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壁│谷文达寄语毕业生:“时代选择多了,艺术家首先要认清自己”

点击「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更多精彩

  “最近,河南农民工何刚因为在一次工程事故中意外离世,让他32年前捐赠一缸19件元代窖藏银器文物给故宫博物院的旧事引起关注……一些表彰的规定进一步制度化。这方面可以向捐赠文化发达的英美等国取法,比如在制度上对捐赠和免税额度做一些安排;对捐赠者的奖励金也该有个明确的规定,比如按照市场价格的多少比例给予奖励;另外对捐赠品的鉴定、接收应有流程规范,比如给捐赠者颁发文化贡献勋章、荣誉市民资格。像故宫对何刚的数次救济,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看是合情合理的,但在制度层面其实算是特殊情况,似乎并不宜过度提倡,否则会在捐赠人和受赠机构之间形成比较复杂的金钱牵连关系……有许多细节待完善。比如国外很多博物馆展出作品时的标签上除了写名称、尺寸等信息外,还会特别注明是谁捐赠的,而国内大多对此很忽视……”

  ——周文翰撰文称:“追思‘捐宝人’,鼓励捐赠还需制度支持”

  【制度支持让“合情合理”不那么难为情。】

  “书画同源,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以‘尽精微致广大’的‘文以载道’为追求目标和最高表现境界,形式的差异则一目了然。作为画而言,其表现因素很多,有造型、墨的干湿浓淡、线条及色块等,并不仅局限于笔的运用。而书法仅限于笔的运用,即线条的质量。尽管国画的水平不完全取决于书法,但如果书法很好,会带来书卷气质与修养,给国画平添几分文化气息。国画画到一定境界是这样。就是语言越来越纯粹与精炼,这时候书画趋同,没有区别。一般情况下不可能达到,书法家成为画家的不多,大画家也少有是大书家的。有一定书法功力的人在国画上是有后劲的。对书法的掌握并非只是技术层面,重要的是修养。”

  ——冷军说:“对书法的掌握并非只是技术层面,重要的是修养”

  【技术尚且掌握不好,遑论修养。】

  “自由度大了是好事也是坏事,所有的创作都是有制约才会有挑战,没有制约就没有挑战。在你选择性多得多的情况下,你的挑战也很大。这需要一个能力,可能这个能力有的时候是下意识的,靠一种本能去创新运作。但作为艺术家,还应该在社会实践中走,这是我的最好的忠告,学历并不是重要的,如何在社会上打造自己最重要……中国当代艺术真正的希望我估计是00后。那时候中国当代艺术的可能性是真正理解西方,重新拿起东方,这个时候可能就是中国当代艺术最好的平台。从八五美术运动到九五以后是不断西化、不断放弃传统、然后不断回归的过程……这些发展的风雨实际上是两个平行高峰,并不能说哪个更好、更坏。这是中国必须要走的这段路,只是会漫长一点……你要设定你是认清自己,同时认清整个社会的趋向,这个绝对重要,它就是你将来20年的一个选择。”

  ——谷文达寄语毕业生:“时代选择多了,艺术家首先要认清自己”

  【艺术家需要多照照镜子。】

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注美术文化周刊

  中国美术传媒网www.zgmscm.com新浪微博@美术文化周刊公共微信meishuwenhua邮箱meishuwenhua@126.com咨询电话010-64272927/64292039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