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专稿】“误入歧途”雕塑家朱达诚:这个时代很辛苦,但我格外幸运

  

  

朱达诚

“这下子‘误入歧途’啦,不能再画画了”

似乎每个时代都有影响彼时一代人的阅读方式,正像是电子阅读对我们这一代人的影响,正像是“伢伢书”对朱达诚一代的影响。“我们小时候有一种书叫‘伢伢书’,上边经常连载一些武打漫画,小孩子都喜欢画画,上课的时候我们也会偷偷拿出来画。刚好我姐姐是美术出版社的编辑,我经常去他们那儿玩儿,看到他们画什么像什么,就对画画这件事有了特别的兴趣。”

  

归去来兮 木 2011年

无意中的爱好带着朱达诚走向了美院附中,走向了更远的路。1957年朱达诚考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附属中学美术系,和他一同考进来的还有唐小禾、尚扬等。脱胎于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的武汉艺术师范学院虽然从华师分出来了,但是党政上还是受华师领导,朱达诚还记得那时候上课还一直是去还在桂子山的华师。

  

和 铜 2013年

“附中阶段什么都学,中国画、水彩、素描、油画、版画这些都是必须要学的基础知识,但是那时候还没有雕塑学科。”程白舟先生教习素描,熊明谦先生教国画,钱延康先生教油画,每天早起去菜市场画人物速写,去沙湖、龟山、狮子山画风景。在附中就接触到了专业上最优秀的老师让朱达诚至今都感慨自己的幸运:“我们特别幸运,一进学校就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后来一直认为在学习一个专业最初的阶段反而需要最好的老师,他们会让你看到这个专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激发你对这个专业持续的兴趣”。

  

鱼之魂 不锈钢 2013年 上海688广场

武汉艺术师范学院的美术系和并未随着中南美专迁往广州的部分师生在1959年组建了湖北艺术学院。湖北艺术学院成立后,在原来武汉艺术师范学院的基础上增加了雕塑系,“因为之前没有雕塑,也没有雕塑师资,所以就请了军事博物馆的张祖武先生过来”。好不容易成立雕塑系,但是却没有人报名。这一年朱达诚附中毕业升学,起初并没有想过学雕塑却在老师的鼓动下进了雕塑系,“这下子‘误入歧途’啦,不能再画画了。附中班上8个同学,我和其中6个都进了雕塑系。好在老师非常好,没有随着中南艺专迁走的王福臻老师、李羌美老师、苏喜荣老师和张祖武先生成立了雕塑教研室;张先生是刘开渠、王临乙的学生,两位老师接受的法国雕塑教育方式在张先生这里也延续了下来,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特别幸运的事”。

  

肖邦像 铜 2007年 山东威海

60级雕塑系确实是幸运的,在他们65年毕业后,几位老师陆续离开湖北艺术学院,而逐渐开始的社会运动也打乱了教学与招生,他们与59级这湖北艺术学院第一届的雕塑学生一起,成为了湖美在建国后培养的第一批雕塑创作和师资力量。

  

武汉防汛纪念碑(浮雕设计:张满汉、曹国昌、朱达诚、鲍骞)

  

朱达诚 、鲍骞、曹国昌参与创作武汉防汛纪念碑浮雕创作

黄陂农民泥塑的“始作俑者”:没想到改变了他们的人生

在毕业留校之际,朱达诚接到去恩施山区参加“四清运动”的任务。一年之后返校,赫然发现湖北艺术学院音乐系已经分离出去成立了武汉音乐学院,剩下的美术系也改名叫做湖北省美术院,不再进行教学而是专门做创作。

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朱达诚先后参与了武汉防汛纪念碑、襄樊阶级教育展览馆、沙市人民公园的雕塑创作。“当时美术院的氛围很紧张,我就特别愿意出去搞创作。还在学校的时候,我们曾经跟张祖武先生反映说总是下乡锻炼、参加‘四清运动’影响我们的教学,张先生说社会也是一个课堂,到外面去虽然影响雕塑的功课,但是你们在社会上可以学到更多,了解不同的人、体会不同阶层的人的需求,我想这个也很有道理”。

  

肖成章、唐小禾、汪良田、朱达诚在黄陂培训农民美术骨干

伴随着群众美术发展的国家要求,朱达诚和王福臻带着湖北省美工队(其前身为湖北省美术院)负责人之一陈立言的介绍信到黄陂开办学习班,在秋收农忙过后教学员做雕塑。在一轮接一轮的学员培训中,朱达诚逐渐摸索出“短、平、快”的教学方式,把五年雕塑专业知识浓缩成几个月里就能学会的简明扼要的教学方法,“我跟学员讲雕塑的基本要求,怎么做人头,怎么塑造全身,身体比例、衣纹、人体关系、动作变化、表情的处理。他们把家史、村史和文革样板戏变成栩栩如生的泥雕,然后挑担运到四乡各处,搞巡回展览的‘泥塑担’活动,甚至还自发举办了小型泥塑展览和陈列室”。朱达诚培训出来的400多位泥塑者先后走进了《湖北日报》、《人民日报》、新闻纪录片,甚至最后走进了中国美术馆,与四川工人雕塑共同展出。

  

1974年,黄陂县农民泥塑班合影。

前排左起:薛宏钧、王元柳、王福臻、项金国、易厚庆

而朱达诚在培训黄陂农民泥塑的一张现场示范作品至今还被湖北美术馆艺术总监傅中望保留着,“傅中望当时从武汉下乡在黄陂连州公社做知青,去他们公社第一天示范画人像,我看到一个小伙子眼睛亮晶晶的就说你来做模特吧,这就是傅中望了”。

曾任湖北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的项金国更是朱达诚最早的一批学生。黄陂农民泥塑发展到后期活动做得越来越大,黄陂县文化馆馆长曹家顺将项金国抽调至文化馆做馆员协助处理泥塑的相关活动,项金国也在与前来黄陂指导泥塑的钱绍武、郝京平、司徒杰、朱达诚等雕塑艺术家交往的过程中,雕塑创作日益精进,恢复高考后进入湖北美术学院学习雕塑并留校任教。

  

白暨豚 铜 1979年

朱达诚的后78时代:这个时代很辛苦,但我格外幸运

对于其他艺术家,1966年之后的十多年可能是创作停滞的一段岁月,而朱达诚却在这十多年,让自己的作品站在了武汉以及其他城市的公共建筑之中。更重要的是,持续的农民美术培训也让朱达诚的“手没停下来,没离开过雕塑”。1978年,朱达诚考入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受教于刘开渠、钱绍武、王合内等先生。

“恢复高考之后的最初几届学生,出了非常多人才,很多当年的学生后来成为中国美术的中流砥柱,这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现象。为什么?我觉得跟这些老先生绝对是分不开的。当时我们班招了7个人,但是给我们上课的老先生就有七、八位,钱绍武先生、刘开渠先生、张祖武先生都是拄着拐杖站在我们面前看着我们做雕塑。这些老先生已经十几年没有做过教学了,对着我们这恢复招考的第一届学生,巴不得把所有经验都告诉我们,现在是完全想象不到这种情形的。我们也每天都在这种感动的氛围中上课,所有人都特别努力,短短的两年扎扎实实地学到了很多让我们一生受用的东西”。

  

三个和尚 铜 1980年

朱达诚还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毕业创作是《三个和尚》:“我当时故意把故事做成了三个不负责的老和尚、中年和尚和小和尚,大家都不想挑水,最后都没水吃”。钱绍武先生肯定了朱达诚在作品上的形式,并积极挽留他留京任职。

  

梦醒 铜 1984年

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朱达诚逐渐把握了用团块表达的方式,开始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并影响了他随后书法雕塑的个人特色。在1984年的全国美展上,朱达诚的《五连胜泪水》获奖并在沈阳展出。“这件作品是关于排球的,郎平他们5个人抱在一起形成一个团块的感觉。当时这件作品获奖,我就感觉做农民美术培训、搞公共城市雕塑、去央美求学的这些年一路走来,和这个时代的人一样辛苦,但是我格外幸运,始终能够做雕塑,还一直有这些优秀的老先生帮助”。

  

天地方圆 铜 1988年

  

祈愿 石 1997年

84之后的清零与综合

现在回想起来,1984年对于朱达诚来说,是一个人生的拐点。这一年,他告别亲友,南下香港与妻子会合;也是在这一年,他暂时地放下了雕塑,开始去学会适应完全陌生的社会和生活。

  

天上人间 铜 1998年

  

摇篮 木 2012年

“到了香港我算是从零开始了,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也不会讲广东话。我一步一步学习,从开始做设计到后来租下第一件画室,用了十多年”。而现在,朱达诚已是港大、中大进修学院艺术课程导师、香港艺术公社董事会主席、香港美术家协会副会长,频频推动粤港澳地区雕塑展览及学术交流。

  

李小龙 玻璃钢 2013年 香港文化博物馆

  

孙中山先生像 铜 2011年 香港中山公园

擅长人像雕塑的朱达诚,曾为SARS抗殉职的七位医护英雄造像,也曾为孙中山纪念馆制造国父铜像及香港中山公园创作孙中山辛亥革命雕像,亦曾为遮打爵士、霍英东、董浩云、唐君毅、利荣森、肖邦等人物作像。当中最特别是沙田文化博物馆里的一代巨星李小龙像(高3.5米),爱憎分明与嫉恶如仇的神采,代表了香港人所崇敬的精神。

如今,朱达诚悬空的立体草书,不仅站在了香港,也回到了中国大陆。

  

家 铜 2011年 香港中文大学

  

海 铜 2016年

作者:洪镁

编辑:陶一博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