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来了

点击「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更多精彩

  

伊萨克·乔德尔维尔(约1612—1648)身着东方服饰的伦勃朗画像(约1631年)

  伦勃朗·范·莱茵——西方油画史乃至整个人类绘画史上被公认的荷兰17世纪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大师,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与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不相上下。一周前,美国“莱顿收藏”机构带着伦勃朗的11幅画作,及其同时代其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共70余幅,来到了中国的国家博物馆展出。这是“莱顿收藏”中“伦勃朗时代”的首次全球巡展,也是荷兰黄金时代画作在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展示。“莱顿收藏”管理人劳拉·耶格尔以“伦勃朗和他的时代”为主题,精选了他们具有代表性的肖像画、历史画及风俗画,向中国观众重现了荷兰黄金时代的艺术创造力。

  

伦勃朗·凡·莱因(1606—1669)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1634年)

  美术史上的一座高峰

  伦勃朗1606年生于荷兰西部城市莱顿,强烈的艺术爱好使得他14岁时中断了学业转而从师专门学习绘画,19岁便开始了独立创作的绘画生涯。此后在他充满戏剧性遭遇的一生当中,为人们留下了一笔数量惊人的艺术遗产,其中油画约575件,素描约1000件,腐蚀版画375件,作品总计近2000件。这些作品在当时曾不完全被荷兰人民认可,但其死后直到今天都雄辩地表明:他是欧洲最伟大的肖像画家和宗教题材画家,最杰出的风景画家和风俗题材画家,最富有历史反省精神的历史画画家。法国艺术理论家丹纳评价道:“倘把人比作一根链条,那么他(指伦勃朗)是铸造了这一头,希腊人铸造了另一头,所有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德斯的艺术家们都在这两者之间。”

  17世纪的荷兰肖像画在西方艺术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这个时期许多暴发户想把自己的画像留给后人以供炫耀,还有一些市政官员、地方委员会和董事会也热衷于为自己画像立传,因此当时的画家们有很多机会来体现自己的才能,作品只要投其所好便能换来可观的订金。伦勃朗虽然也免不了接收肖像画的订件,但与别人不同的是,在他的作品中并没有完全听从订件者的意愿,而十分有自己的想法,尤其在他艺术道路的中、晚期做了大胆的尝试和超越,他的才华终于锋芒四射、卓尔不群。

  今天来看,伦勃朗创造了最丰富的表现技法、最独特的绘画语言方式,他善于通过捕捉人物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揭示画中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活动,善于利用光线塑造形体,通过光线的明暗对比处理复杂的画面,并有意识地使用厚涂法和油画颜料本身的质地来表现人物的质感,创造出了用黑暗来表现光明的“紫金色黑暗”这种伦勃朗式的独特艺术风格。此外,伦勃朗以他对现实生活深刻理解的诚实,赋予了他所描绘的人物和主题以真切的情感与生命,他笔下的人物有了灵魂,他的画有了更深刻的思想与人文体现。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伦勃朗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据了无与伦比的崇高地位。

  在全世界各大博物馆举办的伦勃朗特展,大都聚焦于他黄金期和晚年的成熟作品。而他在初出茅庐,还未曾离开家乡莱顿前往阿姆斯特丹闯荡时的早年作品极少能一睹真容。本次特展中呈现的11幅创作于1624至1645年的伦勃朗作品,恰恰集中反映了他从早期创作到功成名就的20余年中绘画技巧的成熟与改变,并映射出伦勃朗前半生最意气风发的人生境遇和创作状态。例如,此次展出的《眼部蒙上阴影的自画像》是伦勃朗众多自画像中较为经典的一幅,画面中的他充满自信地直视着观众,眼神坚定而又有所隐藏,画面技法的处理凸显出了他的与众不同,而自信积极的形象也与他正处于意气风发的28岁完全吻合。

  

伦勃朗·凡·莱因(1606—1669)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1635年)

  伦勃朗与他的黄金时代

  17世纪的荷兰刚从西班牙殖民地统治中独立起来,成为当时海上强大的国家之一。革命的胜利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和言论都相对自由了许多。此时富裕起来的商人、市民阶层热衷于购买绘画以装饰他们的住宅和公共建筑。正是这样的现实需求,带来了荷兰美术创作的繁荣,除了伦勃朗外,也涌现出了一批精通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和静物画等绘画艺术的重量级艺术家,如哈尔斯、维米尔、扬·利文斯等,而画史上著名的荷兰画派就诞生于这一时期,这是荷兰艺术史上的黄金时代。

  此时的荷兰画家都有很强的民族自豪感,他们的绘画开始摆脱天主教会和宫廷贵族的束缚,而为新兴的资产阶级服务。他们不熟悉也不喜欢贵族化的形而上的宏大题材,而更愿意画身边的生活趣事,善于表现生活的平凡与宁静,其中约翰内斯·维米尔是最著名的代表。这次维米尔《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作品的亮相,也是展览的亮点之一。维米尔一生只活到43岁,在他存世的30余幅作品中大部分都是风俗画,由此可见这幅唯一由私人收藏的代表其成熟风格的作品首次来到北京展出的重要意义。维米尔的画作大多取材于平凡的日常生活,却展现出抒情诗般的意境。他的画作被誉为古典的、超越时间限制的、纪念碑式的作品。虽然英年早逝且被湮没达两个世纪,但他留下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倒牛奶的女仆》等作品已成为今天无法逾越的经典。

  伦勃朗定居阿姆斯特丹后,在他的周围逐渐形成了由他的弟子们组成的艺术圈。这些弟子们大多有着非凡的艺术天分,继承和发展了伦勃朗的艺术风格。此次展览也展出了伦勃朗流派的其他知名艺术家,如卡尔·法布里蒂乌斯、科瓦特·富林克和斐迪南特·波尔的作品。其中,着重展出了荷兰“精细绘画”的创作,包括伦勃朗的第一任学生格里特·德奥以及弟子弗兰斯·范·米里斯和戈特弗里德·沙尔肯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很明显能看出荷兰的艺术家在当时不像其他欧洲中心城市艺术家那样受到国王或天主教会的庇护,和他们为所有社会阶层作画的特点。当时荷兰的艺术家们就会经常性地进行观念与传统的交流,此次展览无论从展览板块划分还是作品中,也为大家呈现出了这种场景,观者能看到他们对于传统的重视,和对于经典的传承。

  

弗朗斯·哈尔斯(1576—1666)塞缪尔·安菲齐宁像(1630年)

  伦勃朗与中国

  策展人劳拉·耶格尔表示荷兰共和国与中国的17世纪关系史构成了此次展览的背景。她说,在17世纪荷兰艺术家、学者和公民的生活与想象中,中国占据了显著的位置。这一时期,荷兰共和国相较于其他欧洲国家,对中国的文化、哲学和历史表现出更加浓厚的兴趣,这体现在许多“第一”上:1655年,约翰内斯·布劳出版了第一幅详细的中国地图;1667年,荷兰诗人兼剧作家约翰斯特·范登·冯德尔创作了第一部完全将背景设置在中国的欧洲戏剧《崇祯皇帝》,并将中国描述为“高贵的钻石,闪耀着神圣之光”;1657年,中国哲学家孔子的著作第一次被翻译成外文——荷兰文。17世纪初,荷兰所建立的庞大的全球贸易网络创造了这些“第一”。该公司将中国艺术和文化——特别是中国最有名的瓷器带回了荷兰。到1638年,已有300多万件中国瓷器被运往荷兰。这种珍贵的工艺品在荷兰深受艺术家们的喜爱,在荷兰绘画中也被视为地位、财富和深谙世事的象征。伦勃朗也是其中之一,他将瓷器摆放在阿姆斯特丹的工作室,同时工作室里还有一个装着矿石的中国碗和一个装满肖像铸件的中国篮子。

  事实上,当时很多荷兰人也收集来自中国的其他物品。如奥兰治王子的秘书康斯坦丁·惠更斯从荷兰的贸易使馆处收集了一系列描绘中国服装、城市、寺庙、风景以及船舶的图画;伦勃朗在阿姆斯特丹的竞争对手之一、德国画家兼理论家约阿希姆·冯·桑德拉特也收集了大量中国画。1678年,伦勃朗的学生塞缪尔·范·霍赫斯特拉滕在著作中评论道,中国人“用有意义的图画而非字母著书;目前,在绘画艺术方面,他们表达自己的方式已经赶上我们了”。他的观察也反映了他对中国书法和艺术的熟悉程度,并且据记载,在当时的荷兰学术界,中国书法也是他们经常讨论的话题,在一些文字记录中也展现出了荷兰艺术家当时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开放态度的钦佩之情。

  而在中国,伦勃朗及荷兰艺术家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艺术家。比如从1950年代表着中国艺术主流方向的《美术》杂志创刊大力弘扬现实主义的那一刻开始,伦勃朗就始终占据着他们的外国美术板块。可以说,除了“文革”期间停刊的十年外,《美术》杂志对于伦勃朗的报道就没有间断过。作为中国美协的机关刊物,它对于伦勃朗的介绍和报道代表着国家的认可,这不仅与其杰出的绘画艺术有关,也符合当时的国情。伦勃朗对美丽和真理的洞察和表现力,对现实、人性的思考和批判,在艺术追求上的执着精神都是中国美术界所看重的地方,直至今天也依然值得学习。

  

约翰内斯·维米尔(1632—1675)坐在维金纳琴旁的年轻女子(约1670—1672年)

  作品之外的启示

  一个好的展览不仅可以让人欣赏到水平精湛的作品,更能引发观者的情感共鸣与对现实的思考。“莱顿收藏”的创始人托马斯·卡普兰说,伦勃朗是全世界的,他属于我们大家。戈雅、梵高、德拉克洛瓦、毕加索、特纳和培根等世界闻名的艺术大师均受到过伦勃朗的启发。而灵感与启示,今天仍然存在。

  油画家靳尚谊回忆第一次出国看欧洲原作,伦勃朗是他的至爱。靳尚谊说:“在荷兰博物馆我看到有很多和伦勃朗风格差不多的画家,但以前都没听说过。他们的风格跟伦勃朗相似,也是透明画法,但仔细看他们的画比伦勃朗确实是差一点,也正是这一点差距导致这些画家从艺术史中消失了。这就是学艺术的残酷性。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降低标准,只能力求做到最好,不能凑合。学习时一定要选择历史上最好的画家研究,并且要经常研究那些最好的画家的最好作品,这点是不能含糊的。做到做不到是另外一回事,但是要求不能降低,心中要知道什么是最好的。”事实上,这种专注和对自己高要求的精神也体现在维米尔等同时代的其他荷兰画家之中,因此,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树立高要求、追寻经典与传统中的精华十分必要与重要。

  伦勃朗对艺术和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指引着他的创作。伦勃朗曾经说“绘画固然是取决于你所看到的东西,但更取决于你如何看。一个高明的画家从一家普通的乡村肉店扶梯里所挂的一头死公牛身上得到的启示,要比一个拙劣的画家从拉斐尔故乡的村庄里五六所美丽的教堂上所得到的启示还要多”,这是他在启发我们用思考的眼光看待事物、发现问题;伦勃朗说“意大利人生活在意大利,他们对意大利的事物具有他们自己的思想感情,我们生活在荷兰,我们要从我们国家的熟悉事物中获得灵感,而不是从千里之外去找一些东西”,这是他在告诉我们创作时应该立足于本民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伦勃朗说“我只画使我感动的东西,正像希腊人用斧头砍大理石一样,正像老斯惠林克人在风琴上奏出的音调一样”,这是他在强调只有打动自己的作品才可能打动别人,要善于挖掘、表现那些生活中的真、善、美……当你走近他的作品,走近他,你一定还能看到更多。

本文刊于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转载请注明来源

  关注美术文化周刊

  中国美术传媒网www.zgmscm.com新浪微博@美术文化周刊公共微信meishuwenhua邮箱meishuwenhua@126.com咨询电话010-64272927/64292039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