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下半部会有哪些内容?让我们先睹为快!|文史宴

  吾乃昊天|文

  

  《军师联盟》上半部已经播完,该剧虽然存在各种问题,但可以说部分的符合当时的历史精神,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良心古装剧。下半部在明年年初开播,主要会有哪些内容和看点?我们来为大家预告一下。

  请输入标题 bcdef

  军师联盟系列文章:

  

  司马懿夺权——国祚将移

  1

  近来电视剧《军师联盟》的热播,让三国历史再度成为关注焦点。和以往三国题材电视剧不同的是,《军师联盟》以晋宣帝司马懿的发迹史为主线,再现了这位三国乱世的最后赢家波澜壮阔的一生。

  在《三国演义》里面,司马懿主要干了两件事:

  一是在诸葛亮六出祁山时与其斗智斗勇,虽说不止一次被蜀军打败,甚至险些命丧火海,但最后好歹还是在五丈原熬死了诸葛亮,让他收复中原,匡扶汉室的雄心壮志化为泡影;

诸葛亮登场

  二是在曹操的孙子——魏明帝曹叡死后发动兵变(此次兵变史称为“正始之变”或“高平陵事变”)诛杀大将军曹爽等宗室把持了魏国的军政大权,为其孙司马炎代魏灭吴奠定基础。

  由于《三国演义》以刘备集团为叙事主线的局限性,对于司马懿兵变夺权后魏国内部发生的权力斗争一带而过,兵变之后司马氏父子就牢牢地掌控了曹魏的军政大权,直至司马炎登基称帝,一统三国。

  事实上,高平陵事变的确让司马懿夺得了魏国的兵权,但还没有到足以代魏称帝的地步。司马氏代魏立晋,是在高平陵事变后,历经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三人的经营,在晋武帝司马炎手中最终完成的。

  

  淮南三叛——魏国的反击

  2

  在此期间,忠于曹魏皇族的势力也并未坐以待毙,他们先后策动了三次军事反抗,意图挽救危在旦夕的曹氏江山。

  因为三次举事的地点都位于淮南的军事重镇寿春,故而史书上称之为“淮南三叛”。

  为什么是淮南?

  各位回顾一下《三国演义》的情节便不难发现,司马懿在夺权前一直在和诸葛孔明斗法,也就是说,在魏国的军事部署中,司马懿负责的是对蜀汉政权的作战,而在当时吴蜀联合抗魏的国际形势下,魏国不得不面对东西两线作战。

  既然司马懿已经成为西线对蜀汉作战的最高军事统帅,那么东线对孙吴政权的战争,则由司马懿派系之外的将领来指挥。换言之,淮南地区是司马氏力量的薄弱所在,镇守此地的将领大多是曹魏的保皇党,成为反抗司马氏的大本营。

  王凌之乱

  高平陵事变后,司马懿以谋反罪名诛杀曹爽三族。此后不久,镇守寿春的大将王凌被晋升为太尉,位列三公。

刘德华替身饰演曹爽

  王凌,字彦云,太原人士,说起他的家世,绝对的名门望族,别的不说,他的伯父正是那位用美人计除掉了董卓的王允王司徒。王允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杀害后,他逃回老家,后来应曹操的征辟入相府为官,在魏国同孙权的几次大战中立下军功,受封南乡侯。

  王凌早已官居三公之一的司空,足以与司马懿分庭抗礼,曹爽败了以后又晋升为太尉。王太尉和他那位伯父一样,铁了心要当旧朝皇帝的忠臣。眼见司马懿权势日盛,魏帝曹芳大权旁落,王凌与外甥令狐愚密谋,另立曹操之子楚王曹彪为帝。

  嘉平三年,孙权下令封锁涂水,王凌以此为由,奏请朝廷出兵伐吴,意图乘机兴兵讨伐司马懿。

  因出兵的请求迟迟没有得到回复,情急之下,王凌派人把计划告知兖州刺史黄华,希望能得到援助。可惜王凌所托非人,他派去的使者杨弘和黄华一起向朝廷告密,司马懿遂亲率大军问罪。

  自知不是司马懿的对手,王凌不战而降,在押赴洛阳的途中自尽,司马懿下令诛灭王凌、令狐愚三族,尸首示众以儆效尤,王凌等人意欲拥立的楚王曹彪也受牵连赐死。

  剿灭王凌是司马懿生命中最后一次率军出征,同年六月,司马懿病重,梦见王凌的鬼魂索命,年逾古稀的司马懿在病痛和噩梦中去世。次年,司马懿长子司马师(晋景帝)被魏帝加封为大将军,总领魏国朝政。

  文钦、毌丘俭之乱

  正元元年,又一次“衣带血诏”在皇宫中上演,和当年的汉献帝刘协一样,年轻气盛的魏帝曹芳不满司马师专权,与岳父光禄大夫张缉,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等人密谋罢黜司马兄弟,代以夏侯玄为大将军。

成年版曹睿

  计划中途败露,李丰、夏侯玄、张缉皆被处死,张缉之女张皇后也被迫自尽。朝中曹氏、夏侯氏亲族和他们的支持者多被肃清。而曹芳的命运比汉献帝更为悲惨,事后不久,司马师以郭太后(不是郭照)的名义把他赶下了皇位,改立东海定王曹霖之子曹髦为皇帝。

  司马师铲除异己的专横行径激起了扬州刺史文钦的不满。正元二年,文钦联合东吴,举兵讨伐司马师,镇东将军毌丘俭率部响应,兵进项城。

  司马师亲自带兵迎敌,文钦手下的将士家小多在北方,无心恋战,东吴的援军又迟迟未能赶到,叛乱很快被平息。毌丘俭死于乱军之中,文钦逃亡到了东吴,二人留在魏国的族人全部被杀。

  出征之前司马师患上了眼瘤,眼睛经常流脓,平叛过程中文钦之子文鸯率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竟然致使眼珠从眼眶中震了出来。

  文钦兵败后,司马师因眼部过于疼痛死于许昌。其弟司马昭(晋文帝)迫使魏帝加封自己为大将军、侍中、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辅政,次年又进为大都督、高都公,把持魏国军政大权。

  诸葛诞之乱

  司马昭掌权后不久,曾经跟随司马师平定文钦、毌丘俭之乱的征东大将军诸葛诞又一次在寿春举起了叛旗,并派儿子到为质以求救兵。

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应该会加戏

  要问曾为司马师立下大功的诸葛诞为什么要造司马昭的反,据说是因为他与之前被诛杀的宗亲夏侯玄交情颇深,又看到王凌、文钦先后覆灭,惶恐不安,暗中收买人心,训练死士被司马昭发现了,这才被迫起兵的。

  顺带一提,那位与诸葛诞交情不浅的夏侯玄,就是司马师原配夫人夏侯徽的哥哥。

  为了打败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司马昭从各地调集了二十六万大军,将寿春团团包围,同时分兵抵抗东吴援军。

  泰山太守胡烈派兵烧光了吴军的粮草,迫使其班师回朝,孤立无援的诸葛诞在死守寿春数月后,弹尽粮绝,兵败伏诛。同在城内的吴将于诠战死,余众皆降。淮南三叛就此全部以失败告终。

  连续三次军事反抗失败,魏国内部忠于曹氏的武装力量土崩瓦解,魏境内的士大夫转而拥戴司马昭,建国仅仅数十年,曹魏政权彻底落入了司马氏之手。

  

  代魏立晋——再受禅依样画葫芦

  3

  甘露五年,眼见朝政大权完全落入司马昭手中,傀儡皇帝曹髦发动了一次毫无意义的垂死挣扎,和前任皇帝曹芳相比,曹髦的反抗显得那么的鲁莽,可怜和冲动——他集合了宫中的侍卫和太监,拿起兵器冲向司马昭府。

  曹髦永远不会知道,在他走出宫门的下一秒,他最亲信的近臣王沈、王经就向司马昭告知了事变的消息。皇宫门口,在司马昭心腹谋士贾充的命令下,武士成济拔剑刺入了曹髦的胸口。曹魏皇室对司马氏的最后一次反扑,就这样可笑的结束了。

  曹髦死后,司马昭诛灭成济满门,立燕王之子曹奂为皇帝。

  国内反对势力被铲除后,司马昭乘胜发动了吞并蜀汉的战争。趁蜀军主力与钟会对峙于剑阁之际,邓艾以奇兵偷渡阴平,直捣成都,后主刘禅出城献降,姜维闻讯后投降钟会,蜀汉遂亡。司马昭挟灭蜀之功,进位晋王,加九锡。

邓艾的存在感应该会增加

  蜀汉灭亡后的第二年,司马昭病逝,长子司马炎即晋王位,曹魏政权开始进入倒计时。

  咸熙二年,就在司马昭去世短短四个月后,司马炎迫使魏国末代皇帝曹奂退位,即皇帝位,改国号晋,完成了司马代魏的最后一步。

  

  贵族社会的来临——两晋南北朝

  4

  司马炎称帝十五年后,晋军挥师南下,攻灭东吴。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群雄逐鹿的乱世。

  于后世而言,司马氏取代曹魏,绝不仅仅只是一次简单的改朝换代,它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意义,甚至超过了司马炎统一三国。

三分归晋

  首先是士族门阀的崛起,司马氏在出仕过程中从豪族逐渐上升为士族,其政治盟友陈群和门生钟会等也是名门望族出身,司马氏父子在执政期间,也大多提拔士族出身者为官。

  说白了,司马氏代表的正是士族门阀的利益,所以司马炎代魏称帝的实质,是士族战胜了曹魏军事贵族集团,夺取了国家政权。起于东汉,兴于三国的士族政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代。

  终两晋之世,士族依靠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垄断国家的政治经济命脉,皇帝沦为士族的利益代言人,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南北朝。

  隋代以后因战乱和科举制度的问世,士族门阀才开始衰落,经唐高宗废王立武、完善科举和武则天上台后的政治大清洗,皇权再度集中,士族一蹶不振,直到唐朝末年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再有就是禅让制的变质,比之曹丕篡汉,司马代魏无疑要残暴血腥的多,司马师废曹芳,司马昭杀曹髦,就连后来晋明帝在听说自己的先祖夺取天下的旧事后,都羞愧的用被子捂住脸。

  更为恶劣的是,此举开创了禅让(或者说夺权)过程中诛杀前朝皇帝的先例(曹髦之死)。东晋之后的南朝开国皇帝在受禅后,无不尽诛前朝皇族以绝后患。致使南北朝宫廷斗争极其惨烈。

  半个世纪来连续两次禅让也让皇权的合法性受到质疑,秦汉以来世人奉若神明的皇权形象大打折扣,后世的野心家以此为范,加入了这场血腥的权力游戏。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