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专栏 ∣ 意大利读画记之 揭去伪装的《最后的晚餐》

  戳上面的北京文学关注我们哦!

  

意大利读画记

冯骥才

揭去伪装的《最后的晚餐》

  我来到米兰有一个目的,是为了看看揭去“伪装”之后的《最后的晚餐》究竟如何?二十年前,我初到米兰来看达•芬奇这幅举世闻名的壁画时,它正在修复。壁画前边搭着一个坚实的工作平台。三个人在上边工作。一位戴着眼镜、像医生那样穿着长褂的中年女士,两个年轻人。他们正在专注地工作。这项修复工作在当时已经做了十几年。据说工作的进度每天不到一平方厘米。他们要做的是将五个世纪以来壁画表面被氧化和不断附加的层面揭去。

  实际上,1498年达•芬奇完成这幅壁画时,它就开始困扰着意大利人。由于当时油画颜料还不成熟,大多壁画都使用蛋彩和湿壁画法,而且各有招数。达•芬奇作这幅画时加入了自己一些实验性的材料(一说胶画法),可是并不成功,壁画完成不久就开始“生病”,干裂、脱皮、剥落。

  意大利人当然知道这幅杰作的珍贵,决不会将这幅壁画粉刷一新,找人重画,而是不断地修复、填补、加固、刷保护层。到了18世纪壁画残损得太厉害了,才将过分脱落的部分进行一次重描,以致画面渐渐面目全非,很难看到达•芬奇原作的精妙,因而被一些人批评这幅壁画完全成了达•芬奇的“赝品”。可是人们又无计可施,它成了意大利人的一个心病。

  直到20世纪中期,意大利的一些古物修复专家提出一个新的理念,与传统的“整旧修旧”不同,而是“整旧如初”,也就是通过修复,达到艺术品完成时的最初的状态。这项全新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技术保证,但还是有风险的,一旦不成功就会毁掉人类宝贵的艺术遗产。经过专家们反复论证,最后决定这样做了,而且是在两件最伟大的壁画上实施。一件是梵蒂冈西斯廷教堂天顶上米开朗基罗的巨作《创世纪》,一个就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这种胆大包天的事以前谁也没有做过。担负西斯廷教堂这一工作的卡洛•彼得兰杰利说,这是他“一生中内心交战最激烈”的决定。

  我曾去西斯廷教堂看过修复好的《创世纪》,据说这项修复工作历时九年刚刚完成。我带着疑惑举头望去,它竟然无限完美!他们真的将几个世纪里覆盖在壁画表面黑乎乎的尘污和烛烟除掉,露出壁画原本夺目的光彩,重现米开朗基罗的魅力与震撼力。但是,《最后的晚餐》与《创世纪》不同,它们出自两位不同的画家之手,两位画家使用的颜料不同,米开朗基罗《创世纪》的画面牢固完好,达•芬奇这幅《最后的晚餐》一开始就出了问题,而且一直在破损而修补、修补又破损的过程中。在这些层层叠加的画层中,修复到怎样的程度才算是复原真相?才能找到“本来的达•芬奇”?为此,这项修复工作一开始,就不断遭到质疑、否定,乃至尖锐批评,万一把握不好分寸,岂不永远毁掉了这不可再生的绝世的名作?

  负责这项工作的C.Marani先生的担心更有道理,他说:即使修复得再合理,也难符合人们对它“固有的印象”。这“固有的印象”就是人们已经习惯的原先那个半真半假的《最后的晚餐》了。

  那次,我站在正在修复的《最后的晚餐》面前,举起手中的相机——我想留下修复前和修复中的影像,以便将来对照。意大利的博物馆是可以拍照的,但不能用闪光灯。可是没想到我的相机自动闪光,拍照时雪亮的闪光惊动了工作台上的那位中年女子,她朝我大叫一声,生气地喝止我。我知道自己错了,向她深深地鞠躬致歉。这张照片我现在还保留着。那次是1996年,《最后的晚餐》的修复工作在三年后——1999年才完工。此后,我一直寻找机会想看看修复得是否如愿,但没等着机会。

  老实说,这次来到玛丽亚修道院来看《最后的晚餐》,心中是怀着疑虑的,我怕留下遗憾。我怕与我对它“习惯的印象”不同。

  按照这里的参观制度,参观者是分批进入的。一组组人先通过一道玻璃门,进入一个空间,还要等到下一道门的电子门锁自动打开,才得以走进修道院空荡荡的大厅。这便看到远远地展现在一端大墙上的这幅巨作。没有等我细细去端详它、甄别它、研究它。一种只有巨人之作才具有的“伟大的气息”把我攫往,一种高贵的历史感令我敬畏。在柔和的褐色的基调中,各种色彩彼此协调,虽然数百年的岁月已经消磨掉原先刻画在人面上的许多细节,但依然使我们感触到耶稣说出“你们当中有一个人出卖了我”时,十二门徒像听到一声惊雷每个人内心不同的反应。

  《最后的晚餐》是常见的宗教绘画的题材,在达•芬奇之前就有很多人画过,之后也有不少人画;但达•芬奇没有像通常那样,直露地画出叛徒就是犹大。他从声音传播学的角度,表现“声音击中每个物体”——即耶稣的话击中每个门徒身体——的动作反应,来刻画门徒各自的内心,让观众去识别谁出卖了耶稣。于是,达•芬奇绘画所达到的历史制高点在这幅壁画中充分表现出来了。特别是耶稣的悲悯、忧郁、宽容与宁静,犹然清晰地显现在人物的脸上。

  回想修复前的《最后的晚餐》,画面上那些污浊没了、含混没了、破败感没了、耶稣身上那些后来添加的不和谐的笔触没了。它回到原先的样子。历经几个世纪消磨的达•芬奇的真迹回来了!可是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怎么从无数次修补、相互混杂、变质甚至变形的画层中,将真正属于达•芬奇的画层识别出来?除去高端和复杂的新技术,还需要感觉。对艺术的感觉,还有对历史的感觉。如果没有极精准的感觉,多高超的技术也难达到。当然,还有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坚韧的努力。为此,这一修复工作他们用了整整22年。从1977年开始,1999年完工。

  意大利人恢复了达•芬奇。

  这不能不使我钦佩。

  未

  完

  待

  续

  

  冯骥才,男,当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国小说学会会长,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兼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新时期文学初曾以《雕花烟斗》《啊》《神鞭》《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小说蜚声文坛。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冯先生自由徜徉在文学、绘画、书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诸多领域,且皆有建树。近年来文思泉涌,新作不断,颇引文坛注目。去岁欧游归来,他创作完成了一组游记式的文化随笔《意大利读画记》,重读文艺复兴名作,兼融中西,朴素隽永,见解独特,显示了一位东方学者在全球化背景下对民族文化传承和文化振兴等问题的新鲜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和人文价值。从本期起,本刊特辟“冯骥才专栏”,分四期陆续连载该作,以飨读者。

  

  导读:

  直面北京大城市病(报告文学)长江

  北京,中国的首都,全球瞩目的国际大都市。现如今,咱这个大都市你说让人爱不爱?爱!让人烦不烦?烦!早就烦透了!作为人口激增,海量出行的世界级大城市,北京近年来地铁最高“日客运量”曾经超过了1200万(人次),吓不吓人?人流如潮,排山倒海啊!更何况,烦人吓人的还有房价、教育、医疗、雾霾……

  合租者(短篇小说)范小青

  一个漂泊在外的人眼中几位性格各异的合租者,他们像走马灯一样将此作为人生驿站,短暂停留,匆匆赶路却又留下时隐时现、似曾相识的人生剪影。小说以白描手法呈现当代都市中众多漂泊者的面孔和人生况味,叙述从容,简约、机智、幽默,读后让人久久回味。

  再叫一声妈(中篇小说)石钟山

  老马家三个孩子,两个女儿一个儿子。母亲苏桂云为三个孩子操碎了心,孩子却不见得买账。小说描写了老马一家的庸常生活,塑造了苏桂云这位一生操劳、优缺点集于一身的母亲形象。这样的一位母亲形象说不定就在你的身边,甚至是在你的家里。各位看官,这么一位母亲是耶非耶,你会怎么评价?

  别来无恙(中篇小说)宋小词

  这是关于母亲与父亲的故事。他教会母亲唱歌跳舞,教会母亲快乐生活,母亲却在批斗他的大会上,给了他致命的一脚,让他对生活彻底死了心。现在年老丧夫的母亲又想嫁给他,却惹来全家人的反对……

  乡村少年的1976(短篇小说)夏立君

  一个令人震惊、耐人寻味的乡村故事。

  为何一把雪亮的菜刀在清晨举起,为何一个花季少年果决的一刀剁掉自己的命根?在沂蒙老区的这家农户小院到底发生了什么?

  目录

  现实中国

  直面北京大城市病(报告文学)/长江/4

  作家人气榜

  合租者(短篇小说)/范小青/50

  缝隙(创作谈)/范小青/57

  冯骥才专栏

  意大利读画记(之四)/冯骥才/60

  好看小说

  再叫一声妈(中篇小说)/石钟山/80

  别来无恙(中篇小说)/宋小词/130

  乡村少年的1976(短篇小说)/夏立君/117

  陈德鸿小小说两篇/156

  爱的断头路(小小说)/庞滟/160

  天下中文

  “羊肉泡馍”传奇(散文)/阎纲/162

  空碗朝天(外一篇)/张金凤/166

  戏里乾坤大(散文)/刘洁/175

  成都笔记(散文)/柏桦/181

  真情写作

  一场风花雪月的事(散文)/张世勤/193

  病床上的感悟(散文)/张成起/188

  一个城市几种景物的启示(组诗)/黄浩/196

  在祖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组诗)/吴玉垒/198

  把闪电刻上额头的人(外一首)/杨角/174

  黄昏时刻的黯淡(诗)/江金鑫/180

  草原的疯狂(诗)/包巴特尔/200

  北漂故事征文选登

  我的频率不在北京/陈学长/201

  我的北漂往事/康立春/203

  婉儿的“欢乐颂”/如瓜瓜/205

  北漂二代/一一/207

  

  004/罐 子 【原载《上海文学》2017年第6期】 葛 亮

  一文饼,一匙鲜,一只将历史隐在其中的陶釉罐,承载了善与恶,实现了生命的转换与归来。

  025/设计师彼得 【原载《作家》2017年第6期】 苏兰朵

  这是文胸设计师与胸衣模特儿的故事,也是餐馆服务员和食客的故事,这是两个人四种身份的交缠。当我们只用一半去试探别人的另一半,能否还有勇气完全投入地爱与生活?

  050/乡关处处【原载《长江文艺》2017年第5期】 王安忆

  外乡来的钟点工阿姨,揭开了上海不同家庭的生活常态。悲喜无常的大都市里,谁是主人,谁是客?

  072/乌乎纪事【原载《江南》2017年第3期】 季栋梁

  “乌乎”,通“呜呼”,它不只是悲叹,更表示赞美。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地方,在作者风趣诙谐的笔下却是如此亲切美好、摇曳生姿。

  110/理查德 【原载《小说界》2017年第3期】 郭 楠

  一个外国人在上海滩的奇遇,一个西方视角下充满东方情调的感官世界。

  132/收鬼记 【原载《特区文学》2017年第3期】 张运涛

  一个普通村妇的上访,导致一条人命的夭折。是意外?还是谋杀?死者家属无法获知的真相,却让一个跳大神的揭开了。

  160/听见天使唱哈里路亚 【原载《青年作家》2017年第6期】 朱文颖

  历经三次婚姻,她早已心如止水,不再挣扎。然而,命中的情人出现了,当这道阳光直到二十多年后才真正照耀她的时候,她如何选择?

  188/等待阿尔法 【原载《创作与评论》2017年第6期】 赵燕飞

  父母同时住院,要独自照顾两个病人的她分身乏术、濒临崩溃。她遥望着传说即将接管人类生老病死的人工智能,仿佛古人遥望着明月,未来无法预测,但终将到来。

  206/中国文学期刊中篇小说选目

  北京文学官方微信

  北京文学微店

国内邮发代号:2-85 国外邮发代号:M428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国内邮发代号:82-186 国外邮发代号:M1780

刊社发行部电话:010-66031108

线上订阅:官方微店、中国邮政、杂志铺

电子版合作: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