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捧红无数畅销书的女人,又又又出来荐书了

  

海外书讯

路读君06/28

除了约翰内斯·古登堡(西方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外,只有另一个人会被集体美国出版人奉为神明,她就是奥普拉·温弗雷。

  

奥普拉·温弗雷,美国著名主持人,演员,制片人。

在今天的中国,奥普拉的名气也许并不大,但在十余年前,她曾是许多80后心目中的励志导师,和鲁豫、李阳、俞敏洪等人一起在那段“全民学英语”狂潮中兴风作浪。

那时,《老友记》全集和最新一期的《奥普拉脱口秀》,都是学生电脑硬盘中的常客。

  

▌“西方哪个名人我没采访过?”

但除去主持人这个身份,奥普拉在美国更被人熟知的身份是:荐书人。犹如早年的“腰封小王子”梁文道之于国内的出版业,“奥普拉”这个名字在美国出版业中也举足轻重,许多出版商都恨不得在每本书的封面都印上她老人家的大名。

不过和梁道长不同的是,奥普拉一直对荐书这个行为有所克制,因此至今还保留着较高的公信力。从1996年至今,奥普拉一共就推荐过77本书,这点书可能只够梁道长一年甚至一个月的份量吧。

不过,量少不等于销路差。

这一二十年以来,只要被奥普拉推荐过的书,几乎都能大卖特卖。有这么一个老数据就显示,只要一本书被奥大神推荐,销量就会至少上涨六十万册——有的作者一辈子写的书的销量加起来,可能都没这个数字多。

关于奥普拉“点书成金”的例子数不胜数,比如小说《Gap Creek》每年的印数仅有1万册,经奥普拉推荐后,出版商立马增加五十倍印数,结果此书在一个月内卖了超过60万册。

  

奥普拉更神奇的一点是,她不仅能把新书炒红,更能将经典变得重新流行:

2003年,(可能受不了出版商“求荐书”需求的)奥普拉宣布今年只推荐经典,因此她当年的年度书单简直文学意义上的“政治正确”:

威廉·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八月之光》及《喧哗与骚动》,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约翰·斯坦贝克《伊甸之东》。

在经过奥普拉的背书后,这几本大学文学教授喜欢推荐、但没几个学生会去真正读的文学经典,却成为当年美国人几乎人手一本的超级畅销书——

福克纳的作品年销量从14万册涨到90万册,《安娜·卡列尼娜》从年销量2万册涨到96万册,而约翰·斯坦贝克的那本非代表作品则从年销量4.5万册涨到160万册。

  

眼看这些已经失去版权效力的公版书销量飞涨,当时的美国出版商都急眼了,年轻一代作家们也坐不住了——我们一帮新生代你不推荐,去打扰这些老人家干嘛?

于是在2004年,有160名美国作家联名给奥普拉写信,呼吁她老人家多多关注新人新作品,提携下努力写作但却默默无闻的后辈们。

看,这就是传说中的“奥普拉效应”。

  

尽管在过去十年,奥普拉“荐书大王”的名号差点被奥巴马夺去(奥巴马喜欢读书,每年都会推出所谓的总统书单,吸引了许多出版商及读者),但在从不读书的川普上台后,媒体的聚光灯也喜新厌旧地对准这位新总统,荐书活重归奥普拉。

新总统的活干得如何不好说,不过荐书大王的业务能力还是在线的。就拿去年来说,奥普拉力荐的小说《地下铁道》就席卷全美,成为当年最热的作品之一。

  

有人(其实就是我自己)总结过奥普拉推荐的书的三大元素:女性,黑人,底层。不过,这也说明了她老在阅读上的品味和价值观:关注弱势群体和社会现实。

而且,她老推荐的书往往都会以叙事性较强的作品为主,这就保证了其荐书的可读性极高,比如前文说到的《地下铁道》等书都会是情节精彩的故事。

若你喜欢听故事,喜欢听关于弱者的故事,信奥神总没错。

这两天,奥普拉又冒泡荐书了,这一次的书还是有关弱势群体,还是虚构类故事,那就是美国黑人女作家Imbolo Mube的小说处女作、讲述一对喀麦隆新移民夫妻的《Behold the Dreamers》。

  

女性,黑人,底层,移民,这很奥普拉。

关于此书,奥普拉的评语是:

“这本书包含了所有今天能登上美国新闻头条的元素。它有关种族和阶级,有关经济,有关文化,有关移民群体,有关唯美国至上主义带来的危险。在这些元素之外,在此书的心脏和灵魂之中,还传递着家人的爱、对幸福的追求及家的意义。”

早在奥普拉推荐之前,此书在去年出版时就已经引起了关注:在出版时被亚马逊列为当月好书之一、2017年福克纳文学奖得主、多家知名的媒体的年度好书之一...... 而有了奥普拉光环后,相信此书将在未来会迎来更多读者。

这不,路读君今天就找出了早就已经买了但一直没看的《Behold the Dreamers》,准备晚上睡前翻翻,如果真有宣传语那么好的话,到时一定推荐给大家。

好了,在讲完奥普拉的点金术后,路读君在此向你再推荐三本书,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被奥大神钦点过。

  《朗读者》

  

  “二战”后的德国萧条破败,一个15岁的少年在回家的路上病倒了,当他在街角里吐得一塌糊涂时,一个36岁的陌生女人帮助了他,从此两个人陷入了情欲的漩涡。女人总是让少年为她朗读,然后在暮霭熹微中上床,他们度过了一生中最短暂也最快乐的一个夏天。然而,女人突然失踪了。十八年后再相遇,却是在审判纳粹的法庭上……

  本哈德·施林克,德国法学家、小说作家、法官,曾获德语推理小说大奖。《朗读者》无疑是他最轰动的作品,先后荣获四个重要奖项,被译成35种语言,是首本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排行冠军的德语小说。据其改编的电影《生死朗读》获2009年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

  《霍乱时期的爱情》

  

  《霍乱时期的爱情》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爱情的所有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

  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哥伦比亚作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用笔创造了一部风云变幻的哥伦比亚和整个南美大陆的神话般的历史。代表作有《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等。

  《地下铁道》

  

  《地下铁路》讲述的是19世纪中期黑奴柯拉经由“地下铁路”逃离南方的故事:在乔治亚州的庄园上,备受欺辱的黑奴科拉决定逃跑。那时,废奴运动者组成秘密组织,通过下水道等地下网络把黑奴运往北方。科拉一路遭遇艰难险阻,遭受了巨大的考险,同时展现了不凡的智慧和勇气。这本书不仅出色地描绘了美国充满问题的历史,还讲历史和当下的现状联系起来。

  小说一经面世,仅用了两周时间便蹿升至《纽约时报》畅销榜榜首,并持续占据了数周。出版后不就,《地下铁路》便收获了多家媒体的连番颂扬,进入全国图书奖决选,成为当仁不让的主流文学代表,也通过揭露剥开历史的创伤,肩负起正视历史、匡扶正义、拷问良心、保卫民主与平权果实的重任。

以上好书均已在“路上读书”APP推出

收听路读君为你打磨的独家好书音频

  路上读书

  微信ID:lushangdushu

  有趣有料的音频图书馆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