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3本好书 | 于殿利总经理荐书

  6月的总经理荐书来了!

  

  

  

  

六月推荐书

《学术的重和轻》

《文以载车:民国火车小传》

《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

  

  1.《学术的重和轻》:学识的“厚重”与文笔的“轻灵”完美结合,以轻快的文字写出深刻的见解,在学术的“重”与“轻”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自明徐光启、李之藻等广译算学、天文、水利诸书,为欧籍入中国之始,前清学术,颇蒙其影响。”梁任公把以徐光启为代表追求“西学”的学术思潮,看作中国近代思想的开端。

  我们秉承徐光启的精神遗产,发扬其经世致用、开放交流的学术理念,创设“光启文库”,文库推重“经世致用”、“东西交流”,既注重文化的学术性和实用性,也注重文化的引入与输出。本书为“光启文库”的一种,目前已出四种,包括《徜徉在史学与文学之间》、《社会的恶与善》等,可在商务印书馆天猫旗舰店预购

  • 再伟大的历史学家,毕生用功做研究,能触及的也只是历史世界中一个很小、很小的角落。19世纪有个美国历史学家说,所谓“通史”是没有人可以写得出来的;历史学家在“人类命运”这部大书中所随意撕下来的,只不过是一两张小纸片。

  • 因此,历史学家在写作的时候,总有一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哪怕是历史的一个细节,也可能比他想象的复杂得多。严谨的学者在下断语的时候,往往是战战兢兢的。

  • 但是,历史学家又不甘于渺小,总是极力克服自身的局限,一心要与浩淼的历史沟通,要把他从“幽暗的屋子”看到的东西展示给别人,并让别人相信,这就是历史本身。

  • 可是说到底,历史学家以自身的渺小,面对历史这个庞然大物,所看到的只是一些很细小的东西。但是,这些细小的东西,与巨大的历史躯体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 这就需要用“以大观小”的办法来处理。我们做的是小题目,“以大观小”的目的,就是给小题目在大的历史画面中确定一个适当的位置,就好比是在一片很大的风景中,恰到好处地布置一颗树、一座房子或一条小溪。

  李剑鸣,历史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曾任教于湘潭大学、南开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世界史)成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评审委员。著有《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美国的奠基时代1585-1775》和《文化的边疆:美国印第安人与白人文化关系史论》等。

  作为一本学术随笔集,收录了美国史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李剑鸣教授最近十余年的学术短论、研究札记、演讲稿及访谈等文章二十余篇。书中所谈虽多为严肃的学术问题,但也可带来阅读的轻松和愉悦,掩卷之际,或许能对其学术旨趣有会心之感。

  

  2.《文以载车:民国火车小传》:“名家小书”,讲述百余年前火车进入中国的艰难与屈辱,回望今日为世界瞩目的中国高铁,通过火车,发现车厢内外的社会镜像、山河大地铁道上的人生景观。

  火车奔驰游弋在新的时空和文明之流里,夹杂着惊恐、悠闲、屈辱和骄傲。

  坐在火车里的中国文学史文化史,近代文学中火车意象的名家小书。

  文所以载道,犹车所以载物。有文方有道。

  曾几何时,火车、汽车、东洋车、飞机纷至沓来,除了独轮车,没一样东西是自己的。

  渐渐地,中国人习惯了新的代步,学会了驾驭,也学会了制造。

  车厢社会里你看我我看你

  朝里看朝外看

  多的是三等车里的人啊人!

  小报里的三等车文本,似乎谁都可以成为作者……

  民间的风水迷信固不待言,眼睁睁看着黑压压庞然大物一往无前阻我者亡地在神州大地上横冲直撞,心头就不好受,而震耳欲聋的呼啸,对于一向崇奉牧歌美学的中国人来说,神经真的受不了。

  

  因此各类报刊中充斥着火车起火、压死路人等灾难、恐惧的图景,表示对火车的诅咒。另一方面,各国列强争先恐后在中国建造铁路,清政府一再丧失政治利权与天朝颜面,民间的讽刺有趣而辛辣。

  

  

  根据第一手资料与历史时序展开叙述,数十幅从大量报刊杂志挑选的历史性图像,生动呈现五四新文学、鸳鸯蝴蝶派、新感觉派等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并对经典性文本作细读演绎。

  目录

  自序

  小引

  清末文学海陆空

  马桶的轻喜剧

  旅行比喻目的

  “震惊”与现代性灾难

  游记的全景感知

  《风景》与“无轨列车”

  “上海特别快”的“狐步舞”

  车厢社会人看人

  铁道的骗局与罪行

  尾声:一个火车浪游者

  陈建华,生于上海。复旦大学、哈佛大学文学博士。曾任教于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美国欧柏林学院。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任访问学者。香港科技大学荣誉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发表中英文论文百余篇,著作有From Revolution to the Republic: Chen Jianhua on Vernacular Chinese Modernity、《“革命”的现代性——中国革命话语考论》《革命与形式――茅盾早期小说的现代性展开,1927―1930》等。诗文创作《去年夏天在纽约》《陈建华诗选》《乱世萨克斯风》《灵氛回响》等。

  这本小书以晚清至民国时期文学中的火车表现为叙事主角,追踪纵横交错的铁道地图的历史形成,勾画城乡分野、经济发展与物质文明的进化,同时分析由火车给人们所带来的日常生活、思维与行为方式的变化。

  

  3.《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本书荣获1993年沃尔夫森历史奖。1992年本书第一版问世,随即在联合王国和其他地方激起一场关于国家身份的大讨论,此后常销不衰,并于2009年推出修订版。

  本书运用史料丰富,并配有大量18、19世纪的政治讽刺画,趣味盎然,引人入胜。

  在以所有语言出版的关于国家身份问题的研究中,本书是最为闪耀、最有洞察力的研究成果”。

  ——汤姆·奈恩 英国著名思想家、学者

  琳达·科利的文笔清晰优雅……她所具有的历史概括力使其在同辈中出类拔萃……她扣人心弦的著作势必影响深远。

  ——E. P. 汤普森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

  • 英国性滋生于国内千差万别的人群与异己接触时作出的反应,最主要是与异己冲突时作出的反应。承认这一点,有助于解释英国最近的一些难题。英国是一个人为制造的国家,其存在深深依赖于泛新教文化、不断出现的战争威胁和滋养(尤其是与法国的战争),以及庞大的海外帝国所代表的胜利、利益和异己,它现在注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 英国国家的形成首先是通过战争。与法国的战争,一次又一次让英国人(不管来自威尔士、苏格兰还是英格兰)直接面对一个显然敌对的异己,并激励他们集体以反抗法国来界定自身。他们把自己界定为新教徒,为生存而反抗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强权。他们对照着法国人界定自己,认为法国人迷信,是好战分子、堕落和不自由的人。

  • 而且,随着战争继续,他们中许多人更越来越以被其征服的殖民地民族为对立面,来界定自己,就文化、宗教和肤色而言,这些民族显而易见是外国人。彼得·萨林斯曾指出,国家身份“像种族或社群身份一样,视情况和关系而定:视把集体自我和其暗示的对立面(即异己)相区别的社交和领土边界而定。”

  

  维多利亚时期王室首席画家大卫·威尔基爵士最著名的历史画作《切尔西侍从读滑铁卢战役公报》。这幅画主张和宣布,战争,是英国得以形成的基础。

  • 换句话说,人们根据他们不是谁和不是什么,来决定他们是谁。一旦遇到一个显然异己的“他们”, 在此前分歧很大的社群,就可以成为一个令人放心或纯粹不顾一切的“我们”。

  • 这正是英国1707年后的情形。他们开始(有时)定义自己是一个单一民族,与其说是因为国内在政治或文化上意见一致,毋宁说是对其海岸之外的异己作出的反应。

  • 实际上,大不列颠现在是欧盟的一分子,根本不能再随便以欧洲大国为异己来界定自己。在这种情形下,威尔士、苏格兰和英格兰民族主义重新抬头,在近几十年如此显著可以看作不仅是文化差异的自然结果,也是对英国意义上国家认同大量丧失的一种反应。好战的天主教徒、敌对的欧陆强权或异国情调的海外帝国,英国人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异己,通过对比,感觉他们拥有共同的身份。

  • 可以预料的结果便是,其内部的分裂死灰复燃。大不列颠过去是在与法国连续大规模作战的过程中产生的,这是其身份现在变得不确定的根本原因,也很可能是将来其瓦解的方式。

  琳达•科利(Linda Colley,1949-),英国皇家历史学会和皇家文学学会成员,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曾任教于耶鲁大学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长于英国史、帝国史和民族主义问题研究。著有《挑战寡头政治:1714-1760年的托利党》(1982年)、《纳米尔》(1988年)、《英国人:国家的形成,1707-1837年》(1992年)、《囚徒:1600-1850年的英国、帝国和世界》(2002)和《伊丽莎白·玛什的痛苦经历:世界历史中的一个女人》(2007年)。

  本书向我们描述了那些对“英国性”形成至关重要的事件,如新教信仰、统治精英及王室形象的变化、英法战争、女权发展、天主教徒解放运动等,揭示了大不列颠如何凝聚成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历程,也通过历史维度向我们展示了“英国性”日后的发展方向。

  猜你喜欢:

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