战火的残酷洗礼。太平时代的悠闲吟咏,与动荡岁月的慨歌悲吟,有着不同的风格与基调,因此宋代诗词里的悲壮与激昂也就显得格外引人瞩目。
请继续关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华中师范大学林岩教授品读《南京历代经典诗词》第三集:宋代的激昂与悲壮。
书香南京·微视频
《南京历代经典诗词》之《宋代的激昂与悲壮》
林岩
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曾出版专著《北宋科举考试与文学》。
01
太平时代的王安石,早期有一篇很有名的关于南京的作品叫做《桂枝香》
桂枝香 金陵怀古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 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这首词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抒的是怀古之情,用词写金陵怀古题材非常多,前人有一个评价,说:“金陵怀古,诸公寄调《桂枝香》者三十余家,惟王介甫为绝唱。”意思就是写金陵怀古的有30多人,但是只有王安石写的是绝唱。
02
下面这一首作品来自宋代诗人周邦彦。
西河· 金陵怀古
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
空馀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这首诗在《南京历代经典诗词》中没有收,但是这首作品很有代表性,它整个都是跨用前人的诗词,表达一种怀古的幽情。所以整首词,可以说是将宋代之前那些金陵怀古主题的诗词做了汇总。比如“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就是用的谢眺“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山围故国”用的是刘禹锡的诗句,“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这是来自于刘禹锡《石头城》“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句等等,所以这个很有意思。虽然艺术价值不是很高,但是可以看出周邦彦的艺术特色,就是喜欢化用前人的诗句。
03
另外我们要看的是辛弃疾的作品,辛弃疾早年生活在金人统治下,后来投诚到南宋,在南京做过建康府的通判。在这个任上,辛弃疾曾经写下了很多作品,其中特别脍炙人口的就是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在宋代,赏心亭位于南京一个叫做下水门的地方,这里靠近秦淮河,是文人墨客特别喜欢去的一个名胜古迹。
这首诗的译文是:“楚地一片清秋,水光连接天边,秋色无边无际。我向远山望去,山都皱着眉,仿佛在向我倾述着无限怨恨。面对着落日,我一个人独立楼头,听着南飞鸿雁来来往往的声音。我这位江南的游子啊,把吴钩看了又看,将楼上的栏杆都拍了数遍,可又有谁能理解我心中的情意?不要说鲈鱼的鲜美,西风吹,我却不能像张季鹰那样归去。我更不愿像许汜那样置地买房,我羞于见人,怕被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小看。可惜时光年年,大好年华在风雨中白白过去,就连树木也是如此老去。想到这里,我不禁伤感不已,落下眼泪。好心的佳人用红巾绿袖,为我擦掉英雄泪。”
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上阕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明代的南京,既曾是王朝的立国之都,又曾是国家败亡之际的抵抗之地,它亲历了繁盛与衰败,而这一切到了清代,都化作了故都之思。在明清诗人的笔下,南京既是充满美好记忆的浮华之地,也是盈溢着哀愁的缅怀之所。
请继续关注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华中师范大学林岩教授品读《南京历代经典诗词》第四集:明清的美丽与哀愁。
更多精彩内容请留意收听
FM106.9南京新闻综合广播
周一~周五 每晚20:00-20:30
江苏广播社教节目奖优秀栏目
《市民学堂》
∣∣∣∣∣∣∣∣∣∣∣∣∣∣∣∣∣∣∣∣∣∣
主办单位
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
承办单位
南京市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项目推广
书香南京全媒体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