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部不好看的音乐剧时,我该如何置评?

  创作者总是想在作品中植入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让世人明悉。但实际操作中,却容易把作品变成想法和概念的灌输机。只是把概念塞给了观众,而不知如何引起观众主观的理解与思考。一个讲故事的音乐剧,不能只考虑说了什么,而忘记了如何去说;不能只是罗列而不考虑结构、布局。

  当看完一部华语原创音乐剧的时候,我觉得不好看,那么我的这篇评论应该如何起笔呢?一吐为快?还是以鼓励的姿态,指摘功过,让读者自己去体会?或许,对于现在的华语原创音乐剧来说,都是不合适的。

  何出此言?我想先借用一个造桥的例子,来对原创音乐剧的现状加以解释。

  假设:在你面前的是一条宽阔而湍急的河流。对岸就是市场和学校,但河流阻隔了两岸的交通,也隔断了这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想渡江,常常要冒极大的风险,搞不好还要赔上性命。但长期的不便利和贫瘠的环境,已经让世代在此居住的人们难以忍受。他们决心要在河上架起一座桥,彻彻底底地改变现在的困局。倘若,这一艰巨的造桥任务落到了你的身上,所有人都把眼睛盯向了你。你会怎么做?

  我猜无论是谁,做法都会有些类似。比如,先要到河的两岸去考察地形地质,以便挑选一处适合的地址;再了解一下河水的流量及潮汐情况,这样就能确定桥的高低与坚固度需求。最后要再翻翻自己的口袋,到底有几把斧,几块砖,够不够造起这座桥。如果一切都核算准确了,那这一工程便可以正式上马。

  转眼,桥造好了。虽然它不高大、不宽阔,甚至因为选址较远,居民们需绕行数公里才能到达对岸的市场和学校。但作为当地第1座安全、畅通的跨河桥,仍然受到了多数人的欢迎。可是,没过多久,居民们就对这座桥产生了不满:太窄,无法让车辆通行,导致货物运输不便,经济发展存在瓶颈;太远,又劳苦了上学的孩子们……

  于是,他们开始想要第2座桥,一座更加宽阔、安全,而且无需绕行就能抵达对岸的直通大桥。可是,这样的桥需要在地势和水流环境极不利的条件下去建设,所需的工艺和材料也不再是几板斧、几块砖,能搞定的了……

  这是两座桥之间的矛盾,也是人们在探索一些未知领域时,不可避免又必须面对的矛盾。当人们面对一无所有境况时,人们的目标是“有”;可当“有”了之后,人们的目标就会转变成“好”,甚至“更好”。那么,回到音乐剧的问题上来。目前的华语音乐剧正处在一个“有”但还够不上“好”的尴尬境地。作为剧评人,我总是在质问自己,明知现在还无从兴建第2座桥,那看着层出不穷的第1座桥、第1.1座桥、第1.2座桥……我又该如何评价?

  有人觉得,现在是成长的阶段,没有1.1座桥、1.2座桥的积累,如何能一步攀上第2座桥。所以,我们应该对这样的作品更宽容,以鼓励的姿态去评价或批评,会更有益处,千万不要一棒子打死式的犀利批评,这不是打死了一部作品,更多是吓跑了观众。这样的说法没错,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循规律,急不得。但是,我们又何尝等得起呢?

  国内的音乐剧市场不是只有华语原创音乐剧的真空环境,各路引进与本土化的音乐剧此起彼伏。大家常被置在同一个角斗场上竞争、拼杀。两相比较,往往是没得比。而更叫人担心的,是当我们完成了所谓的1.2座桥之后,并没有如期等来1.3座桥的诞生,而是更多1.21座桥、1.22座桥,甚至1.21111座桥的滋生。当这样的闭环发展状态产生的时候,我们还应该鼓励吗?这时的婉转揶揄,或许就成了一张温床,滋养起不求进取的梦想。

  因此,当下的我们,再次面对华语原创音乐剧的时候,或许不该只作“好”或“差”的客观评价,更不该婉转地回避矛盾。我们的评价应该直面矛盾,直面观众的真实感受与合理诉求。要造成第2座桥不容易,那我们就该看清差距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千万别陷在一种“我们比昨天有进步”的小确幸中,这会让变革停滞。

  音乐剧《狂奔的拖鞋》是今年春季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的七台华语原创音乐剧之一。对它的评价态度,曾一度让我难以把握。它就是那种,高于第1座桥,又不及第2座桥的存在。(两年前该剧初演的时候)它曾经让我们欣喜地发现,原创音乐剧似乎已经摆脱了最初只追求“抵达对岸”的基本需求。

华语原创音乐剧《狂奔的拖鞋》

  在题材和音乐创作的角度,让观众看到了真正符合中国人当下时代印记的故事,又能在一个主流的价值观中,发掘出些许反主流价值的元素。音乐终于跳脱出了流行歌曲的概念,模糊了主歌或副歌的固定板式,却清晰了角色与角色间音乐主题的界线;清晰了同一场景下不同人物的心理状态。这些尝试延伸了原创音乐剧的发展空间,在某种程度上是具有超越意义的。

  可是,这些意义并不能掩盖“两座桥之间的矛盾”。当回归到一个观众的角色,我还是会用最简单的方式——不好看——来回应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另外,我们也该看到,两年间,在《狂奔的拖鞋》周围,风云再起的华语原创音乐剧,如《饼干》《犹太人在上海》等等,也都在题材空间与音乐创作的态度上寻求着变化,却似乎都没能抓到进一步超越的诀窍。

  因此,回到最初的命题:当看到一部不好看的原创音乐剧时,我想,我们更应该聊一聊它存在的问题。

  《狂奔的拖鞋》最大的问题在于一个“泛”字。想表达的主题太多,有关于追求梦想、坚持梦想,有关于相信爱情,有关于对抗传统,有关于对大城市的不舍与厌烦,有关于北漂……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对每一个主题的挖掘又无关痛痒,大多是陈词滥调的转述,只能说是泛泛而谈。

  故事的核心是一个叫夏梦的女孩,在校园时期与外聘教师产生感情。但有碍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两人的师生恋最终告吹。夏梦离开后,隐姓埋名,并生下了一个女儿,取名李肖邦。李肖邦在夏梦与夏梦的追求者李九洲的抚养下长大。在经历了大城市求学、求业的一系列人生考验之后,终于与亲生父亲——当时的外聘教师,如今的国际大导演重逢……

华语原创音乐剧《狂奔的拖鞋》

  该剧的价值导向是想引发各位观剧者,尤其是北漂一族的共鸣。于是,作者想了很多办法,他将场景归纳在了校园、初入职场、初入大城市以及人过中年后回忆青春等几个大块内。又从大学生找工作,追女生送早餐,挤地铁,撩学妹,吐槽自己的专业等等情节,找到与观众之间记忆的连接点,再辅以各个时代不同的音乐元素,试图进一步叫醒观众的认知共鸣和情感共鸣。这种安置故事的方式,看似顺理成章,但其实只是一系列概念和元素的堆叠,缺乏合理的拼接和规整。这让故事在开始时显得千头万绪,但又无法给观众一个明确的,有意义的焦点。在一个又一个的场景里,观众被推着向前,有时会发现一些有意思的词句或顺耳的旋律,但更多是被灌输一些老套的概念。

  创作者们总是想在作品中将自己的观点、想法植入进去,让世人明悉。但实际操作中,却容易把作品变成想法和概念的灌输机。只是把概念塞给了观众,而不知如何引起观众主观的理解与思考。一个讲故事的音乐剧,不能只考虑说了什么,而忘记了如何去说;不能只是罗列而不考虑结构、布局。一笔一画地精雕细琢,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创作者们应该去学习一些最初始的东西,不是学写歌,而需学写一个故事。

  和许多同类型的原创音乐剧一样,爱情、梦想是《狂奔的拖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却也是最让人觉得无味的因素。因为,整部剧对于爱情的讨论,关于梦想的解读实在很空泛。爱情,就是那种甘愿付出一切,为之倾注毕生的东西。就像李九洲对夏梦的爱,毫无理由却又至死不渝。梦想,则是需要努力追求,不可放弃的东西。创作者用“没有梦想的人生和驴没什么两样”“穿着拖鞋也可以狂奔”等等理想化的说词,来提醒人们梦想的力量。可是,如此心灵鸡汤式的宣言,并不适合用在戏剧的表达之中,很难再引发人们关于梦想的深思,更有可能会引起一些人的反感。说得严重一些,这种对于梦想的轻描淡写,似乎有矮化梦想之嫌。

  《狂奔的拖鞋》在完成了对以往原创音乐剧的超越于音乐剧发展方向的思考。当我们有很好的观点需要以音乐戏剧的方式阐述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创作?生搬硬套已经不能解决问题,空谈泛讲更无益处。那不如脚踏实地,迎难而上,细扣音乐戏剧的创作原理,去求取建造第2座桥的工艺与素材,或许才是当务之急。

  作者 资深音乐剧评人

  纸质杂志(2017年第三期)已于2017年6月25日出版。

  如何订阅:

  邮政代号:4-287 杂志定价:38.00元/期

  致电编辑部订阅全年六期惊喜优惠价:200元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汾阳路112弄2号 邮编:200031

  电话:086-021-64377362

  E-mail:shartreview@sina.com

  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管

  上海艺术研究所主办

  《上海艺术评论》编辑部出版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