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曙光教授专访:《中国金融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下)》

  

中国金融文化的历史与现状(下)

——专访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曙光

《企业文化》杂志社记者/刘若凝 林锋

  在开设中国金融文化创新与实践专栏之际,我们采访了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曙光,就中国金融文化历史和现状给我们进行了深刻的梳理和解答。

  企业文化:谈论金融文化,不能不考虑到中国金融文化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以民营银行为例,其金融文化和国有银行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对吗?

  王曙光:是的。中国的民营银行兴起于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信银行。中信银行成立于1987年,从一开始就打上了中信的深刻烙印,而中信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又是荣毅仁先生个人所赋予的。荣氏家族是中国近代民族资本的传奇,铸就了无数辉煌。荣毅仁和中信可以说吹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第一声来自资本市场的号角,荣毅仁给中信订立的32字中信风格“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谦虚谨慎、团结互助、勤勉奋发、雷厉风行”,已经在多年发展中渗透入中信人的思想和行为,铸造了独树一帜的中信文化。此外,还有一个民营银行的典型例子就是民生银行。

  从民营银行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其与国有银行不同的几个鲜明特点:一是禀赋不同,民营银行更多依靠的是企业家精神,或者叫银行家精神,要求银行家具有卓越的经营才能,最好是德才兼备。而国有银行更多强调的是领导者的政治素质,必须有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自觉担当。二是立足点不同。民营银行立足于市场,以服务客户为第一宗旨。至于国有银行则首先要为国家战略服务,要为社会经济运行和良性发展做出贡献。其次才是考虑市场竞争。三是性格差别很大。民营银行要突出自己的个性,力求与众不同。而国有银行则强调共性,与国家步伐一致。

  企业文化:请问,如何看待银行家精神?银行家精神在民营银行和国有银行有何不同?

  王曙光:首先,我们应该给银行家精神下一个定义。什么是银行家精神?所谓银行家精神,就是在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银行家群体的共同价值观念和普遍行为方式,二者的总和就是银行家精神。这里要强调一点,银行家精神本质上是由市场的压力和熏陶塑造而成。要注意的是,银行家不是政府官员,在计划经济时期不可能产生银行家精神,因为银行是国家所有,银行的功能是政府功能的延伸,当然那种忠于国家和人民,为国效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也很崇高,但不是银行家精神。

  我们提倡银行家精神,但是我们又不能只是片面强调银行家精神。这要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我们承认,银行家精神非常重要,在银行尤其是民营银行中占据重要地位。例如近代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以及中信的荣毅仁先生,他们个人都为企业打上了深刻的精神烙印。但另一方面,银行文化又不能仅仅理解为银行家文化。因为银行文化是一个群体文化,不是一个人的文化。银行不仅仅有银行家,还有众多的员工。所以,在这里我们要强调一点,银行文化要注重员工文化的建设,银行家毕竟是凤毛麟角,而银行里更多的是接受和实践这种文化的员工,在实践中对银行的企业文化进行再创造和升华。银行家是领袖,银行家精神和银行家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塔尖,主体是员工,员工的价值观,员工的职业操守、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形成了托起高高塔尖的坚定底座。这个底座牢固与否,在今天看来显得格外重要。因此,金融文化既要大力塑造银行家文化,培养合格优秀的银行家、金融家,更要着力于打造从业人员的职业伦理体系,职业操守体系,形成金融从业人员的文化,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

  谈论到中国的金融生态,我认为现在的中国金融生态并不能令人乐观,甚至可以说是极其恶劣的,我们国家从上到下几乎都认识到了,我们的金融风险很大,但是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金融风险其实主要不是来自于经济发展放缓所产生的企业不良贷款,而是来自于金融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不够。最近,民生银行北京管理部(分行)航天桥支行爆出30亿元的风险事件,支行行长伪造理财产品,欺骗了逾150名私人银行客户,直到接到公安机关通知才知道上当受骗了。而该行的女行长是一名80后,业务能力出众,是明星行长。但恰恰是这么一位能力出众的从业人员,却因为欠缺最基本职业操守,反而为害更烈。在证券业存在的大量欺诈失信,操纵市场行为,层出不穷。以上都表明在金融行业,虽然也存在很多优秀的企业,但是很多金融从业人员,缺乏最基本的金融伦理教育。这是很糟糕的,也是很令人担心的。可以说金融伦理教育势在必行,中国金融的伦理教育是必须要补上的最基本一课。

  企业文化:金融伦理是随着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而新兴起的一门学科,金融伦理的主要内涵是什么?金融伦理对于从业人员有哪些教育作用?

  王曙光:金融伦理学是近年来新兴起的,是一门交叉学科,它首先是伦理学中应用伦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金融与伦理学的交叉而形成的一个新兴学科和边缘学科。金融伦理学以金融体系中各参与者的利益关系与利益冲突为研究对象,目的是为了寻找一个能够最大限度解决金融体系中人类利益冲突的伦理准则框架。

  金融伦理包含三个大的基本价值范畴:一是公正,二是平等,三是诚信。

  金融伦理学有三大核心关系:一是权力与义务关系,二是委托与代理关系,三是自律与他律关系。

  在这里我想重点说一说金融体系中的自律。自律就是人的自我约束。在金融体系中有两种他律形式:政府监管和伦理规制,但是成本都很高,而自律不但成本大幅降低,更是一种质的差异。他律会给社会带来负面效应,即负的外部性,社会福利成本将大幅增加;而自律会带来正面效应,即正的外部性,成本的付出往往带着积极的溢出效应,使金融体系可以良性循环,增加整个社会福利水平和提高道德水平。

  金融体系中的自律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针对金融机构中的个体而言,即对金融机构员工与管理者进行金融道德文化教育。第二是建立基于一定伦理原则的金融企业文化。三是金融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

  企业文化:金融企业文化的建设,除了银行家精神、员工的文化实践和道德自律,还包括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客户群体,如何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

  王曙光:银行业其实说到底是服务业,保险和证券行业都是服务业,因此金融文化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文化,令客户认同、令客户信任的文化,使得客户接受、理解、认同最后达到信任。这是重中之重,是最核心的。

  关于银行必须具有服务客户的意识,其实早在近代私营银行崛起的时候,就已经具备了。陈光甫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就是将“服务”精神和理念发挥到极致的一个成功典型。“银行业务,不若他种商店有陈列货物可以任人选择,银行之货物即为服务,故我行一无所恃,可恃者乃发挥服务之精神”。陈光甫很早就提出了“服务无差等”的服务意识。“务求顾客之欢心,博社会之好感”。为了让顾客处处感受到便利,陈光甫从银行大楼内部的布置安排上,重金请来美国经验丰富的业内人士,一桌一椅安排,无不用心。甚至要求各分支机构的大门要开得比一般银行小,总行大楼则封闭了几米宽的大门而出入改走偏门,主要是为了让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民众不至于望而生畏。在业务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也别出心裁,大胆地提出了“一元钱开户”,好多穷人一辈子没见过存折,现在只要有一元钱,就可以到银行开一个户头,这真是从来想都没有敢想的。正是这种不分客户大小,一律平等对待的做法,吸引了大批的民众来储蓄,十年时间,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从一个小银行一跃而变为全国最大,陈光甫也被誉为“中国的摩根”。

  以客户为中心,理念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我最近到一个农村的金融机构去,发现他们的观念依然是以银行为中心,认为为客户提供贷款是银行在帮助客户,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在帮助自己。我告诉他们,客户就是衣食父母,客户所缴纳的每一分利息都在养活你,发贷款不是客户来求你,而是银行要感谢客户,我还建议每年应该在固定时间创办一个“客户感恩节”,例如在春节前拿出一个专门时间,走访和感谢客户,回馈客户,给优秀客户发放一个脸盆,一根毛巾,虽然简单,却是表明了银行感恩的心意。一定要认识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正是建立在客户基础上的,这就是银行的服务文化,客户为中心的文化。

  企业文化:近年来,随着中国参与全球治理,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步伐不断加大,尤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践,以及亚投行的设立,中国金融已经融入世界,中国的金融文化也将走向国际。请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金融文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未来将如何发展?

  王曙光:中国的金融业从计划经济走出来,改革开放以后实现市场化,不过几十年,但是我们的银行在规模上已经发展了几百倍、几千倍、甚至几万倍,我们在总体规模上已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是不可否认,我们虽然大,却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我们距离“卓越”依然有着不小的距离。

  在世界范围内,一个著名的、成功的银行是什么样子的?一定是有着出色的经营业绩和卓越的企业文化,一定是被全世界的客户和公众深刻认识的,并且给予发自内心的尊敬的,一定是自觉担当,承担责任的。

  在这方面我想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花旗银行,其20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世界银行史上和金融史上都是一个成功的案列。花旗银行所以成就卓越,除了“获利能力最强”的核心竞争力,还包括提供小额贷款、开展金融教育以及支持环境保护三大方面。提供小额贷款惠及亚洲、拉丁美洲、非洲、中欧和中东的35个以上国家和地区;开展金融教育覆盖面也很广,在内部与员工知识共享,在外部通过国际希望工程,培训大量志愿者,普及上万名学生。支持环境保护,一是减少建设和经营过程中自身对环境影响,二是努力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通过提供建议、实施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政策,鼓励客户关注环境保护。此外,花旗基金会还对87个国家和地区的项目或者事业进行了长期支持。

  另外一个银行是格莱珉银行,是世界上第一家借钱给穷人的银行,它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著名经济学家穆罕默德·尤努斯的小额信贷试验,并于1983年注册成为一个特殊的机构——乡村银行。它在专门为贫困人口特别是农村贫困妇女提供存贷款、保险方面等综合服务,对贷款实行前中后全城管理,形成了一整套GB文化,影响非常深远。

  与以上卓越的银行品牌和金融文化相比,我们会发现,中国的银行业要在整体上实现走出去,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和全球化进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还有很长的一条路要走。而我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业务水平上的,不是科技上的,而是文化上的。我们的金融机构对社会责任的担当还不够自觉,对社会的影响力还不够大,在社会贡献度方面还有待提高,甚至是负面的。不管是外部的社会公众认同,客户认同,还是自我认知,都有很大欠缺。

  因此,我们说,中国银行业未来大批走出去是一定的,中国银行业也一定会涌现出在世界范围内受人尊敬的、卓越的品牌,但这必须要解决好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本土化或者叫做本地化的问题。就是你的文化要和当地的文化相融合。你的文化必须具备足够强大的渗透能力。这并不是你钱多、资金雄厚就可以做到的,而是一个理念或者说文化问题。

  这样的例子不是没有,例如汇丰银行,这是响当当的品牌,但是汇丰银行其实就是在中国本土化、本地化成功的一个典型。汇丰银行的名字就是香港上海银行公司,从1864年成立以后,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典范。汇丰银行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国际化的雄厚资本和专业化的丰富经验,同时在企业文化的本土化方面也很突出,不断地适应当地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因此,中国的银行业走出去并且在国际市场上取得成功,是值得期许的。但是在文化上一定要完成蜕变,破蛹成蝶,达到自我文化的升华和生命的转型。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