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生命诗学研究

承继文匯传统 秉持讀書品质 文汇读书周报 ID: whdszb

《文汇读书周报》第1668号第六版“三味书屋”

(2017年6月19日发行)

  拓展生命诗学研究——评高奋《走向生命诗学——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研究》

刘 英

《走向生命诗学——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研究》

  高 奋著

  人民出版社出版

弗吉尼亚·伍尔夫

  。。文艺创作者的诗学通常是以生命为本体的,中西概莫能外。中西创作者以审美体验和创作感悟为根基,在随笔、作品、书信、日记中随时阐发自己的审美感悟,其文论与创作同源同质,深深扎根于生命体验之中,比如欧阳修、苏轼、王夫子、蒙田、雪莱、柯勒律治、普鲁斯特等。他们的诗学看似随性零散,却往往一针见血,道出对文艺本质和机理的深刻洞见。由此,我们可以说西方作家诗学与中国传统诗学在本质上是共通的,都是生命诗学。

  。。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历代作家的审美感悟经由诸多大师的梳理、概括和提升,已经形成了以审美范畴为核心的、博大精深的开放体系,《文心雕龙》即是集大成之作。而西方作家的审美感悟,在重理性、重逻辑的主导文论体系中处于被关注却不被重视的状态。也就是说,他们的直觉感悟常常被用于佐证理性的、逻辑的主导文论,或者当作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等等诸多文论的阐释对象,较少能获得基于审美体悟的整体梳理和观照。

  。。浙江大学高奋教授的专著《走向生命诗学——弗吉尼亚·伍尔夫小说理论研究》以中西诗学为参照,首次用中国传统的观照法整体分析和阐释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生命诗学的渊源、内涵和价值,其研究颇具原创性,对拓展用中国传统诗学梳理和阐释西方作家的诗学和作品,推进中西贯通的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视野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特别关注。该专著的原创性主要体现在下面几点。

  。。其一、在诗学渊源研究上,该专著从全球化视野出发,全景探讨了伍尔夫与英国、古希腊、俄罗斯、法国、美国以及部分东方国家的文学家在生命体验和审美感悟上的渊源关系和共通性。全书视野开阔,深入解读伍尔夫对乔叟、莎士比亚、多恩、斯特恩、笛福、雪莱、柯勒律治、简·奥斯丁、哈代、康拉德、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埃斯库罗斯、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契诃夫、蒙田、普鲁斯特、司汤达、爱默生、梭罗、梅尔维尔、惠特曼、蒲松龄、紫式部等百余位欧美、远东作家的审美感悟的继承和重构,同时透过伍尔夫的视野梳理、总结和概括了欧美主要国家国别文学的重要特征,其观点入木三分。

  。。其二、在诗学内涵研究上,该专著从艺术本质、创作构思、作品形式、文学批评、文学意境五个方面阐明了伍尔夫的生命诗学的内涵和本质。其研究对象是伍尔夫的随笔、日记、书信、作品等全部相关资料。所聚焦的问题是文艺理论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比如:文艺的本质是什么?艺术与生活是什么关系?创作构思的过程是怎样的?文学形式的本质是什么?文艺批评如何定位?批评的模式是怎样的?什么是文艺之真?文艺最高境界是什么?其研究方法是中西贯通,在充分实践西方文学研究重理性分析、重逻辑推论的科学研究特性之外,再赋予中国诗学研究重生命体悟、重整体观照的审美特性,以贯通伍尔夫诗学的理性认知层面和审美感悟层面,揭示其深刻内涵和高远意境。为实践中西贯通方法,该专著用庄子、老子、刘勰、司空图、苏轼、王昌龄、严羽、方东树、黄宗羲、石涛、梁启超、朱光潜、宗白华等近百位中国思想家的文论观照和提炼伍尔夫的审美感悟,揭示两者之间的共通性,表现出良好的融会贯通性,其观点独到。该专著阐明伍尔夫生命诗学的核心理念是:文学本质上是表现生命的艺术形式,因而其创作、思维、形式、批评和境界都是以生命真实为最高准则的,超越于理性认知和现实对应之上。

  。。其三、在诗学实践研究上,该专著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细致解读伍尔夫的作品《海浪》和《雅各的房间》,重点揭示伍尔夫的生命诗学在其文学创作中的实践形式及其价值。专著用中国诗学范畴为参照,揭示了伍尔夫以“记忆叙述生命”的构思模式,以“情感思想构建生命”的构成特征,“随物赋形、神制形从和气韵生动”的形式特征,及“天人合一、乐天知命”的象外之境。其研究在西方语言、文化、政治、性别、伦理等视角和方法之外,另辟蹊径,重在揭示伍尔夫作品的审美形式和生命意蕴,体现中国学者的视野和立场。

  。。生命诗学是中国传统诗学的主要特征。诚如朱良志所言:“中国人以生命概括天地本性,天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生命,都具有生命形态,而且具有活力。生命是一种贯彻天地人伦的精神,一种创造本质。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体、为最高真实的精神。” 以博大精深的中国生命诗学去观照西方以生命为最高真实的作家诗学和文艺作品,既可以增强我国外国文学研究的主体性,又可以照亮西方不曾开辟的那片领地,值得倡导。

中国第一家由媒体创办的读书类专业报纸

《文汇读书周报》

WENHUI BOOK REVIEW SINCE 1985

《文汇读书周报》采编团队

张裕zhangyu@whb.cn舒也xjz@whb.cn

蒋楚婷jct@whb.cn 朱自奋zzf@whb.cn

薛伟平xuewp@whb.cn 金久超jinjc@whb.cn

《文汇读书周报》官方微信邮箱:whdszbwx@whb.cn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推荐给他人或在【朋友圈】转发

文汇读书周报

whdszb

We Have the Divine Scholarly Zest Blessed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