戛纳也有个“FIRST”电影节

  

  作者 | 云隐

  编辑 | bastard

  写点什么对于今年戛纳,本文这马后炮放得有点儿忒晚,而对于新片种草又为时过早。友情提示:本文可能涉及剧透,更残忍的是这些电影目前没有资源(已观看过的人,允许你们在屏幕另一端露出无耻的大白牙微笑一秒)。

  

查尔斯·蒂松,前《电影手册》主编,戛纳影评人周总监

  今年戛纳电影节这盘大菜的热乎劲儿已经散的差不多了,是时候拿点儿小酒点缀一下,叨几口凉菜润润喉。咱们唠唠清新且辛辣无比的影评人周,电影界的新花骨朵们...相比主竞赛单元,影评人周的片子简直就是“冷门佳片”。在资料馆蹲了几天,几乎把下面所说的片子看了个遍,如果嫌长字儿不想看完,那我先把结论摆出来节省亲爱的读者朋友们的时间:这些处女作十分惊艳。

  为了凑字数,先来一波科普

  何为影评人周?

  

戛纳电影节影节平行单元之一。影评人周是戛纳电影节的小妹妹。影节今年70岁,影评人周今年56岁。专门为优秀新人电影人准备的单元。本单元入围的长片或短片作品皆为处女作或者第二部作品。贝纳尔多·贝托鲁奇、让·尤斯塔奇、奥塔·埃索里亚尼、肯·洛奇、雅克·欧迪亚、阿诺·德斯普里钦、王家卫(1989年那部《旺角卡门》)等等,都是从这个单元起步的。

【设置奖项】

对,这些奖就是在直接给钱。

关键词:帮助,新电影人。

短片单元甚至有机会这因短片而扶持新导演的长片项目。

意思基本上是:

允许部分艺术家先富起来。

(这很符合共产主义诞生在法兰西的历史传统)

评审团奖项

  

双周Nespresso大奖

授予七部竞赛长片中的其中一部,雀巢咖啡赞助15000欧元给获奖导演。

  

法国电视4台视觉奖

授予七部竞赛长片中的其中一部,法国电视4台赞助4000欧元给获奖导演。

  

徕卡发现奖(授予短片)

授予十部竞赛短片中的其中一部,徕卡赞助4000欧元给新的电影人们。

合作者奖项

  

ACID/CCAS发行支持

授予七部竞赛长片中的其中一部20000欧元(含税)用于电影发行。

  

超级音频光盘系统SACD奖

  授予七部竞赛长片中的其中一部,SACD赞助5000欧元给电影的作者。

  

Canal+电视台奖

  授予十部竞赛短片中的其中一部,Canal+将购买短片版权,将于电视上进行放映。

其他奖项

最佳处女作-金摄影机奖

  从所有入围官方单元(主竞赛,一种关注,展映)+外围平行单元(影评人周,导演双周)的长片处女作中选出。

  戴锦华老师曾经说过:电影人的成熟起始于风格的形成。一个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决定了他的职业生涯,甚至ta之后的职业生涯都会围绕着这部电影延续下去。算了,以唠嗑的口吻说那就是,有些人这辈子就指着那一部电影活了,之后拍的可能都是番外。

  影评人周的电影起码从今年来看,都很成熟,几乎看不到青涩的感觉且极具人文气息。毕竟从主题上来说,大多数的是围绕着以卵击石的叛逆分子们展开的故事:

  得了眼病即将失明的13岁少女Ava在海边和一只黑狗以及一位吉普赛男孩胡安渡过的最后一个能够看见世界的暑假;巴西资产阶级青年加百利在非洲旅行一年的见闻;刚果卖炭翁玛卡拉砍树烧炭公路推车集市卖炭的全记录;智利资产阶级中年妇女的混乱情事(比如被马术老师的朋友强奸之后又和马术老师睡了...想知道怎么睡的么?【停,拉灯】),顺手再揭露一番他们国家的历史遗留问题;日本白领大妈Lucy爱上跟侄女搞一起的美国渣男John而后千里送炮的旅程;德黑兰性压抑社会下的几个极端人物的众生像;卡拉卡斯街头少年帕德罗误伤伙伴,父亲安德烈带着儿子开始了逃亡;辛辛苦苦养的牛,一只出了毛病,农业管理部门说全宰就全宰。法国小农民跟各方斗智斗勇地给自己圆谎;科西嘉黑手党少年,从小打小闹地犯点小罪,一步步走到罪孽深重;迷弟为自己心爱的少儿电视剧《布利斯比熊》勇当自来水;西西里的小山村,13岁小女孩露娜不肯接受自己喜欢的小男生的失踪踏上了寻找的旅程...

  技术上讲,大部分影片的完成度很高。但毕竟由于资金的局限还是会有些遗憾。

  

  艾娃 Ava (2017)

  比如:Ava,胶片摄制,部分由数字摄影机拍摄。色彩惊艳,故事简直是每一个少女在十三四岁时做过的梦...有个帅帅的小哥哥带着你一起冒险;在《暴力的岁月》中甚至能看出剧组在经费上的艰难:换了大概三台不一样量的摄影机,拍摄状态的不统一。这片儿拍的多不容易,从导演站到电影资料馆激动地掏出张小纸儿当场念了首诗就能看出来了吧...(反正今年在资料馆就他一个这么干的);《玛卡拉》的有些场景的拍摄只能有一次,比如玛卡拉砍倒大树的时候,摄影机向后一躲...

  但是,因为是处女作,所以这些影片所展示的人物大都充满着一种莫名的热情和勇敢。作为戛纳电影节年龄最大的单元之一,影评人周实打实地践行着“将聚光灯照在电影新人身上”的职责。

  

  【特别推荐】

  《德黑兰的禁忌》Tehran Taboo

  de Ali Soozandeh

  

  这是一部非常震撼的R级女性主义动画。

  技术?Rotoscoping挺犀利的。真人在绿幕前进行表演,而后用电脑处理成动画。上一个这么干且很出名的动画《和巴什尔跳华尔兹》。好像这种画风成为了现实主义动画的一种代表。

  尺度?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讲,都很大。这片子在伊斯兰国家根本无法上映。

  裸露镜头?Yes。

  细节?是的,在伊朗,这些都是真的,尽管只是黑暗面。比如:德黑兰的的地铁是男女分坐的。(有women only的车厢)但这个制度的出发点不是对女性的保护。而是性压抑的社会,对“其他某个男人的财产的保护”。

  黑中国?电影有直接点名中国也有的“处女情结”。一个妙龄女子婚前玩儿大了,睡了酒吧DJ。而后管DJ要钱说是快结婚了,必须修复处女膜。DJ找朋友到处打听,打听到了一个中国制造的玩具,说是带上还会像初夜一样会流血。(观影后在淘宝上搜索了一番,这东西,确实有,销量居然...还挺高。)

  女性的社会身份是:

  某人的女儿:修补处女膜的手术需要父母签字。

  某人的妻子:出去工作需要丈夫签字。

  某人的母亲:好像“丧偶式育儿”是全世界通病,孩子与父亲的亲密关系总有个地方是缺失的。

  

  观影时,一位来自伊朗的女士坐在我身旁,她拿一小本儿,我也拿一小本儿,我俩一起刷刷刷地记。放映结束后,这位女士跟我握了个小手儿,我们聊起了这个电影。她说,她觉得作为一个伊朗女人,看完这个片子,觉得虽然它里面说的是很真实的事实,但这只是伊朗的阴暗面,伊朗也有很强大的女性们,伊朗的女人也有幸福快乐的一面。

  “你以为所谓欧洲发达国家就没有性别歧视么?”

  本来观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内心还波澜壮阔的。但而后转念一想,离开剂量谈效果,的确也是种耍流氓。这部电影确实是以一个很西方的角度去看待伊朗的社会,导演也并不是曾经在那里成长过的人。但并不能否认这样的一种体裁的电影的普世价值,尽管言辞近乎歇斯底里。

  以小男孩的视角去讲述现实主义的故事的电影有太多,但套路不在新,管用就行。

  闲聊一句,看这个电影的时候,很多的细节让我不断地联想到中国的女性现状。

《小农夫》Petit Paysan

de Hubert Charuel

  

  导演是个农夫的儿子,毕业于femis制片系,今年32岁。这是他第一部长片。

  法国,一个养牛的废柴青年发现自家牛分娩后得了败血症。按照法律,为了食品安全,全农场的牛都需要被杀掉。第一只牛深夜发病,小农民不忍心看牛受苦,举起了猎枪,然而意识到自己压根儿不会用枪,牛一声声的哀嚎着,而后小农民举起了榔头,一下下地捶死了牛。小农民的妹妹恰好是个兽医,母牛开始发烧后,她迅速发现了问题,但还是决定帮哥哥保密,但还是警告老哥:“如果之后还有牛出问题,她就必须告发他了。”前半部分就是一场黑色喜剧,小农民如何与邻居,与管理局,与朋友,家人,斗智斗勇,为了能够让其他的牛活下来。有些段子,讲真,法国人黑起自己来绝不手软。

  

  小农夫 Petit Paysan 2017

  :管理处的人问:“你农场咋少只牛?这么大个玩意儿说丢就丢了?!旁边都是大平原你说你找不着?”小农民后来吱吱唔唔的说:“...没丢...我把它次了。”管理处的人说:“你们这些农民真有意思,这么大个儿的牛好几百公斤你一人能吃了?明天给我们送来点儿!”

  于是小农民就去超市买牛排了...打折肉的那种...

  如此严格的农业安全制度对于一个小农民来说,太过残酷了。后半部分,小农民为了圆谎,一步步地所谓“错下去”。后半部分,一只又一只的牛开始发病。小农民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网上有一个跟他相似遭遇的人,他开着大巴带着所有健康的牛去找他,希望能寻求帮助...

  

  小农夫 Petit Paysan 2017

  然而最后的希望最终也没有了。没人能救得了这些牛。最后的残忍:电影一开始出生的小牛也在农场名单上,小农民将小牛也抱给他们,让他们杀掉。

  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小农民走在小路上,路旁有一只牛,小农民停下来,跟牛四目相对。大概在说:

  “牛都死了,我很怀念它们。”

  它只是一部看起来相当舒服的片子,剧本编写的十分娴熟。有些梗确实让人捧腹大笑。

  尽管这部电影(按照导演的说法)是带有自传性质的,但这部电影,没有见到作为“作者电影”的导演个人的风格。可作为一个观众,并不妨碍我喜欢这个故事,起码观影时,我在电影院笑得很开心;结尾时,我对小农民无限同情。

《玛卡拉》 Makala

de Emmanuel Gras

  

  粗糙的收音,并不怎么悦目的摄影,而且纪录式手持摄影在电影院那种大屏幕上观看其实并不是种很舒适的体验。然而神奇的是,在某一刻,忽然会让人产生共情的感觉:深夜没有路灯的的非洲公路上,白天太阳暴晒在肌肤上的炎热...真实的影像太动人了...

  大白天歇会儿喝口水,被路过的大货车刮倒了自行车,找到人帮忙扶起车还被人要走了一袋煤;进城时被警察拦住要过路费,又被要走一袋煤。一个意味深长的镜头:公路上还有很多像玛卡拉一样的卖炭翁,同样推着绑满装满木炭的麻袋的自行车的人们,一步步艰难前行。

  当玛卡拉回到家中,妻子问他这一路怎么样。玛卡拉说,还行。

  

  玛卡拉 Makala 2017

  在非洲,如此辛勤的劳动究竟是种怎样的价值?曾读过一本书叫做《贫穷经济学》。书中提到过,在非洲的极度贫穷的国家,存在着“贫穷陷阱”的经济现象。就是指,无论怎样辛勤的劳动,无论外资怎样的帮助,都无法过上脱贫的日子。穷人大部分时候在艺术作品中约定俗成式的被贬低着。这部电影也没有逃出这个俗套:玛卡拉这样的一种劳动令人钦佩,同时又令人怜悯。但并不妨碍,以一种纪实的目光,去观看一次非洲。

  Oh Lucy!

  de Atsuko Hirayanagi

  

  欧洲电影有挺多捅刀式或打脸式揭人痛处。日本电影有不少是猛拽住你的内裤松紧带儿,之后一松手抽的人又疼又响。《oh lucy!》这部片子算是这类电影。不过扔回日本电影的去圈子里它也并不是唯一。平柳敦子曾经把这位日本白领大妈的故事拍成了短片,而今她又把Lucy拍成了长片。

  拓展阅读:替山田孝之去戛纳的日本影人,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之后,我们回到题目。我们作为中国电影人好好反思一下怎么被卖片的盯上,如果处女作参加戛纳影评人周。

  深呼吸......给自己十秒钟思考时间......

  停!陷入了思考的人,你再往上翻翻,从头缕缕,瞅瞅上面的哪个故事在中国能让拍?

  别想了。开玩笑的。

  

2017年影评人周片单附打分

(满分10分)

  长片竞赛单元

  AVA 艾娃【8.0】

  导演:Léa Mysius

  France / 2017 / 105 min

  LA FAMILIA 家【7.2】

  导演:Gustavo Rondón Córdova

  Vénézuéla-Chili-Norvège / 2017 / 82 min

  GABRIEL E A MONTANHA 加百利与山【7.3】

  导演:Fellipe Gamarano Barbosa

  Brésil-France / 2017 / 127 min

  MAKALA 玛卡拉【8.0】

  导演:Emmanuel Gras

  France / 2017 / 96 min

  OH LUCY! 噢,露西!【7.6】

  导演:平柳敦子 Atsuko Hirayanagi

  Japon-Etats-Unis / 2016 / 95 min

  LOS PERROS 【6.5】

  导演:Marcela Said

  Chili-France / 2017 / 94 min

  TEHRAN TABOO 德黑兰禁忌【8.3】

  导演:Ali Soozandeh

  Allemagne-Autriche / 2017 / 96 min

  特别展映

  SICILIAN GHOST STORY 西西里的鬼故事【7.7】

  导演:Fabio Grassadonia, Antonio Piazza

  Italie-France / 2017 / 122 min

  UNE VIE VIOLENTE暴力的岁月【6.8】

  导演:Thierry de Peretti

  France / 2017 / 107 min

  PETIT PAYSAN 小农民【7.9】

  导演:Hubert Charuel

  France / 2017 / 90 min

-FIN-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