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教你学书法

  

  饶宗颐,男,1917年生,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中国广东潮州人,祖籍广东潮州。

  饶宗颐是当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书画家、翻译家,国际著名的汉学泰斗,被誉为整个欧洲汉学界的老师, 亚洲文化的骄傲。2011年7月国际天文联盟批准将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10017的小行星命名为“饶宗颐星”。饶宗颐治学领域非常广,从上古到明清几乎都有涉猎,还兼治印度文字、西亚史诗、东南亚史等各国文化,此外他还精通古琴,善于诗赋,书画作品更是清逸飘洒,自成一家。

  在当今这个“伪大师”时常出没的世界,饶宗颐是真正的国学大师,他历任香港大学、法国巴黎高等研究院、美国耶鲁大学、日本京都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和法国远东学院院士等职,曾获法国法兰西学院颁授有“汉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汉学儒莲奖”。2011年12月13日,饶宗颐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7任社长。西泠印社创立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专业学术团体,在国际上享有“天下第一名社”的盛誉。

  饶宗颐与李嘉诚都是潮州人,后来又都定居香港,因此香港人总喜欢将饶宗颐与李嘉诚相提并论赚钱,没几个人能赚得过李嘉诚;读书,没几个人能读得过饶宗颐。其实,饶宗颐的家族在潮州当地是名门望族,世代经商,有两三代都是潮州首富。饶宗颐的祖父是办钱庄的,父亲饶锷是潮州赫赫有名的大学者,由于饶锷兴趣全在文化上,他的家财中有不少都变成了收藏,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建起了粤东地区最大的私人藏书楼“天啸楼”,饶宗颐一生的才艺也都始于此楼。

  饶宗颐18岁时完成了其父未能完成的《潮州艺文志》,20岁出头被破格聘为中山大学的研究员。抗战时,饶宗颐因一场大病滞留香港,并从此在香港定居。饶宗颐学贯中西,著作等身,还具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被钱钟书评价为“旷世奇才”,也被世人称为“国学领域最后一位集大成者”。

  二十多年前,饶宗颐的学术光芒太耀眼,很少人知道他还精于书画,随着年岁日长,他的书画作品越来越精到,呈现出一种与前人全然不同的风貌,他的画有极其罕见的学者味,他的书法同样深受学术修养启发,在国际享有很高声誉。

  《书法六问》是一本由国学大师饶宗颐亲自传授书法经验的书,从五指如何执笔,指、掌、腕、肘如何配合,如何以“腕中峰”运笔,到中国书法“之法”“之势”“之意”“之源”“之理”“书法与养生”等,均以一问一答形式,原汁原味地记述了饶教授的书法理论与实践。本文整理自该书。

  

  1、书要“重”“拙”“大”,庶免轻佻、妩媚、纤巧之病。倚声尚然,何况锋颖之美,其可忽乎哉!

  所谓“重”,就是不轻佻;所谓“拙”,就是避免妩媚;所谓“大”,是纤巧的对比。我所说的“重”的意思其实有点接近“宁支离毋轻滑”。就书法而言,纤弱是一个很大的毛病,“拙”更接近于浑厚。清末沈曾植的章草就最能表达书法的拙意。至于“大”的意思,是指书法上所表现的雄大气魄,其实这不是字体、字形大小的问题。王羲之书《乐毅论》、《画赞》、《黄庭经》、《太师箴》虽然都是小楷,但是气魄豪雄,为历代书家所推崇,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2、主“留”,即行笔要停滀、迂徐。又须变熟为生,忌俗、忌滑。

  我所说的“主留”,基本上和孙过庭所谓的“迟留”大致相同,基本是说用笔应该如米南宫(芾)所云“无垂不缩,无往不复”,如此用笔自然行笔就会见到停滀、迂徐。“变熟为生”就是不论在用笔、造型还是结构上,都要尽量避免流于公式化。所谓“生”的意思,就是经过自己的思考,造成一种与世俗不同的表达方式。故此,“变熟为生”可以理解为防避“俗”这一感觉的主要方法。

  3、学书历程,须由上而下。不从先秦、汉、魏植基,则莫由浑厚。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扶大舟也无力”。“二王”“二爨”可相资为用,入手最宜。若从唐人起步,则始终如矮人观场矣。

  我主张顺着篆、隶、楷、行、草这一个次序来奠定根基,主要的原因是不论是学书或是艺术,都要投其根源,而书法艺术更加应该如此。因为书法史书写文字的艺术化,文字是书法的基础。知道文字的原形,不但可以求得书法的古趣,同时亦可真正了解每一个字的结构,自然更容易追求每一个字的气势,进而表达出其美感。学习“二爨”“二王”的原因是书法艺术既要讲究深厚,亦要讲究俊逸。在“二爨”中求古拙,在“二王”中求流丽,方能不顾此失彼。

  

  4、险中求平。学书先求平直,复追险绝,最后人书俱老,再归平正。

  我所谓的“学书先求平直”,就是学书的最初阶段,即孙过庭说的“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这一目标。当书法有了一定的成就,对于平正已经是一个自然的情况,在这个情况下,就可以追求从“平正”中显出“险绝”。就像王羲之的书法,就是在平正之中显出不平正,也就是一个“险绝”的艺术境界。“人书俱老”的境界是,当一个人人书俱老的时候,书法就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表达,不再有什么造作或故意求险、求美,或求异于人,故此,自然就返归平正。

  5、书丹之法,在于抵壁,书者能执笔题壁作字,则任何榜书可运诸掌。

  “书丹”是古代用朱笔在石碑表面书写文词的专用名词。现代人写字作画大多数是把纸或绢铺在桌上,在写面积较小的书画时,当然可以坐着绘写,但是如果是写面积较大的书画,站立悬臂来运笔才能够把全身的气力使用出来。

  6、于古人书,不仅手摹,又当心追。故宜细读、深思。须看整幅气派,笔阵呼应。于碑版要观全拓成幅,当于别妍媸上着力;至于辨点画、定真伪,乃考证家之务,书家不必沾沾于是。

  临摹古人作品要做到心手相应,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就是要功夫深,而且不是刻板的临摹,是要在临摹的时候用心去理解古人作品中的规律、特色及其用笔、用墨的方法。

  7、书道如琴理,行笔譬诸按弦,要能入木三分。轻重、急徐、转折、起伏之间,正如吟猱、进退、往复之节奏,宜于此仔细体会。

  天下万物,尤其是各种艺术,其理都相通,音乐与书法的基本道理自然也是一样。而琴道与书道都是以心运手,以手运作,故此,两者的道理自然是有共通的地方,可以相互体会。用笔能够不论是刚、是柔、是重、是轻,都力透纸背,其实就是多写的关系,而且是不断思考用笔方法的结果。

  

  8、明代后期书风丕变,行草变化多辟新境,殊为卓绝,不可以其时代近而蔑视之。倘能揣摩功深,于行书定大有裨益。新出土秦汉简帛诸书,奇古悉如椎画,且皆是笔墨原状,无碑刻断烂、臃肿之失,最堪师法。触类旁通,无数新蹊径,正待吾人之开拓也。

  我认为明代后期的大师如董其昌、张瑞图、王觉斯、傅青主、倪元璐、黄道周等人的作品,都可供我们临摹,主要是看每个人笔性相近于哪一种风格。新出土的秦汉简帛数量极多,而且有不同的书体,我认为只要选取自己喜欢的来多加临摹,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9、书道与画通,贵以线条挥写,淋漓痛快。笔欲饱,其锋方能开展,然后肆焉,可以纵意所如,故以羊毫为长。

  初学者一开始时用什么工具,用狼毫或羊毫哪一种好,基本视书写什么字体或作品的大小而定。“展锋”不等于把锋展散,笔锋开展是依然具有笔锋,笔画不应该会变扁。

  10、作书运腕行笔,与气功无殊。精神所至,真如飘风涌泉,人天凑泊。尺幅之内,将磅礴万物而为一,其真乐不啻逍遥游,何可交臂失之。

  执笔者要把全身之力集中于手臂,臂运腕,腕运笔,最后使力到笔端,做到笔笔中锋。这是基本功,从此入手,日积月累,就可以达到所谓“人天凑泊”的境界。古人云:天道酬勤。只要用功,而且是用心去思考,就一定可以成功。

(注:图中书法为饶宗颐先生作品)

  文章均源自互联,精编整理公益分享(我们敬重原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