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ic Elephant Story Forest
布鲁诺·贝特海姆说,童话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在现实世界中,总是大人操纵孩子的世界,掌握事件的解释权,他们极少和孩子讨论这些现实(有关社会怎么运转,大家怎样应对),还常常藏着掖着。通过童话,孩子得以和最令人不快或最恐怖的现实面对面较劲,然后释然。
少年时读童话,读到最后,总是“从此,他们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少年时代,再没有比这个更强大、更富有诱惑力的动机/梦想,以至于很少有人对此提出过质疑。直到我们走过了前半生,到了不惑之年时才猛然醒悟过来——然后呢?当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当王子和公主白发苍苍了以后会怎么样呢?
有什么童话讲述王子和公主后半生的故事吗?如果有,这些故事又能为成年人,以及我们每天身处的现实,时时面对的挫折、失败、痛苦、冲突、悲剧,提供什么样的抚慰或洞见呢?
在《大人心理童话》中,美国心理学家艾伦·知念特别谈到,他自己在人到中年时,是如何突然对“后半生的童话”产生兴趣的,这些童话又是如何让他从中发现人生的深层新意义的。想了解这些么?
这是一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故事,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它们的情节都如出一辙:年轻的男女主人公邂逅彼此,坠入爱河,然后战胜强敌,喜结连理,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我们在儿时第一次听到它们,年少时希望它们美梦成真,后来却发现它们日渐单薄,到中年时通常已经消磨殆尽。
本书的内容就和接下来的剧情有关,也就是王子谢顶,公主有了中年危机时发生的事情。在书中收录的世界各地的童话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男男女女在家庭和工作的繁重需要之间疲于奔命,同自我怀疑和幻灭感苦苦角力,最终拨云见日,发现人生深层的新意义。
这些中年童话与《睡美人》或《大拇指汤姆》等更为人熟知的故事迥然有别,后者是青少年童话,关注的是儿童或少年,反映了年轻人的心理;而中年童话则滥觞于青少年童话结束的地方,因而对那些挣扎于中年旅程之中的男人、女人具有惊人的启发意义。
成人的童话?
成人可以从童话里汲取教益,这个观点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匪夷所思。毕竟,童话可是小孩子的专属呀。然而,它却是不争的事实。很久很久以前——这可不是童话的开篇——童话是由成年人讲给成年人听的故事,它们表达的是成人的愿望、恐惧和智慧,而不是儿童的。
童话是一件正儿八经的事情,它用资讯、趣闻和评论来激励听众思考人生,作用相当于今日社会的报纸和电视。
杰克·齐普斯(Jack Zipes)在《格林兄弟》(The Brothers Grimm)中指出,童话故事的受众直到最近几个世纪才转移到儿童身上。随着识字率越来越高,科技日益成熟,成人开始对民间故事产生鄙夷之情。
这些故事似乎可以满足村夫小儿,却糊弄不了受过教育的成年人。尽管如此,童话故事仍然非常重要,不可能永远归于遗忘。所以即便是在今天,许多成年人仍在偷偷阅读童话,以免遭到取笑。玛利亚·塔塔尔(Maria Tatar)在《真实的格林童话》(The Hard Facts of the Grimm's Fairy Tales)中指出,萧伯纳和C.S.刘易斯等大名鼎鼎的作家一直对自己喜爱童话的事情保密,直到中年时才公之于众。
童话故事的恒久魅力在一条古老的哈西德派格言中得到了概括:予人事实和思想,能启人心智;讲个故事,则能触及灵魂。
杰出的心理学家杰罗姆·布鲁纳(Jerome Bruner)在他的著作《真实的心灵,可能的世界》(Actual Minds, Possible Worlds)中用现代语言诠释了这一古老智慧。他认为思维存在两种基本模式:其一是科学型,以逻辑和线性为特点,是商业、工作和解决问题的语言;其二是叙述型,也就是以戏剧、神话、文学和童话作为载体,也是人类灵魂的精髓。
另一位认知心理学家吉塞拉·拉伯非- 费弗(Gisela Labouvie-Vief)的描述更诗意,她把这两种思维模式称为逻各斯(logos)和米索斯(mythos)。两者在希腊语中都表示“言说的语词”,但前者指用于解释、计算和策划的语言,后者指故事、戏剧和梦中的语言。无论故事有着怎样的名称,它们都能触及人类灵魂,解开无意识的神秘面纱。
童话为成人提供了一条连接无意识的通途,这一点对中年而言尤其重要,因为人到中年会因担忧各种现实而失去内省能力。
童话故事用招牌式的咒语开辟出这条直通无意识的捷径,提醒听者暂时放下固有观念和理性思维。欧洲童话的开篇往往是“很久很久以前”,阿拉伯故事却说“也许有这么回事,也许没有”,非洲的故事讲述者则用“嗬”的一声吆喝来开场,意思是“我们只是说着玩儿的……”
这类套话使无意识素材得以自发浮现,同心理分析的自由联想有异曲同工之妙。童话通常是在轻松惬意的环境下讲述的,比如辛劳一天后围坐在火堆旁边或躺在床上的时候。说书人兼学者约翰·博(John Boe)认为,这些环境有助于产生一种变异意识状态,激活各种无意识意象和象征。
套用弗洛伊德和荣格的话说,童话就像梦一样。然而,童话相对于后者却拥有一项非同小可的优势:梦往往独一无二,只对做梦者有意义,而童话却无所不包,老少咸宜。
原因就在于童话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这个过程会涤尽纯属特例的元素,只留下众人喜闻乐见的主题。因此,传统童话能够处理人类共有的根本问题。例如,中年童话关注的便是中年时必须完成的任务。
出人意料的是,中年童话反映的并非传统社会价值,尤其是针对女性的传统价值。大多数文化都是贬低女性的父权文化,而中年童话却具有惊人的女权色彩。
这些故事塑造了一个个坚强独立的女性人物,她们运用聪明才智,克服了巨大的社会压迫。女权主题之所以出现在中年童话中是有原因的:首先,这些故事通常是在亲朋好友间讲述,远离公众视野,因而逃脱了教会和国家的控制。
其次,童话还要求听者不予置信,所以即便讲故事的人在其中极尽辛辣讽刺之能事也可免于罪责,说:“这不过是个童话而已!”这种戏谑而私密的性质将童话和神话传说区分开来,因为后者代表了一个社会官方、公开的意识形态,通常都被用来维护父权的正当性。(君王普遍宣称自己是神祇或传奇英雄的后裔。)
中年童话则具有反传统色彩,代表了某种传统文化的对立面。最后,女人在传统上和男人一样爱讲童话故事。杰克·齐普斯指出,格林兄弟的大部分故事都是来自女性讲述者。
《一千零一夜》等经典童话凸显了女性故事讲述者的重要地位,因为书中所有的故事正是出自美丽动人的山鲁佐德之口。那么,童话故事包含了女性的心之所系,也就不足为奇了。
中年童话同《灰姑娘》等青少年童话形成了鲜明对比,因为后者的女主角楚楚动人,低眉顺眼,弱不禁风,一副典型的女性刻板形象。杰克·齐普斯和玛利亚·塔塔尔都强调,向儿童灌输传统男女角色是青少年童话的一大主旨。
由于中年童话谈论的是已经社会化的成人,因此故事内容不再强化传统。相反,它们鼓励男人和女人质疑社会常规。中年童话揭示出那些个人和社会宁愿视而不见的真相,往往令人困惑不安,但由于它们迫使男女做出自我反思,所以归根结底具有治愈性。
人们早已认识到童话的治疗力。在纳瓦霍人(Navajo)和印度教传统里,讲故事是治疗仪式不可或缺的环节。今日的许多心理治疗师也用童话来鼓励人们做出人生的重大改变。中年童话同样是治愈性的,它们为身处种种矛盾和怀疑之中的中年男女提供了希望、智慧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寻找中年童话
我承认,尽管以上都是成年人应该重视童话的理性原因,我本人却是以另一种方式走近童话故事的,因为它们在我人生中出现得相当突然,出乎意料。
同很多人一样,儿时的我也沉醉于童话和神话的世界。然而,随着年龄渐长,我把它们束之高阁,转而投身于更加实际的追求。在接受大学深造和医学训练期间尤其如此,因为那时需要知识分子式的严谨。
若干年后,我在慢跑、冥想或是独自漫步于海滩时,脑海中竟然充满了各种栩栩如生的画面,其中有龙和城堡,还有国王和王后。这些幻象如同原型般强烈,常常令我热泪盈眶。
它们虽然近似于梦境,意义却不止于供人释梦而已。很快我就意识到,这些画面原来是各种不同故事的结局。童话在呼唤我为它们丰富枝叶,于是我开始将它们书写下来。
最终我写下了数篇以中老年人为主人公的童话故事,当时我颇为诧异,因为自己所知的童话都像《白雪公主》和《杰克与豆茎》一样,是以青年男女为主角的。
后来,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我正要去大学图书馆做点研究,半路上却在一棵盛开的樱树下止住了脚步。我的脑中突生灵感,仿佛仙女教母或智叟在我耳中悄声提点。
那个念头很简单:既然我写出了关于中年人的童话,想必别人也写过。这样一来,传统童话里肯定还有关于中年及中年之后的故事。于是,我开始了对这类童话的探寻,最后被我挖掘出来的宝藏惊得目瞪口呆。
我发现中年童话不仅十分罕见,而且鲜为人知。在我读过的五千余篇童话之中,它们的数量大概只占10%。绝大多数故事都是青少年童话,它们明确地称呼主人公为“年轻人”。
另有5% 左右的故事称主人公为“老人”,因此可说是“老年童话”,我在之前的作品《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In the Ever After:Fairy Tales and the Second Half of Life)中已经对其讨论过了。中年童话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的主角通常不是太老,但也没那么年轻,都已经成家立业了。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无疑就是中年的典型特征。
中年童话应对的是个人失败、婚姻冲突和悲剧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在中年时期最突出,但它们并非这一阶段的专属,因为年纪更轻的人也往往面临离婚或绝症之虞。可见,中年主题是永恒的。
解读中年童话
中年童话为中年过渡描绘了地图,标出了那些险途余生的男男女女记录下的障碍、绿洲、危险和趣事。同所有的地图一样,中年童话也需要解读,因此我从心理学角度对每个故事都做了点评。
在解析故事的过程中,我遵循了两条简单的原则,否则童话故事就像统计数据和星象一样,在穿凿附会之下,几乎可以用来支持任何结论。
第一条原则出自文学批评家诺思罗普·弗赖伊(Northrop Frye)和集民俗学者与哲学家于一身的罗伯特·佩尔顿(Robert Pelton),它要求我们倾听童话, 在妄加解读之前让童话自己娓娓道来。
民俗学家阿兰·邓迪斯(Alan Dundes)指出,许多关于童话的心理学讨论实际上效果适得其反,也就是说,它们试图削足适履,把故事往讨论者自己偏好的拿手理论上套。
这就像格林兄弟原版《灰姑娘》中邪恶的异母姐姐们为了穿上水晶鞋而砍掉脚趾一样。作者们解读童话的过程往往是这样的:他们选取一个自己早已研究多年的课题,发现有个故事正好能阐述它,于是从个人经历推而广之,最后对人性妄下结论。
我把第二条原则称为挪亚方舟原则:收录于本书的故事必须至少有个伴,也就是一篇来自其他国家、表现类似主题的童话。
通过这种资格筛选,我们就能避免对单个故事的细枝末节过度解读——而这正是布鲁诺·贝特尔海姆(Bruno Be_elheim)等诸多心理分析学家所犯的错误。贝特尔海姆在他的《童话的魅力——童话的心理意义与价值》(The Uses of Enchantment:The Meaning and Importance of Fairy Tales)一书中讨论了《小红帽》的故事,并且强调她的帽子是红色。
他把红色同血、月经及青春期的来临联系在一起。不幸的是,在这个故事的其他版本里,小女孩的帽子并不是红色,而且年龄经常离青春期相去甚远,有时干脆连帽子也没有!可见那些看似颇具象征意义的意象往往是特例,既不典型,也不普遍。
不过,如果把中年童话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惊人的跨文化相似性。这些共同主题反映出了具有原型性质的中年任务。
本书结构
中年童话描写了一系列任务,它们是对中年期不同阶段的反映。有鉴于此,我把本书分成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故事关注的是在年轻的男女主人公成家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这些故事描绘了早期中年生活和安居乐业的阶段。
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童话转而探讨数年后突发的痛苦逆转。它们展现的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年危机。其中,第二部分关注的是男女各自的问题,而第三部分则处理两者都会面临的问题。
最后,第四部分转而讲述冰释前嫌、重获新生的故事,它们刻画的是克服中年时期各种怀疑和矛盾的男男女女。
需要注意的几点
中年童话不会详述这些阶段的具体年龄,因为每个人的人生历程各不相同。如果说成人发展有什么规律的话,那就是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变越独特。
这又导致了另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中年童话突出展现那些共有的主题,而忽视了人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比如和上司、父母或配偶龃龉。这些问题多源于中年童话跳过不表的童年经历。
中年童话都假定主人公已经完成了青年时代的任务, 与童年达成了和解。这层过滤带来了一种优势:中年童话或许牺牲了广度,但获得了清晰度。通过忽视童年问题,这些故事得以更加专注于成熟时期的任务。
中年童话还提醒我们,人生的终极目标并非只是处理好痛苦的童年创伤而已,而是要成为完整的人,且后者是更为宏大更加重要的人生目标。
我对这些故事的解读难免会受个人偏见影响,因此我有必要坦诚交代一下自己的研究兴趣。起初, 我带着强烈的荣格派倾向着手研究,期望找到一些荣格派学者喜闻乐见的主题。
结果当然是如愿以偿。然而,我发现其中有不少主题并不在荣格理论或者当代老年学的讨论之列。为了理解这些意料之外的母题,我不得不涉足专业领域之外的广阔天地,徜徉于神话、民俗、成人认知发展和近年来关于中年的研究。
由于中年童话涉及各种女权色彩鲜明的母题,我还为此阅读了女权主义文献。实不相瞒,对于后者,曾经的我也像很多男人一样,采取回避的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中年童话的解读有了几分折中的意味。然而,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或学科能够广博到将中年童话或中年生活的纷繁复杂尽收其中。童话博大精深,不可能为一种解释所穷尽,中年本身也同样如此。有鉴于此,我在书中还提供了中年童话的原文,让读者自己去解读。
个人点评
中年童话在最近几年里源源不断地给予我意想不到的指导、快乐和灵感。我发现自己所写的那些童话再现了世界各地同类故事中出现过的意象,而且中年童话和我若干年前的梦境出奇地相似。
同样的相似性也可见于那些在治疗过程中与我通力协作的中年男女的梦境和幻想之中。中年童话不仅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且能给日常生活带来启示。这些故事已经帮助包括我在内的许多人安然渡过了成年生活的重重难关。
中年童话让我的生活重新恢复了魔力。我想,其中原因不难猜测,而且本人的境遇并无特殊之处。童话唤醒了我们所有人心中的那个孩子,那个男男女女在中年的各种责任和无尽的操劳重压之下迫切需要找回的孩子。
这就是中年童话能够带来的益处。对每一个在中年旅途中茫然无措、原地停留的男人或女人来说,都有奇迹和智慧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等待被发现。那么,毋庸赘言,现在就让我们把目光转向这些故事本身吧。
《大人心理童话》
(美)艾伦·B.知念/著
郭菀玲/译
给大人的16则童话
直面中年危机,体悟智慧与爱的圆熟人生。
从《灰姑娘》到《白雪公主》,它们的情节都如出一辙:年轻的男女主人公坠入爱河,战胜强敌,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而本书的内容则和接下来发生的故事有关,中年童话故事中的男男女女在家庭和工作的繁重需要之间疲于奔命,同自我怀疑和幻灭感苦苦角力,最终拨云见日,发现人生深层的新意义。本书中所收录的中年童话以及作者精妙的解析,为身处种种矛盾和怀疑之中的人们带来了充满睿智和希望的启示。
关于作者
艾伦·B.知念(Allan B.Chinen)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学科普作家。他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阐释世界各地的童话,创作了大量有关成人发展和老年学的研究著作,开拓了童话学研究的新领域。代表作有“童话与心理学”四部曲:《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大人心理童话》《拯救王子的公主》。这些作品,将由魔法象童书馆陆续推出。
魔法象阅读学园
《从此以后——童话故事与人的后半生》
(美)艾伦·B.知念/著
刘幼怡/译
当王子和公主白发苍苍
他们的生活将会怎样?
童话故事的结尾总是如此:“从此以后,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然而,王子和公主不会永葆青春,当王子和公主白发苍苍,生活又将怎样?美国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艾伦·B.知念从四千多篇世界民间故事中精选出十五个具有代表性的老人童话故事,描绘了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困境以及其所追求的人生理想,揭示了每个人在后半生必须完成的心理发展任务。
《童话中的男性进化史》
(美)艾伦•B.知念/著
陈宇飞/译
人到中年
当青年时代的英雄理想渐行渐远或宣告失败
男人该何去何从?
这是一部熔童话故事和男性智慧于一炉的奇书。美国荣格派精神分析学家艾伦·B.知念用亲近当代读者的语言重述了数十篇精选自世界各地的经典男性童话,通过对精灵、巫师、国王等男性主人公形象的精妙解析,挖掘出了尘封于时间与心灵深处的古老男性原型,带领读者去重新认识男性行为背后的深层缘由,为那些已经或即将踏上内心之旅的男人提供了一幅地图。
《拯救王子的公主——唤醒世界的女性童话故事》
(美)艾伦•B.知念/著
舒伟 丁素萍/译
从灰姑娘的梦境醒来
不依附、不疑惧,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本书中的女性童话故事为当代的读者揭示了潜藏在每个女性心灵深处的能量,为读者展示了女性在心理发展中面临的阻碍和挑战。这些童话故事颠覆了经典童话中英雄救美的传统模式,描绘了女性从忍耐到抗争的自我觉醒之历程,鼓励女性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启发读者带着新的眼光去思考当今女性自我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