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嘉璐:中华文化衰败的原因

许嘉璐

第一个问题:雅文化和俗文化的断绝。

这个观点,我还没有看到其他人讲过。我正想写一篇文章,不知道写得出来写不出来,在思考。

文化有雅、俗之分,二者相和才是文化的整体。“雅”并不表示高贵,“俗”也不说明低贱,雅、俗只是就其流行的范围而言,流行于社会上层的谓之雅,反之谓之俗。雅者可能比较细腻、考究,俗则相反。任何社会的文化又都不可能是纯然一体的,因为只要有阶级、有财产,社会就有上、下,文化也就有雅、俗。在一个理想的平等社会里,雅、俗之间是互通互动的,用通常的话说就是“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

但在一个衰落的社会里,雅文化和俗文化之间几乎是绝缘的。俗文化被视为粗鄙,遭到摒弃,不能登大雅之堂,得不到提高;而雅文化则局限在狭小人群范围中,孤芳自赏,赏之者越来越少,其本身越来越萎缩。虽然这种绝缘不是绝对的,但是两方面都因此而受损则是肯定的。

在我国文化史上,有过雅、俗互通互动比较成功的时候,也有因为二者隔绝而导致文化整体萎缩的时候。例如六朝时哲学中的玄学和文学中的骈文,即与市民和农民的生活思想距离太远。玄学和骈文原本都是从生活里生发提炼、精致化出来的,而一旦成为少数人独享的文化品种,它也就走向死亡了。又如唐代禅宗和近体诗,可谓亦雅亦俗,雅俗共赏,因而哺育了宋代的理学和“诗余”(词)。

时至明、清,社会等级更为严格,雅者与俗者人为地不相交通。例如为后代人所欣赏的八大山人、扬州八怪等画家,在当时进不了宫廷;《红楼梦》这样的旷世之作,被排斥在上层社会之外。作为文化的底层,明代的理学、心学,越来越思辨,越来越精致,虽然其基本概念逐步深入百姓之中,“天理”“良心”已进入百姓语言,但这是单向的辐射,而不是双向交流。老百姓更关心的衣食仓廪,理学、心学都没有给予回答;理学、心学已经走到了极致,也没有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进一步前进的门路。所以可以说,理学、心学的精致化,也就是走向衰落的开始。理学、心学的衰落,也就是中华文化衰落的标志。

关于文化“雅”“俗”的理论问题至今还没有引起足够的注意,在这个领域大有研究的空间。

第二个问题是与异质文化的隔绝。

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是它得以绵延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反过来看,如果它变得封闭了,不能包容别的文化了,也就会停滞衰微。至明,由于施行海禁,东边和异质文化的接触没有了;西边,由于版图已经达于戈壁之西、大山之巅,再也难以逾越,即使与中亚、阿拉伯有所接触,影响也是不大的。这样就出现了以前我所讲过的,开始了长达400多年的文化封闭。

隔绝有时并不来自地理障碍和当政者的决策,有时一个民族过于自以为是,也可以形成自我隔绝。例如现今有的国家以自己的文化为世界唯一优秀者,可以普救万国,这样,即使交通、通讯空前发达,地理、政策也并不封闭,却实质上与异质文化隔绝了。没有了异质文化的刺激和营养,也就要走向衰落了。

第三个问题是“自我崇拜”。

中国曾经几次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长期的稳定、繁荣,没有强大的外敌,使得整个国家,从最高统治者到一般的老百姓,都陷入盲目的自我崇拜。既然自我崇拜,就会满足于现状,就会拒绝正确而从眼前看却与既有的观点相左的文化。这句话绕一点儿啊,意思是就会拒绝什么?会拒绝本质是很正确的,但是从眼前看和过去的观点相反的文化。这样渐渐失去前进的动力,已有的成果也会以各种方式毁坏。这也可以用中国的阴阳理论解释。但是,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也只是对现象的描述,究其更深的原因,就是失去了文化的自觉。这个道理是人类历史所证明了的。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我崇拜,是它衰落的表现,谁也逃不脱这一历史的规律。我们且不说古代的希腊、罗马,就看近几百年,西班牙、法兰西、大英帝国,都曾经有过驰骋全世界的辉煌,也都先后陷入不同程度的自我崇拜,因而一个接一个地日落西山了。现在有的国家也已经进入到自我崇拜的阶段,他们不可一世,从文化学的角度看,实际上是它衰落的表现,只不过是它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不想意识而已。历史的确会有惊人的重复的时候,当然一个强大的国家或民族,从顶峰向下走,要走到低谷,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就是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壮”。唐代300年才亡,中国由极盛到极衰经历了400多年。但是,人类前进的脚步加快了,英国这个日不落帝国,从顶峰落到唯一超级大国的小伙计只用了半个多世纪。世事难说呀!

第四个问题是“外力”。

这个我也不多说了。

事物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其内因,是根据;但是外因也是重要的,是变化的条件。当一种文化拒绝异质文化,通常的交流、交融过程被截断,于是面临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拒绝异质文化的一方,国力不可避免地渐渐式微,无力承受异质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并不封闭的异质文化总要寻求更大的出路。两个方面遇到了,冲撞发生了,保守的、相对衰弱的文化就要受到冲击。这时异质文化以其新颖、特别是以其相对的强大,具有特殊的吸引力,而本体文化还没有来得及应对,因而它被冷落,进而进一步衰落。所以外力是文化由盛变衰的条件。

当然,这以后“阴阳”变化的规律仍在继续起作用。只要本体文化根基深厚,事物到一定时机还会再次向着相反的方向扭转。而在这时,正如以前我讲的,领袖(政治的和文化的)的清醒与自觉将起到特殊的作用。

摘自中华书局出版《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作者:许嘉璐

书号:978-7-101-12613-6

出版时间:2017年6月

定价:48.00元

内容简介

该书汇集了许嘉璐先生十余年来研究中华文化成果的精华,全书分为十六个部分,全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质以及作为中华文化基本因子的儒学、佛学、道教等的基本精神,指出了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以及中华文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展方向。主要内容有:一、中华文化的一般内涵,二、中华文化的特质,三、了解中华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四、中华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儒、释、道的当代价值和意义,五、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的关系,六、当代文化建设的困惑和症结,七、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书稿的构成:神秘—生疏——中华文化解读;文化的多元和中华文化特质;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漫说;训诂学与经学、文化;关于儒学若干问题的辨识;禅宗——中外文化相融之范例;道教经典的时代性阐释及其意义;中华文化重任在肩;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漫谈“文化强国”战略;文化建设的困惑和我见;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对于中华文化和新文化建设的思考等。

作者简介

许嘉璐,1937年生,字若石,江苏淮安人。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汉语文化学院院长;中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汉语史、应用语言学两个研究方向的博士生导师;兼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兼理事会理事长。多年从事语言学与研究工作,主持多个国家重大科研项目。著有《未辍集》《未成集》《未了集》、语言文字学及其应用研究等多部专著及大量学术论文。在古代汉语、训诂学、音韵学、《说文》学、古代文化学等方面有深入研究。撰写了《古代文体常识》《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古语趣谈》等著作。主编了《中国传统语言学辞典》《中国古代礼俗辞典》《古代汉语》《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丛书》和《古今字汇释》等。主持《文白对照十三经》《文白对照诸子集成》《二十四史全译》等大型文化工程。

目录

前言:世界格局巨变与中华文化担当

第一讲 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一、我不得不去思考文化问题/

二、什么是文化,什么不是文化/

三、要把握文化,首先要将它条理化/

四、文化三个层级间的关系/

五、文化的层级和系统间相互纠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六、文化发展的五大规律/

七、当前文化问题的症结/

八、几点对策/

第二讲 中华文化源流(上)

引子/

一、自然—人群—文化/

二、家庭—家族—国家/

三、宗教—礼制—习俗/

四、封建—郡县;帝王—政府/

第三讲 中华文化源流(下)

五、庶士—世族—士臣/

六、百家—儒家;道学—理学/

七、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的比较/

八、中华文化衰败的原因/

余说/

第四讲 文化的多元和中华文化特质

一、文化的本质是多元的/

二、文化是各个民族的文化,有本质不同的交往方式/

三、文化的多元性受到空前重视/

四、多元文化对话的核心是信仰和宗教/

五、中华文化的特质/

六、中华文化的哲学特质在己身内部的表现/

第五讲 中华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一、什么是中华文化/

二、如何把握、观察文化/

三、中华文化的底蕴/

四、中西文化的同异/

五、中外文化交际的原则/

第六讲 认识一下儒家经典

一、儒家与世界著名宗教/

二、概说《十三经》/

三、儒家的终极问题/

四、破除神秘感/

第七讲 训诂学与经学、文化

一、问题的提出/

二、训诂学与经学/

三、训诂学与文化/

四、训诂学与诠释学/

五、训诂学的工具、范围、目的与目标/

六、现状与展望/

第八讲 关于儒学若干问题的辨识

一、关于儒家是否保守的问题/

二、关于儒学能否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问题/

三、关于儒家对利和义、法和德关系的认识/

第九讲 禅宗——中外文化相融之范例

一、佛教要义/

二、佛教传入中国之过程/

三、佛教与中华文化之相融/

四、禅宗之一统/

五、范例之启示/

第十讲 中华文化重任在肩

第十一讲 中华文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一、文化的层次和类别/

二、中华文化形成的环境和条件/

三、中华文化的成长和细密化过程/

四、历史趋势的逆转/

五、文化自觉与文化建设/

第十二讲 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一、文化的发生、发展及其层级/

二、中华文化的形成与定型/

三、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

四、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价值与意义/

第十三讲 漫谈“文化强国”战略

一、制定和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既是中国自身的需要,也是世界未来的需要/

二、思考文化战略必须遵循文化发生、发展、壮大以及由兴而衰、由衰而兴的规律/

三、一旦中华文化能够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着中华文化之身已经强健了/

第十四讲 对于中华文化和新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文化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当前文化建设的紧迫性/

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延伸阅读

  许嘉璐:世界格局巨变与中华文化担当|头条

  (统筹:启正;编辑:松露)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