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高温来袭,你一定要知道的防暑常识!

  大暑过后,全国许多地方气温都开始突破40℃大关。出门5分钟,流汗2小时。急剧上升的温度让人们的心情和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但中国人乐对生活的态度没有被高温消减。

  借用网友一句话:“如果你来自低于40℃的地方,不要跟我说话,我们不熟。”

  7月份的持续高温,证明了中国是个团结的国家:北方干热暴晒,撒上孜然,“烤肉”就可以端盘了;南方台风和高温一起预警,淋点水地面一烤,蒸出一个个“小笼包”。

  红色高温预警占据了中国大部分城市的地图,许多北方的城市也加入了今年的高温城市行列,越来越多的人打响了“抗暑之站”。

  我们整理了一份“科学应对高温宝典”,希望能帮助大家有效避免中暑,让广大茶友们做到安然度夏!

  三个关键词:高温、户外、体弱

  高温:

  指的是35摄氏度以上的气温。在高温环境中,无论是在户外暴晒还是在室内闷热、通风不畅的场所,如果没有足够的防暑降温措施,人体内积蓄的热量不能向外散发,可使体温调节发生障碍,如过多出汗,身体失去大量水分和盐分,很容易引起中暑。

  户外:

  在炎热的夏季,长期在户外,尤其是烈日暴晒的情况下,最容易发生中暑。户外作业的人群,历年来都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另外,暑假是学生及家庭出游的高峰,在露天的场所使用太阳伞和防晒霜,能有效抵抗一部分直晒的高温。

  体弱:

  人体进入高温或低温环境时,各项生理活动均有显著的变化。这些变化实质上反映了机体在调整它的各种机能以适应环境温度的剧烈变动。而年老体弱者,在高温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更容易发生障碍,从而导致中暑。

  

  中暑的症状

  先兆中暑:

  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体温升高、全身无力。

  轻度中暑:

  除上述病症外,体温38℃以上,面色潮红,胸闷,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皮肤湿冷、血压下降等呼吸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

  重度中暑:

  除上述症状外,出现昏倒痉挛,皮肤干燥无汗、体温40℃以上等症状。

  科学防暑宝典

  ▎居要定时,露宿不可取,衣着勿赤膊。

  高温酷暑时,有些人喜欢光着上身乘凉,认为赤膊凉爽,其实未必如此。当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时,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

  在穿着上,应穿浅色、宽松的衣物,以减少衣物吸热,并方便排汗及散热。面料应以棉、麻、丝为主,尽量避免穿化纤品类的服装。外出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准备好太阳镜、遮阳帽、遮阳伞、防晒霜,随身备好防暑降温药。

  夏季应尽量晚睡早起,并养成午休的习惯。睡眠期间,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28℃,空调运作时,尽量避免送风口冷风直接吹着头部,定时打开门窗,通风换气。特别是司机朋友不要长时间在车内开着空调睡觉。

  ▎科学合理的饮食:补水喝热茶

  1.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按出汗量多少饮水,出汗量多,饮水量就应适当增多。另外,不能等口渴才喝水,要定时喝水,少量多次。夏季推荐饮用白茶,尤其是老白茶,消暑效果良好。

  2.要多吃含钾、钙、镁、铁等丰富的食物。缺钾是引起中暑的原因之一,因此膳食中应多搭配一些含钾丰富的食品,如蔬菜和水果、豆类等。绿色蔬菜、坚果、粗粮含有丰富的镁。

  3.要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含优质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包括瘦肉、鱼、蛋、牛奶、黄豆及豆制品等。

  

  ▎“情绪中暑”:环境调整,学会放松

  有数据显示,正常人群中,约有16%的人在夏季会发生“情绪中暑”。从心理学上说,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外界气象条件就会影响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容易产生暴躁、焦虑等情绪。尤其容易为一点小事而大发雷霆,而自己却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首先就是对环境的调整,居住和办公环境要尽量保持清爽。学会集中注意力,或者及时调节工作节奏,重新分配休息和工作时间。

  其次要学会放松的方法,将压力和烦躁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及时释放。遇到烦心事的时候,可以通过购物、聊天、健身等方式适当发泄,从而有效地调节心情。

  ▎运动:防晒和多饮水是两大运动护身法宝

  1.在户外运动前半小时涂抹防晒霜,可以有效地防止晒伤等问题。同时还可以佩戴太阳镜,以保护眼睛不被紫外线等损伤。

  2.高温天气运动时,需要注意适当休息,运动15至20分钟后,便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并休息10分钟左右为宜。

  3.切忌空腹参加运动,高温天气对于人体能量消耗较大,如果此时空腹参加运动,不仅会造成低血糖等问题,甚至会发生晕厥等现象。

  4.老年人以及身体状况较差的人,高温天气时最好减少参加体育运动。

  5.高温天气运动过后不宜马上吹空调、电扇、洗冷水澡。因为运动过后身体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增加,皮肤中的毛细血管大量扩张,此时外界冷气、冷水则会使毛细血管遇冷收缩,汗腺关闭。不仅会使人感到更加炎热,同时也会打乱体内器官正常功能,并造成伤风感冒。

  

  中暑后措施

  自身中暑:

  如果你感到头晕、恶心、心慌等相应症状,那么很可能就是已经中暑了。此时,应立即停下手头的事情,找到一个阴凉的地方坐下休息;同时,要及时补充水分,但不要大口猛喝,应小口慢饮,以防加重心脏负担;解开领口、领带、皮带等一些配饰,保持身体周围通风;涂抹或饮用解暑药物;在经过了一段时间休息后,如果症状不减反增,应及时求助并拨打电话就医。

  他人中暑:

  一旦周围有人发生中暑症状,应当立即将病人移到阴凉的地方,并保持周围通风;解开衣扣,用各种方法帮助身体散热;帮助服用解暑药物;用酒精擦腋窝、腘窝散热。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应立即拨打救助电话。

  除了中暑,在高温天,走在路上摔倒最大的危险是烫伤除了柏油马路,还有一些不起眼的东西也很烫人,轻易碰不得!

  1.室外金属制品:在阳光暴晒下,金属的温度会急剧上升,与炽热的金属直接接触,皮肤会被灼伤,尤其是孩子的肌肤更容易受损。

  2.塑料健身器材:有媒体检测,正午12点时塑料滑梯的表面温度达到了63.7℃。

  3.空调外挂机:尤其是放在底层外墙的,温度比较高,经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很容易就烫伤孩子。

  4.汽车排气管:没有熄火的车子的排气管散发着热气,孩子玩耍时不小心碰到,很容易被滚热的排气管烫伤。

  5.石凳:随处可见的石凳,暴晒后温度可达到41℃。

  6.垃圾桶:金属垃圾桶的表面温度,在暴晒后也很高。

  如果不幸烫伤了,先别慌,现场急救非常重要。你首先要做的是就近找来冷水冲洗烫伤部位,迅速将局部热量散去。

  烫伤后,如果身上有衣服不容易脱掉,你可以一边用冷水冲,一边用剪刀剪开衣服。不要着急把衣服撕掉,这很可能会对皮肤造成二次伤害。大概持续冲洗个20到30分钟,差不多直到没有痛与热的感觉后,再用干净的纱布或毛巾等轻轻遮盖烫伤部位,尽快送医院救治。

  有人在烫伤时还习惯涂酱油、面酱、牙膏等等,这些“土办法”都是不!可!以!的!这些东西不仅没用,反而会对破损部位组织有溶解作用,加深创面,也容易引起创面感染。最后要记住如果烫出了水泡,千万不要自己忍不住捅破它,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处理。

  

  现在你们知道,被蒸烤的命运是一定逃不掉了,只有做好万全的预防措施,才能安然度夏,记得消暑也要多喝茶。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