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林曦03 | 普通人怎样欣赏大师们的画作?

本集 ASK

  "没有美术修为的普通人怎样欣赏大师们的画作,为什么很多名作看起来完全不觉得哪里好?"

ANSWER

内容摘要

  

  这是一个很可爱的问题,说“没有美术修为的普通人怎样欣赏大师们的画作,为什么很多名作看起来完全不觉得哪里好?”

  我不太想从“我们应该怎样去看一张有名的画”这个角度来讲,因为其实一张画是不是名作,一个人是不是大师,往往是外界赋予的东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则新闻,就是一个在很好的音乐厅,一张门票可能要一百美金或两百美金的演奏家,他在一个地铁口拉了大概两个小时琴,别人就给了他一点点钱,完全没有了那个光环,但他其实可能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优秀的那批演奏家里的一位。

  所以当先入为主强调大师和名作的时候,会产生一个结果,就是你会觉得既然他都那么好了,为什么我没有看出来;它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了,我为什么没有感觉出来这张画比那张画好;或者甚至很多人会说,如果用价钱来衡量,一个画家的作品上千万了,另外一个作品我觉得跟他画得差不多,为什么才几千块?

  就是我们最终要理解,附加在艺术作品外的名声、价值,所有的这些,本质上跟那张作品是无关的。我们所知道的很多名作,其实是跟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有关的,然后恰恰好被我们知道。可能我们最知道的唐代书法家是颜真卿,但唐代真的没有哪个村里有个秀才写得和颜真卿一样好吗?只不过是他没有机会留下来。

  

  

  

▲ 颜真卿《多宝塔碑》

(可横拉浏览)

我觉得不管是看什么样的作品,要有一个基础的平常心,不带先入为主的知识,先去平静地、深情地,就像去认识一个人一样地去看它。

  所谓的大师的作品也一样,它首先不是之于时代,不是之于社会,在跟一个正在观察它的心灵相对的时候,它只是一张作品而已。我觉得没有在这个状态去欣赏一张画的话,实际上是被很多别的内容和信息操纵的。

  那么我觉得看任何一件作品的时候,永远有两个角度,而且这两个角度是不矛盾的,通常我们都偏向于一个角度。

  A角度就是作为一个完全没有任何预设信息的人,我看见它。就像你今天遇到一个完全不认识的人,然后你跟他聊一聊,看一看,大家互相接触一下,会得出一些非常直观的结论,我喜欢他还是不喜欢他,或者说这个人跟我有某种相似之处,还是完全不是我的同类。

  到这一步的时候,当然如果喜欢那更好,你就会继续地接触和了解;但如果不喜欢,往往我们就打在这儿,而且会去找一些点来印证自己的不喜欢。其实这是无效的,而且认知往往就停在这儿了。

  B角度是说,这一张画,不管是喜欢、不喜欢,抛开我的个人喜好,我愿意像对待一个令我好奇的未知那样去了解它。它的背景是什么?创作它的人有什么样的故事?这个作者同时代的艺术家流行什么样的风格?

  其实观看一张画的方法有若干,有从艺术史的角度,有从人类学的角度,通常我们可以选一个自己比较感兴趣的角度。一个角度是这个时空当下的,就是当我与它相映照的时候,它是否触动了我。

  第二个角度其实是放到历史中去看,那么我自己的经验就是说,一个人的喜好或趣味,是与过去所知道的总和有关的。跟接触人一样,一回生二回熟,一个人你可能第一次见他,你没有什么感觉,然后第二次他突然向你展现了一些你喜欢的品质,然后你有点兴趣想要聊下去。欣赏艺术其实也是这样一个过程,我们的兴趣会帮我们打开第一步,但是我们不能仅仅止于个人喜好的兴趣。

  

  

▲ 陈洪绶作品(可横拉浏览)

  比如说晚明,我特别喜欢陈洪绶。但在很小的时候,第一次看到他的画,我是不喜欢的,因为他画得很怪嘛,他就是某种程度的“以丑为美”的一种趣味。那时候老师说这个叫“高古”,然后我在心里默默说这就叫丑。但是他的花鸟我很喜欢的,只是人物真的到现在我都觉得那个脸是不是可以长得再漂亮一点点。但那就是他的审美,是他认为好看的一种形式,而且他也确实影响了后来整个清代的人物画家。

  

  

▲ 陈洪绶所画的花卉与人物图局部

(可横拉浏览)

  所以最开始不喜欢,也不阻碍我去临摹他的线条,去了解他那个时代,比如说去读张岱的文集里面提到他怎么画《水浒叶子》,看一看当时跟他交往的人的性情,就会发现他们真的在崇拜着一种非常接近于魏晋时期的那种放逸的个性。然后才会知道他为什么要去“挑战”大家的审美,那种他认为流俗的、只是漂亮的审美。越知道为什么,就会越理解吧,其实欣赏艺术的时候,人也需要充分发展自己的同理心。

  

▲ 梵高 《麦田与乌鸦》局部

而且大家要知道,我们今天知道的那些创造出天价记录的艺术品,在当时是没人要的。比较典型的当然就是梵高了,他一生中好像就卖出去过一张画吧,艺术市场对他来说是最挫败的一个经验。所以每个时代的审美是在变化的,但是对欣赏者来言,会从中了解到无常,以及其实没有一种恒定的美存在。

  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就是你可以不喜欢,也可以毫无顾忌地说自己的喜好,因为这确实就是个人的喜好,但是除去喜好,也完全可以再进一步,去了解更多,把它作为一个契机去满足自己更多的好奇心;同样的,如果不喜欢也不妨碍你赞美他,欣赏他和懂得他的努力和背后的心血。

有个说法是痛苦催生好艺术,您怎么看?

▲ 齐白石 《借山而居》

  如果简单粗暴地把艺术家分做两类,一类就是比较现实主义的艺术家了,比如我们要试图用水墨画一画今天的外面的CBD,以及里面辛苦工作、面无表情的上班族。反映这个时代的困惑和焦虑,我觉得没有问题,如果这个东西确实是你有所感触的。

  因为艺术最核心的东西还是真诚吧,我的老师刘庆和老师,我看过他的一段文字,很感动,他说美院其实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实主义的风格,但是我们如何得以去体验不是我们的生活能得出的感知?这是一个很微妙的东西。就像那时候学生都要下乡,去农村去画农民的生活,或者画比较艰苦的东西。这个叫体验生活,但是其实如果它不从自己的生活里长出来,就真的特别难打动人。

  当然并不是说所有的艺术体验要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但确实那些属于你真切的每时每刻的感受,是更有内容,更有质地,更能打动他人的,也就是说,艺术家自己没有被打动的时候,很难用这个东西去感动他人,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我记得齐白石说过,不是他不想画那些奇幻的、甚至是非现实的东西,而是现实太美了,太多好看的东西,太多可爱的细节,让他没有办法不画这些东西。所以同样的,艺术家不止两种,不止两百种,不止两千种,不止两万种,每一个艺术家都是独一无二的,简单的贴标签和分类是没有用的,因为标签永远贴的是一类人,我们用标签去认识这些人的时候会省很多的力气,但仍然不能取代你在平静面对一个艺术家的作品的时候,问自己心跳还是不心跳,喜欢还是不喜欢。这个东西是无法被经营的,也假扮不出来

  当然,今天当代艺术的生态情况的确是比过去更复杂了一些,但最终回归到艺术本身,依然是这个作品能不能触动你的心灵。

  还是回到关于文人体系没落的话题。过去文人可能在遭遇人生最艰难的时候,重视的是“我依然在欣赏着生活之美”。我也听到过,上海有那种老先生在最困难的时代,可能一个小面包,也会拿出刀叉、铺上餐巾,认认真真切了。有些人就会觉得这不就是死装吗?但是一些人非常赞赏这样的品格,觉得他在非常用心地善待人生的每一刻。

  艺术品也是一样的,都是我们的镜子,不同的价值观映射出来我们对不同的艺术品或者不同的艺术家、不同的创造方式的反应,但是回过头来看,最后看到的其实就是自己嘛。

你自己喜欢哪些作品呢?

  

▲ 王羲之 《奉橘帖》

  如果真的讲到我自己喜好,书法的话,我觉得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王铎,王充,更早的当然是王羲之、王献之,到清代的邓石如,赵之谦,吴让之,再到近代林散之,沙孟海,这些人真的都非常好,都值得我们蛮深入去了解。

  画呢,从唐代开始传的顾恺之,李思训,到宋画就太多了,马远我是非常喜欢,然后到元四家,吴门四家,这都是高峰。

▲ 晋 顾恺之 《洛神赋图卷》局部

▲ 宋 马远 《水图》

▲ 明 沈周 《卧游图册》

  元四家里我自己其实特别喜欢王蒙,因为我小时候很喜欢细密画,他的画里经常能让人感受到一种跟细密画非常类型的情绪。牛毛皴嘛,就是“嗖嗖嗖嗖嗖嗖嗖嗖”,那种纤细如发的表达和不着急的东西,能让你看得非常非常深。

  

▲ 元 王蒙 《夏日山居图》局部

  

元 王蒙 《夏日山居图》

  吴门四家里,唐寅和沈周肯定是非常喜欢,但最近也看了比较多的文徵明。性情上我还是喜欢那种鲜明强烈的,就跟书法我最喜欢颜真卿一样,但是文徵明真的能让你看进去。因为文徵明很淡,你会觉得他像一个很缓释的针管,把他的情绪、爱和那种翻腾的东西,很缓慢地释放出来,他不是那种“咣”就爆炸了的那种,所以他能释放那么长时间,能活那么长。

  

明 文徵明 《消夏小景图》局部

  

▲ 明 文徵明 《潇湘妃子图》局部

  

▲ 明 文徵明 《石湖泛月图》局部

清代当然石涛、八大是很喜欢的,还有金农、罗聘,再到近代,像齐白石,丰子恺,叶浅予先生,这些都是特别可爱的画家。

  

  

  

▲ 横拉可浏览图片

石涛 《云山图》 | 八大山人 《花鸟山水册》 | 金农 《竹林青风图》

  我觉得去了解一张画或者去了解一个艺术家,最幸福的就像认识一个可爱的朋友。艺术家还是比较天真的,他犯不着装嘛,他们倾向于说真话,因为他们得用真诚的状态来创作以及来打动他人。

  像西方的艺术家,我是特别喜欢文艺复兴早期的那些壁画,就是像马萨乔那种,画得特别笨拙的东西。

  

  我非常个人体会是,在提香之前,差不多是我们明代这个时期,东西方的绘画没有差得很远,大家主体就是用线造型。当光影介入油画越来越重的时候,这两条路才分开了,中国画当然还在用线造型结构的方法,而西画慢慢到了一个以写实的,以光的介入为主的观察的方式。

  

▲ 维米尔 《倒牛奶的女人》

  维米尔我也非常喜欢,小小的,虽然大家说他借助了很多工具,但我觉得真的去看他的原作的时候,还是觉得特别可爱。我也特别喜欢西画里那些在旁边一坨一坨的、像小肉球一样的那些小天使,或者在旁边啃作一团的小猫小狗。

  其实每一个时代的大师都代表了一种个性吧,我记得是刘晓东老师说过一段话,他说真正的艺术家和艺术家之间彼此的欣赏就没有那么多废话了,就是看你抹了两笔颜色,佩服,然后就爱得要死。这就变成一种对线的方式,对用色的方式的欣赏,变得更显微镜了,甚至脱离开他要表达的思想,是一种纯粹的对个人技巧的欣赏。就像你对一个男生特别着迷的时候,你看着他,其实你听不到他在说什么,就觉得“哇,声音好好听”。越欣赏的时候,会越进入到一种脱离开功利目的意义的细节里面去。

◼︎

能介绍一位女性艺术家吗?

  

▲ 元 管道升 《兰花图》

  确实,从古代史的角度讲,女艺术家是比较难留下。那中国的话,赵孟頫的太太管道升我觉得是中国女艺术家的一个很典型的代表,西方的话,我特别喜欢玛丽·卡萨特 。

  

▲ 玛丽·卡萨特 《母亲的吻》

  正好年初的时候我在京都看了一个关于卡萨特的相当全的展,还包括她用浮世绘的方法画的一些妈妈和小孩。我喜欢她可能跟我们俩画的主题很像,而且我发现,我们都很喜欢画那个脸袋儿,就是小朋友,尤其是那种半岁之前的小孩,从侧面看他们的脸,你可以说他是桃子脸,也可以说是屁股脸,那个角度是最生动、最无辜、最萌的角度。所以我觉得,这些细节想起来,就是发自内心的开心啊。

  

▲ 林曦作品

内容摘自视频

《ASK林曦:门外汉怎么看懂艺术》

- E N D -

下一周

关于与父母的相处

如何对待彼此的爱与分歧

欢迎收看

ASK林曦

内容为 Lstudio 原创,皆为过心爱惜之物

合作转载等事宜,可以联系我们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