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作家】重见辽阔的现实主义

  

  1

  李舫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2

  我觉得这部现象级作品《人民的名义》的热播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蓬勃的姿态和伟大的力量,除了剧中热议的这些老戏骨精湛的演艺和出色的表演之外,除了周梅森和李路导演对整个团队对这些作品创作的严谨态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这部电视剧对于现实生活强烈的关注和积极的参与,这部电视剧强有力地传递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从严治党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信号,确实回应了人民的关切,展示了正义的力量。

  剧中让大家非常感慨的一点就是腐败分子在用人民的名义腐败,那么反腐的正义的检察官和法官也在用人民的名义反腐,《人民的名义》在这里五个字是重若千金的,到底是什么的名义?主创人员用他们正义的判断做出了非常强有力的回答。大家都说到现在创作很难,创作确实是就团结各方力量利用各种尽可能的条件创作最大的公约数,所以这部剧在创作上的成功,其实也是各位主创人员,不光是编剧、导演,包括周梅森老师小说创作的成功,也有很多演员创作的成功。我觉得这是团队力量显示的结果。

  回到剧中的创作主题来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重拳出击从严治党严惩腐败毫不动摇,转变作风高举反腐的利剑扎牢制度的笼子,确实体现了决心和魄力。我想到解放前1945年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他自己记录说延安街头是无一人游手好闲,人人可上书毛泽东,延安5日中间所看到的是距离我的理想世界最近的,他当年期待的新中国就是这样子的。他面对毛主席提出了当年的一个非常著名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如何保证政党未来执政的稳定性?黄炎培说,中国历史有一个从兴旺到灭亡的周期律,“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历史上,周期律是跳不出的,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跳出这个周期律的支配。”毛泽东欣然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一条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话”。毛泽东在当时是看到了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人民的人心的背向是最为关键的。今天这个剧就重新提到“人民”两个字,是隐示党中央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如何面对四个考验四种危险做出的重要判断,如何面对今天局势正确的判断,如何有腐必反、有贪必惩的判断。刚才提到怎么样从严治党,因为经历十八大以来是面对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剧中面对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今天的改革不仅仅是原来的改革,而且是以前的改革留下来的难啃的硬骨头,剧中涉及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段落很多,比如说司法体制改革、党的建设的改革、经济改革,包括周梅森老师一直是对自己的经历有着情结的把大风厂植入自己的创作中。另外也涉及一些文化体制改革把“90后”也植入进去,我们的年轻人如何继承今天创作的果实,所以其中周梅森老师、李路导演想得很深,这里面涉及不仅是党中央的问题尤其是人民期盼的问题。中国共产党赢得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执政后的中国共产党能够重点治乱也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这里《人民的名义》这五个字的分量重若千金。

  《人民的名义》中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正反面人物形象,比如说侯亮平大家尽管觉得他很年轻戏份过于正不够丰满,但是对于陆毅自己表演来说已经是提高很大了,包括大家喜欢的达康、祈同伟、高育良,我觉得高育良的表演非常精准,他作为南京的老话剧演员,把一个接受党的培育多年的老共产党员,如何在外界的诱惑下一步步不得已的陷入腐败的深渊里,这中间的心路历程揭露的非常准确。包括李达康是非常丰富的人,追求GDP、急躁、霸道,有很多毛病和问题却更加招人喜欢。包括沙瑞金和陈岩石,陈岩石这个老演员演得非常好,不急不缓,导演给他塑造的戏是非常正面的,还有非常好的就是赵东来,他本身身上带来的霸蛮还有力量感直冲屏幕。

  剧中每一个人都是个性鲜明血肉丰满的,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组成了一个合力,揭示了正义必胜人民必胜的深意,深刻展示了腐败分子堕落的过程:其实诱惑就在我们身边,共产党人必须时时告诫自己不能违背自己的信仰和初衷,时时提醒自己,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廉洁才是立身之本。电视剧的热播体现了现实主义创作的升级和力量,一个多世纪以来,在文艺创作和文艺研究领域现实主义作为理论和方法尽管被广泛争议,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被抛弃甚至被窄化、弱化,有些创作也存在轻浅小碎的现象,我们的创作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抄袭、模仿、千篇一律、胡编乱造、牵强附会,还有为艺术而艺术,脱离大众、脱离现实还有一些架空的、穿越的、玄幻的,这些不光是我们的创作原则出现了问题,也是我们的创作方法出现了问题。这部剧非常好的一点,用台湾作家陈映真的话叫做“辽阔的现实主义”,我觉得我们今天是一个需要重建辽阔现实主义的时代,也是能够产生辽阔优秀现实主义作品的时代,因为我们处在一个伟大的历史变革的时代,如何记录这个时代的伟大变革,做时代风气的先决者、先行者和先倡者,写出更多有进步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是对我们每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考验,也是对我们的信任。

  我自己还有一些小的建议,比如有一些地方,我感觉到我也跟大家一样喜欢那些紧张的画面,包括像郑胜利都快速过去,这个是为了拉近跟“90后”人群的距离,与他们进行对话的平台。有一些细节我觉得是可以这样处理,比如祈同伟,我个人觉得作为一个苦孩子出身的公安厅长来说,他最开始就是在缉毒中被三颗子弹打伤,那时候他还是充满正义的,非常品格高尚的人,最后他慢慢堕落了,那个时候要回到三颗子弹可能更好。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比如常委会的场面,常委会的场面不可能是四方桌的场面。还有刚才大家说的正面的形象确实不好塑造,比如像沙瑞金,他作为一个省委书记的出现,这部剧不能仅仅停留在反腐,而要体现我们党的制度建设,体现在我们司法的公平正义建设,到这个高度上来说,我觉得在这一点上沙瑞金这个形象的塑造还有更多可提高之处,他是整个剧里出现的人物形象中最高权力者。其他像田国富、季昌明转变都设计得非常好。

  另外我自己感觉女性的形象在这样一部政界题材里略显单薄,另外侯亮平夫妻之间对话的戏生活气息太少。周梅森老师在这样一部剧中对党的建设包括司法建设提出建议,还能够合理加入政治包括一些经济转型,以及现在中央非常关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风厂对他们未来的关注,对下岗人群的关注,能够把这些东西、这些元素合理地嫁接起来非常不容易。

  (节选自《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研讨会摘要》,原文刊于《中国作家》影视版2017年第6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