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阵痛的阴霾去找寻文化的虹霓

  余秋雨在《内在的星空:余秋雨人文创想》一书中忧忡“我们的文化不鼓励人们思考真正的大问题,而是吸引人们关注一大堆实利琐事,上学、考试、就业、升迁、赚钱、买房……”

  读到这里,我站在大师文化理论高度的最底层,莫名地战战兢兢,隐约看到了政策与体制在整个社会与民族文化背后的阴影。

  在复杂的潜规则和解数百出的生态角逐中,官场文化闪耀着诡异的光芒,拍捧术、变脸术、厚黑术、敛财术等等都以冠冕堂皇的面目粉墨登场。政策的制定和体制的运作常常脱离重民情体民心的轨道。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封建思想与那些围绕着权势起舞的社会势力狼狈为奸,这些拥有政策优渥权的权贵阶层们,高举着推动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的旗帜,在权利场中纵横攫取。在这样的政治生态的辐射下,整个社会形成了追逐名利金钱至上的价值导向,层层殃及与普通民众息息相关的商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草根文化等等。人们仰望着掌握优越社会资源的上层社会群体的耀眼光环,在各种政策与制度的圈囿下,疲于为上学、工作与生活层层叠叠的琐事傍徨与奔突。在三观动荡的今天,就算人们还有丝毫的气力去思考国家和社会真正的大问题,也只会心生渺茫、平添忧虑、倍感无力。

  当然,人们期望着纯粹文化的激励与鞭策尚能给社会带来治疗和抚慰的积极意义。而让人们感到可悲的,不只是文化本身能否鼓励和引导人们去思考社会大问题,而是更担忧名利驱逐下的文化贩卖现象,以名利场上裙带经营的模式、以商战中广告与包装的形式、以无所不至的网络为载体,早就乱象丛生,全方位淹没人们的视听。在高档礼品和奢侈品日益上升的销量中,在无孔不入、噱头充斥的广告推销中,在网络和微信海量的轶闻报导和各种转帖中,时刻能听到名利场上狼奔豖突的马蹄声。

  人们恐慌着有些领域的人文现象已然助纣为虐,侵略着社会上每一根清醒而洁身自好的神经,成为麻痹人们思想和理念的工具。而社会媒体对各种财富神话成功模式津津乐道的宣扬和膜拜,无疑会动摇作为社会生产力最基层的、广大的技术工作者和技能实干者的职业信念。于是人们白天碌碌苟且,夜晚灵魂躲进诗和田野。或者在酒精麻醉中与朋友精神互撸、权且疗伤。更或者来一个血淋淋的自剖,麻醉心肺、割断触须,假装地安乐死

  食物链都危险重重的今天,文化煲出的也不一定是心灵鸡汤,国学和养身也功利起来。当你从网络上下了线,从写字楼的格子间回到住宅区的楼梯间,从美容院到养生馆……,每一步都有打扮得很文化的商业广告让人视觉疲劳、感知钝化。在功效被过度渲染后,极度丰富的物质商品和花样层出的养生美容等等各类服务项目,在亲和贴心、死缠烂打的推销中常常致患选择性障碍和逆呕症状,让人感觉吃喝拉撒都无所适从,到处都是噱头和陷阱。而每一重人际关系也都变得异常复杂而多变,人活得越来越累、越来越孤独。

  虽然我似乎已经被磨砺到棱角全无,颓废到不想读书看报,只想安静地消磨时光,但每每还是无法心平气和地穿越某些泛滥的社会异像的侵袭和势利人情的伤害,割断了触角的神经末梢仍然有着清晰的疼痛。就算思想与精神假装安乐地死去,身体每一根筋骨的劳损点、每一条经络的堵塞处,都记忆着曾经、耿直的性情与纷乱的现状坚硬地碰撞后、或固守或妥协或逃避、如此这般兵荒马乱的生活留下的所有疤痕。

  在这个物欲充斥、人文异化的时代,虽然我们的文化已难寻净土,但人们都渴望能读到优秀而纯粹的文化作品来怡养情志,思考人生。那些仍在勤勉地坚持读写、思考、忧国忧民、清醒着并疼痛着、尝试着以自身良好的文化素养去影响他人的人们,都尤为可敬!

  尽管我不具备足够的学识和智慧,去做到如余秋雨先生所期待的那样,跳离“实利琐事”去“思考真正的大问题”,且常常冒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隐遁思想。但,阳光这样明媚,穿过阵痛的阴霾就会看到社会与文化进步和发展的每一道虹霓。所以每个人都少一些忧惧和抱怨,多一点爱心付出、多一些积极期待,我们的社会和文化终会日益和谐与纯粹。

  

  左岸记:其实只要有一颗多元之心,那么就不用担心曲高和寡,也不会带着一颗失落的心在看似世俗实则生生不息的现实里舔舐伤痛。文是好文,意是好意,奈何普通的人活着是根本,也才配得上对文化的追求,对心灵进一步的探寻和重建。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