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道贯》之《致知篇》,学到了什么?

  人的知识从何而来?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即便如孔子这样的大圣人,也称“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知者也”,可见世上不存在生而知之者,故需要格物致知。如何格物?上篇文也有讲到各种“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姑且顺着这个思路,看它的《致知篇》能学到什么知识。

  其实一开始当我看到它说通过格物可以“知天、知命、知性、明道、明德、明教、知人、知物”时,我是拒绝的。因为,不能你让我喝鸡汤,我就立马喝下去,第一我已经喝了很多,我不愿意喝多以后吐出来,这样别人就会说是你熬的不好喝。后来读下来,证实还是挺好喝、挺带劲、挺够味的,来来来,大家都来品一品,看看这个“知天、知命、知性……”够不够味……

  一 知天

  问:人的知识从何而来?

  答:从父母、朋友、老师。

  问:父母、朋友、老师的知识从何而来?

  答:从他们的父母、朋友、老师。

  问:他们父母、朋友、老师的知识呢?

  ……

  我们很难知道知识是怎么来的,但相当一部分知识应源自于“天”。相传在上古时代,伏羲氏做八卦,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他的灵感来源于天地自然,到了文王时代,进一步察天观地,衍六十四卦,得出结论: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也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故人作为万物之灵,应知天理,顺天道。

  何为天道?这里讲一个故事,可能大家就有所理解了,孟子曾跟他的弟子万章讨论过尧舜的典故:

  万章:“尧把天下传给了舜,有这样的事吗?”

  孟子:“没有这样的事。”

  万章:“那舜的天下从哪来的?”

  孟子:“是天给他的。”

  万章:“天会讲话吗?”

  孟子:“天不会讲话,但会通过行动显现出来。”

  万章:“愿闻其详。”

  孟子:“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推荐给人民,人民也接受了。”

  万章:“请再讲的明白点。”

  孟子:“尧派舜主持祭祀,一切都很顺当,让他处理政事,老百姓安居乐业,这不就是证明吗?尧死后,舜避让尧的儿子跑到南河的南边去,可天下的诸侯来朝见天子,不找尧的儿子,却去找舜;老百姓有了问题,请求判案的,不找尧的儿子,也去找舜;人们歌功颂德的时候,颂扬的还是舜。由此可知,不是尧把天下传给了舜,而是天给他的。”

  有句老话,叫做“人在做,天在看”,所以生而为人,第一要知天。老实讲,咱们这里的天,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它既不是玉皇大帝,也不是基督耶稣,个人认为,它是人的良心。

  二 知命

  何为命?孟子说“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意思是谁都想不到的事,竟然发生了,这就是命。严格意义来讲,那些明知故犯者,不算是命。比如人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种可以预见的不算是命,那些突如其来的,才是命。知天的人很容易知命,“天”和“命”常常放在一起,叫做“天命”。顺着天道做事,可以得正命。

  三 知性

  宇宙万物各有其与生俱来之本能,称为性。对于人来讲,告子曰:“食色,性也”,而孟子,作为人性本善的代表,他说“仁”也是人的本性。他讲:“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犹其有四体也。”

  这两个哥们很有意思,经常互怼。这里分享三个片段,孰是孰非,各位自行分辨。

  告子:“人性就好比这颗柳树,仁义,就好比这个杯盘。人性中的仁义,就好比把柳树做成杯盘一样。”

  孟子:“你能顺着柳树自然地本性做成杯盘吗?还是要残害柳树,才能做成杯盘?”

  在这个比喻里,告子认为仁义不像“食色,性也”那样,是人的本性,它是通过外力影响的性质,而孟子则坚称这个比喻不恰当,没有反映出仁义与人性的关系。

  告子:“人的本性,就像这水,你引导它往东流,它就往东流,你引导它往西流,它就往西流。人性本无善恶,就像水无分东西一样。”

  孟子:“水诚然无分东西,难道不分上下吗?人性本善,就像水性向下一样。人性没有不善的,水没有不向下流的。咱们说这水,你也可以通过拍击它,让它向上飞,也可以通过别的手段,让它倒流,但那是它的本性吗?它只是受到了环境的势力压迫,才会如此的啊!”

  这个辩论里,告子表明了他的思想,人性无善无恶,孟子则进行了反驳。

  告子:“性,无善无不善,也可以说,可善可不善,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为暴。”

  孟子:“民为暴,并不是他们的本性。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以善恶的差别,在于其本质发挥的程度,不在于他的本质。人的本质,都是善的。”

  这一轮辩论,两个人火花再次升级,不过孟子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他就认为人性本善。

  四 明道

  本节讲了这样一个情形,大家都想活的好一点,但这个世界上,就是狼多肉少,怎么解决呢?有四种方案:

  1、别人都死,自己活;

  2、自己死,别人活;

  3、大家都活;

  4、大家都死。

  最优的方案是第三种,大家都活,那么怎么做呢?《大学》有言:

  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

  译文:如果厌恶上司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下属;如果厌恶下属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你的上司;如果厌恶在你前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后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后面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前面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右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左边的人;如果厌恶在你左边的人对你的某种行为,就不要用这种行为去对待在你右边的人。

  五 明德

  《大学》开篇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咱们通常把“道”和“德”合起来用,叫做“道德”,两者的区别在于“道”是思想,并未付诸实践,真正去践行了才能称为“德”。所以“得道”之人只是明白了事理,“有德”之人才真正值得尊敬,所以有个词叫做“德高望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怎么样才算“有德”呢?这个就难了,首先你要有智、仁、勇三个品质,好学近乎智,仁者爱人,勇者不惧,这里说起来简单,但真正讨论起来那就太多了,没边没沿,PASS。

  六 明教

  伊尹有言:

  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

  意思是天下的人,有先知先觉者,有后知后觉者,先知先觉者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后知后觉者。

  教育的时候既要一无保留,又要讲究方法,还得认清受教者的品性。孔子曾说:“你们以为我有所保留吗?我是倾囊相授啊。”关于受教者品性的问题,孟子曾经这样讲,后羿被他的徒弟杀害,他自己也是有责任的。逄蒙跟着后羿学射箭,百发百中,能力仅次于后羿,于是他就杀了后羿,成了天下第一。孟子认为,这样的人,后羿收他为徒,最后被杀,主责是逄蒙,后羿也负有次责。

  七 知人

  只讲一句,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八 知物

  只讲一句,物有本末,君子物本,本立而道生。

  前面有点多了,导致后面太少,以至于虎头蛇尾,请见谅。本篇完,下一篇看《诚意篇》。

  夜深人静,读书思考,欢迎关注微信号:静夜思学(at-crossroad)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