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的青涩过往

  来源:在此见字如面

  郑渊洁这个上学只上到小学四年级的童话大王,一人写一本月刊,却称自己“熟练使用500个汉字,在计算器的支持下会四则运算”。凭着一支笔生生写成富翁,知名度和财富值远超当年的偶像叶永烈。微博粉丝达636万的他,在网络世界也早已是哈一口气应者如云的公知大V 。

  然而24岁时的他,却十分迷惘郁闷,初试啼音的他忍不住向前辈叶永烈倾诉。

  再牛的人也有过迷惘

  

  如今的“童话大王”郑渊洁光头锃亮,常以对话节目的嘉宾身份,出现在电视屏幕上。据说,郑渊洁的光头,是智慧的象征,也是多年辛勤写作的象征。但据科普及传记作家叶永烈记述:“我最初认识的郑渊洁,一头乌发,是一个思想活跃的小伙子。他从北京出差上海的时候,来到我家。他对我家满架的图书非常有兴趣,一会儿蹲下来,一会儿踮起脚来,找书,看书。看得出,他是一个喜欢读书的青年。”

  如今的郑渊洁是一个人写一本月刊31年世界纪录保持者。他笔下的文学形象皮皮鲁、鲁西西、罗克、舒克和贝塔,影响了中国三代孩子。他不仅连年荣登“中国作家富豪榜”前列,还在2008年被授予“中华慈善楷模”,2011年获选国务院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心使者”。可早在1979年,当时年24岁的郑渊洁,还是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一名普通空调工,因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写作并发表几首小诗而遭人挤兑时,他也曾是个苦恼于当下处境,对未来前途完全不能自主把握的青涩文青。

  话说回来,谁的青春不迷惘?谁没有过与生活和现实格格不入的24岁?只是,郑渊洁后来成了敢宣布退出中国作协的第一牛人,甚至是挥斥世相、金句频出的愤世狂人,而我们即便大都看过他写的童话故事,至今仍还是普普通通的俗人一枚,即便也曾像他那样早早地敏感于世俗,却不敢像他那样勇于尝试一路上摆脱各种羁绊,直奔“成功须趁早”的真谛而去,并始终保有日在中天的灿烂辉煌。

  也许全部问题都出在我们24岁那年,不仅没瞅准自己的人生偶像是谁,也许即便有,也一直没顾上给那位偶像谦卑、认真地写一封关于改变人生处境、追求未来理想问题的求教信。

  因为郑渊洁写过这样一封信。尽管我们不能说,后来他的人生与众不同,完全是拜这封信所赐。

  一封写给偶像的求教信

  

郑渊洁写给叶永烈的信

  郑渊洁,1955年出生于河北石家庄。1961年,6岁的郑渊洁随父母从石家庄迁人北京,在北京马甸小学上学。读到小学四年级时候、,“文革”爆发,从此学业中断,所以他的最高学历为小学四年级。1970年至1976年,郑渊洁服兵役,在空军航空兵维修歼-6型战机。从部队复员后,22岁郑渊洁被分配到北京大华无线电仪器厂当工人。

  这样履历,即便放在那个年代看,原本也平淡无奇。但奇就奇在,郑渊洁在这家工厂前后干了5年整,5年中他每天唯一的工作,是给厂里看水泵。原来工厂打了一口井,为全厂提供生活用水,他的职责是开启水泵,将井里的水抽上来输入工厂每个卫生间、食堂、澡堂。他的工种当时被美好地描绘为“空调工”,其实远不具备日后真正空调工的科技含量。其实质无非是开关水泵,要多无聊有多无聊。只是为消磨这无聊,郑渊洁选择了在阅读之余,信手写点东西。偶然的机会,他将自己写的小诗投稿,没想到竟获发表,而且还陆续发表了不少。这让他很快陷入了鹤立鸡群式的烦恼,正如他在后来写给自己的偶像叶永烈的信中所说:“许多人说我‘想成名成家’、‘拿双工资’、‘不务正业’。我是空调工,运行时坐在值班室,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看点科学或文学书籍被认为是‘干私活’,而织毛衣,修自行车却无人管!”

  显然,日后成为“童话大王”、加入作家协会,只靠码字就把自己推向人生的颠峰,是当时的郑渊洁做梦都想不到的事。那时他甚至抱怨道:“我订了十多种报刊,那点微薄的稿酬还不够花费的二分之一。再说创作都是在业余时间干的,哪来什么双工资?我经常利用上下班和去食堂的路上背古诗,人家却说我‘傲慢’、‘不理人’。我看那些游手好闲、不学无术的青年人倒没有招来这么多指责,为什么努力学习的人却要蒙受不白之冤呢?难道非得大家一起去要饭才好吗?!”

  当这诸多的困惑和烦恼,需要一个倾诉对象时,郑渊洁在1979年2月15日的《光明日报》上,读到了一篇题为《在困难中奋战——记科普业余作家叶永烈》的报道后,便给报道中记述的那位主人公,也就是因创作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成为“新闻人物”的叶永烈,写了一封信。显然,适时出现的叶永烈,霎时成了当时郑渊洁的人生与写作的双重偶像。而他在激动之下,写给叶永烈的这封信,既是一封卑微到尘土,对于写作与人生问题的求教信,却也是一封蕴含着深刻思考,并且酝酿着高远文学志向的表达信。信文中表现的并不只是迷茫,也有他想为孩子做点文学创作的选择性转折。这改变了他后来的整体创作方向:郑渊洁最终没有成为诗人,却成了著作等身的童话作家。

  但其实,在当年由全国各地寄给后来成为著名科普文艺及报告文学作家叶永烈的书信中,郑渊洁所写的这封信,只是数以千计普通读者来信里的其中一封而已。即便如此,慧眼识珠的叶永烈,却将它一直珍藏到了今天。据叶永烈本人记述,原因如下:”我注意到,郑渊洁字迹清秀,语句通顺,写了满满两页横条信纸,没有一个字涂改过。“而且“从信中看得出,这位青年工人很真诚也很努力,尽管他当时还只发表过几首小诗而已。他能够在看到《光明日报》关于我的报道的当天就给我写信,表明他每天看报,而且眼光敏锐。当时的我,只在业余从事写作,而且是‘在困难中奋战’,这引起他强烈的共鸣,因为他也是业余作者,而且‘在困难中奋战’,所以马上给我写信。”

  “童话大王”与“小灵通”之父的交往

  

叶永烈

  叶永烈,出生于1940年,比郑渊洁年长16岁的著名科普文艺作家及报告文学作家。

  “文革”期间,叶永烈被下放到上海远郊奉贤县的“五七干校”劳动。在那段艰难的时光内,他也没放弃写作,工余时间,他偷偷写,趁回家休假,将手稿交给妻子整理。

  经历了十年动荡后,1978年8月,叶永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终于得以出版。这是我国“文革”后出版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共印刷了150万册。后来改编成连环画,又印刷了150万册。之后,由叶永烈编剧、中央电视台拍摄了42集儿童电视系列片《小灵通》,片子播出后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叶永烈名声大振,成了媒体关注的“新闻人物”。后来,在全球曾经拥有1亿用户的“小灵通”手机,就是用叶永烈的这本《小灵通漫游未来》命名的。

  事实上,叶永烈在收到郑渊洁1979年2月18日来信的当天,就给他写了封回信,至于这封回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我们今天已无从知晓。

  孰能料到,在给偶像写过此信两年后,当了5年工人的郑渊洁,其命运便有了翻天覆地的转变:1981年,他被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调到该社的《儿童文学》编剧部工作,并代表编剧部向叶永烈约过稿。不久,他又调往北京市文联所属的《布谷鸟》杂志做编辑。1981年10月26日,还曾代表编辑部给叶永烈写过一封信:“叶永烈同志:您好!承蒙赐稿,不胜感谢!拜读了大作,我个人认为很好,已送审,尽快将审理意见告诉您。我由《儿童文学》转到《布谷鸟》。今后常联系。问小叶舟好!致礼 郑渊洁 10月26日”信中提到的“小叶舟”是叶永烈的长子,郑渊洁1981年出差到上海时,在叶永烈家中结识了叶舟。后来,郑渊洁由编辑转为作家,开始攻克“童话大王”的目标,两人之间才少有联系了。

  好在叶永烈本人,将当年那位谦称“我是一个初学写作的青年工人“的郑渊洁的来信,一直保存到了36年后的今天。“也许如今成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早已经不记得这封信了,”叶永烈感慨道,“但是我相信他一旦重读这封信,一定会马上收入他的文集, 因为这封信真实地记录了成名之前的他的思想和追求。”

  但愿,我们每个人无论今天成功与否,都还记得自己的来路和初心,都仍相信如今再牛再狂的自己,都曾是茫茫人海里的一枚青涩、谦恭的小人物。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