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书法

  慈禧

  慈禧太后(1835—1908),即叶赫那拉氏,又叫西太后、老佛爷,清朝咸丰帝妃子,同治、光绪两朝(1861—1908)实际的最高统治者,以垂帘听政、训政等方式统治中国长达47年。所在时期我国遭遇外患频繁,且每有战事十有八九要输,遂“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割地赔款。加上生活奢华无度、反对维新变法,百年来为国人所诟病。

  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慈禧太后是清王朝腐朽的象征。在国人的历史记忆中,慈禧太后是一个非常负面的人物,甚至被称为卖国贼、投降派、保守派、杀人狂。然而,大量宫廷文物的见世,却告诉了人们慈禧太后不大为人所知的另外一面:她竟然还是位书画家。这是学者布惊树在其博客上的揭秘。布惊树说:“慈禧不是好的领导者,但可以说是一个优秀的书画家。慈禧书法颇有功底,花鸟画亦极工。”

  据辽宁《时代商报》报道,2004年7月4日在沈阳故宫首次展出的慈禧太后真迹《富贵长春图》一经亮相,立刻“镇住”了前来参观的游客,大家一致为这位“辣手”太后的书画作品叫绝。据沈阳故宫博物院院长支运亭介绍:“大家都知道西太后慈禧是清末一个政治家,却鲜有人知道她还是一个出色的书画作家,我曾经看过她批阅的一些奏折,字迹很漂亮。”

  《清宫遗闻》记载有“光绪中叶以后,慈禧忽怡情翰墨,学绘花卉,又学作擘窠大字”。慈禧太后丈夫、儿子都死得很早,长年孑然一身,她虽地位至上、颐指气使,王公大臣拜倒一地“万岁”声满殿轰响,却仍然几十年生活孤独、精神困厄。她活得并不容易,于是“喜艺事”,勤习书画,以求得内心的安慰。

  虽然慈禧太后的书画基础并不是太好,但她天资聪颖,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摸索,进步很大;尤其是在缪嘉蕙等著名画家入宫指导之后,书画水平日进。师从缪嘉蕙,在慈禧太后的书画生涯中无疑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却也给后人一个猜测:她的书画作品会不会都是缪嘉蕙捉刀的呢?

  [缪嘉蕙(1841—1918),女,字素筠,云南昆明人,人称“女红艺杰”。自幼聪颖端淑,通书史,能弹琴,善篆隶,工书画。其小楷秀健俊逸、超凡脱俗;绘画以翎毛、花卉为佳,深受明末清初大画家恽南田、邹一桂影响。其《翎毛》与《花卉》两幅作品曾被名臣张之洞作为贡品进献给皇宫。徐悲鸿在《申报》上撰文说:在近代画史上,缪嘉蕙无疑是一颗才华闪烁的明星。近些年,其花鸟画多次在拍卖会上被竞买,价格均在数十万元。]

  事实上,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认为慈禧太后是不学无术,她在书画艺术上很难达到这么高的水平。包括有些拍卖公司,也偏向认为慈禧太后的大部分书画作品都不是她亲手完成的。

  书画评论家姚展雄说:光绪十五年,缪嘉蕙被选入宫作为慈禧太后的“伴闲”。慈禧太后常令缪嘉蕙侍其左右,随时教她画画,或为她代笔作画,并将其代画的花鸟虫鱼、山水条幅、人物扇面等赏赐给宠臣亲宦。据介绍,光绪二十年,慈禧太后在其六十寿诞上,凡大臣奉赠寿礼,她一律以缪嘉蕙创作的“御笔之宝”回赏,并在字画上加“万岁”二字。由于数多量大,皇亲国戚难免狐疑:太后哪有这等精力?通过“探底”,方才洞悉缪嘉蕙这个“代笔人”、“幕后英雄”。虽然不能说凡是盖有“慈禧皇太后御笔之宝”的书画都是缪嘉蕙所作,但慈禧本人绝不是一个优秀的书画家,“只是一个初学者水平”。

  那么,慈禧太后花这么多精力投入到书画创作当中,难道仅仅是附庸风雅、欺世盗名?又或是有些人说的,为了送给大臣们,忙不过来,只得叫人捉刀?其实,慈禧太后作为大清王朝实际的最高统治者,她并不需要去讨悦任何人。写一下字,绘一下画,大多都是自我娱乐。何苦为了一点虚名,费这么大的劲呢?布惊树说:“斯人已逝。虽然非多是少,但并不能因此就让她本来已经少的“是”也给抹去,让她“全非”。属于她应得的那个部分,我们就给还她吧。”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批评家王林表示,是不是由他人代笔难下定论;但不管如何,慈禧太后也称不上是位书画家。他说,“作为一种个人爱好,古人都喜欢书画笔墨,慈禧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流传的书画自然受人关注,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从美术史的角度来讲,慈禧的书画算不上优秀,说是书画家有点过了。”

  

慈禧书法

  慈禧(1835——1908),民间百姓俗称“西太后”,是位妇孺皆知的人物。慈禧除善弄权术外,生活中喜爱书画,尤其爱以“自己所作的”书画赏赐群臣,以示恩宠,笼络人心。

  

  慈禧书法

  

  慈禧书法

  

  慈禧书法

  

  慈禧书法

  

  慈禧书法

  实际上慈禧的书画多由人代笔,钤上慈禧专用的印章即成了慈禧本人的作品,所以,严格地说,将慈禧的书画称为慈禧款的书画更准确一些。

  

  文章均源自互联,精编整理公益分享(我们敬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