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社会学不社会?——细数那些发人深省的社会学理论|社论前沿

  编者按

  社会学对于外界而言一直是一个既神秘又陌生的学科,而社会学理论更给人一种“像雾像于又像风”的朦胧感。初读晦涩,再读依旧晦涩,读懂后又有一种“茅塞顿开,恍然大悟”之感。社会学理论的魅力就在于此,本期小编特意整理了若干社会学理论的解读,抛开晦涩,带入现实,体会理论如何“发人深省”。抛出我们自己的“社会如何可能?”之问。

这是社论前沿第643次推送

微信号:shelunqianyan

  

  最迷人的不是路,是被禁锢的自我与未知撞击的声音。

  1

  齐美尔——文化悲剧理论

文化悲剧理论的含义:齐美尔认为文化分为主观文化与客观文化,主观文化是指人类自身道德水平和自身人性的发展,例如人类自身的创造力;而客观文化是人类创造的一切为人类精神或物质需求服务的存在,比如游戏,电影,漫画,小说等等。

齐美尔认为,人类自身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客观文化的限制而停滞不前。自近代历史开端以来,人类的思想水平与如今相比并未差别多少,但是客观文化(如互联网、手机、人工智能等)已经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类逐渐被自身创造的东西所奴役而忽视自身思想的进步。想必大家很难想象不拿手机的日子该如何度过,小编的同学曾经做过一次实验:体验一整天不带手机的生活。结果中午吃饭时就忍不住回宿舍拿手机,说自己一上午课都没听进去,生怕有人找他找不到,据他的实验结果表明:不拿手机会觉得无所适从,心里一直担惊受怕,他已被手机“奴役”。古人无手机和互联网仍可以吟诗作对,对酒当歌,而我们却已陷入客观文化侵蚀的漩涡,自身的思想和创造力被客观文化束缚,上演了现实版的“哈姆雷特”而不自知!

  2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是一个在传播学里非常知名的假说,指的是当优势意见占主导地位时,其他的意见从公共图景中消失,少数派或“倒戈”或“缄口不言”,此理论由德国舆论学者诺尔·诺依曼于1980年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全面介绍。

这个假说最后的落脚点在社会学上。它的核心是研究、正视人的社会性,着重于意见气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人们是如何判定意见气候,是“大声呼喊”还是“保持沉默”。

意见的表达是个人能否融入集体的关键环节。面对一个公共事件,舆论会天然地分为“多数”意见和“少数”意见。个体在表达观点时会不自觉地感受“意见气候”[ “意见气候”概念由英国社会哲学家约瑟夫·格兰威尔(Joseph Glanvill)提出。诺依曼认为“意见气候”恰当地形容了舆论环境。]的偏向。

若自己处于“多数”意见或“优势”意见的一方,则会自信胆大,敢于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若自己处于“少数”意见或“劣势”意见一方,由于惧怕被孤立,个体则会变得小心翼翼,迫于群体意见的压力而沉默或符合。舆论的演变是一个优势意见越扩散越增势,弱势意见越来越沉默的螺旋式过程。媒体传播的观点意见越多,社会成员的“刻板成见”就越深,对“意见气候”的把握让后者倾向于对主流意见采取趋同行为。因而,沉默的螺旋假说认为,舆论的演变是大众传播建构虚拟世界——刻板成见影响意见气候——社会成员体察意见气候并作出趋同行为——沉默的舆论“螺旋”由此产生的过程。

  

为何会出现大批所谓的“五毛党”和“水军”?其实就有着沉默的螺旋的理论依据在。大批的水军通过表达一致的意见形成舆论多数派,迫使少数派屈服或者沉默,水军在互联网中是典型的以数取胜,形成舆论漩涡。而媒体针对某一观点的频繁表态,也会影响舆论意见的转向,吸引不明真相者加入队伍,形成舆论压制,使少数派倒戈或不想、不敢言。

  3

  社会本体论

社会本体论,作为社会学两大理论倾向之一。其核心观点,即社会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和规范构成的有机整体,社会外在于个人,并对个人具有强制性。这一理论倾向认为社会是一个实体。虽然仅仅作为一种理论倾向,但社会本体论却也给我们揭示了解释社会的一种可能路径:

作为原子化的个体,每个人确实都拥有无限的行动可能;但是作为整体中的一员,我们的行动则可能被框定在社会所“允许”的范围内。人类虽然赋予行为以意义,然而这些行为意义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往后人类的行为可能,意义的存在和发展实质上就是规则的效力所在。即便有意识的去破坏规则(所谓的“反”),怎么能确定这种“反”只不过是规则的另一种体现形式呢?

既然强调社会具有主体性,即可假设社会具有“意识”。有意识即意味着其可以学习和运用。不管我们如何改变人在社会的行为,社会均会“学习”行为所产生的规则,并且将此种规则运用于全体个体身上。就好像人类棋手与AlphaGo的对决,不论人类如何改变下棋策略,AlphaGo总会通过学习和运用找到解决之道,而且这番对局也成为AlphaGo浩瀚棋谱中的一部分。

上述社会本体论的解释表明:“人类”仅仅是一个历史概念。

  4

  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

旁观者效应为社会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概念。小编使用一个现实的案例进行解释:

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广东省佛山市相继被两车碾压,在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最终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而离世。那为什么这18名路人会漠视一名孩子的生死呢?两个心理学家针对路人漠视的现象进行过实验。实验内容为:两个实验者在不同的房间,通过对讲机说话,其中只有一人是真正的实验者,另外一人是一名演员。这名演员会假装自己有癫痫,并且正在发病。如果实验者认为自己是唯一能够听到对方的人,那么在85%的情况下,这名实验者会冲出房间寻求帮助,但如果他认为自己并非唯一能听见对方的人,那么寻求帮助的比例则降到了31%。

这就是有名的旁观者效应(bystander effect)。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的本能并非去帮助他人,而是进行自我安慰,没事的,又不止我一个人知道他需要帮助,别人会去帮助他的。从旁观者效应去解释小悦悦事件中的路人漠视行为,可以理解为事发地处于比较繁华的大街,路上行人较多,大多数目睹小悦悦的行人都会自我安慰:“没事,其他人会救她的”。从而一个接着一个成为了事件的“旁观者”。

这一社会心理学效应的每一个实例都是颇为惨痛的,也让人警醒:当别人需要帮助之时,尽可能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我们不知道,哪一次自己会成为“被旁观”的人。

  5

  布迪厄——制度性文化资本

布迪厄的文化资本概念一直是学者探讨的热点之一。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是维护阶层身份的重要手段。而即便是如今被视为最为公正的教育体系和考试模式,其本质上也是统治阶级自觉或不自觉的维持以及再生产自身阶层的手段之一,布迪厄将其称为教育视为制度性的文化资本,揭示了教育是维持阶级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布迪厄曾将法国大学生的学科和家庭出身进行了分析,发现不同家庭出身的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也是受到家庭出身影响。

而我们仍旧处在一个以高考为“统治性”升学手段的社会。这种主导的教育模式既“残酷”又“低效”,但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是唯一实现阶层流动的机会。而同时,有些人已经凭借父辈的各种资源优势出国读书,参与了更“高级”、更“高效”的教育模式;有些人则因为前人的“不努力”,早早的辍学失学,丢掉了实现阶层流动的唯一机会。

不同的教育模式彰显着不同“等级”的制度文化资本,资源多的人往“高级”(欧美留学)倾斜,资源少的人连改变的机会都没有。这也就形成了阶层再生产的“马太效应”,从而造成阶级区隔。

  6

  新制度主义分析范式

新制度主义的分析范式中,制度是新制度主义的核心概念,也是制度分析方法的理论基石和逻辑起点。在新制度主义的理论框架中,对制度的最初理解是将其看成是一系列的规则、组织和规范等。其中,制度变迁与制度同型((isomorphism)是新制度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度变迁最终都会导致组织间在结构、规则上的趋向同质性,制度仅仅是合理分配权力的合法外衣。

从新制度主义解释看来,很难想象在我们生活中颇为很重要的各种制度其实仅是一种合法性仪式;也很难想象组织在决策时遇到的若干问题的解决方式,都不过是从以前被抛弃的方案中随便选取一个而已。

在制度下,个人的成效跟选择和方法都不曾相关,仅仅跟个人自身的能力大小(资源的多寡、权力的大小)相关。所有的制度和各种言之有理的规则,不过只是一种为了表明自己正当性的说辞,制度实质上就是一种将不合理的形式合理化的工具。

  7

  鲍曼——园艺社会

一个完美的社会,有着知识分子所喜爱的各种精致的,美丽的,理性的,自由的东西。但事实上,要维持这样的精致,美丽,自由,需要剔除杂草。一个社会永远不会是完美的,只有精致美丽理性自由的东西。所以在实践中,一整套的监视系统就建立了起来。用来监视、剔除、改造那些不够完美的东西,也就是那些,不够现代化的,不被现在社会所接受的穷人,边远地区的人。把所有人和事物安排成令人舒服的样式。

穷人越来越被视作可恶和危险的, 穷人之所以穷,是因为他们没有坚强的意志,不够努力,放任自己的懒惰和欲望。 因此,穷人,落伍的人,不够现代化的人要被改造。所有人必须被“文明化”。低级的文化必须被提高到高级文化的标准,以实现社会“园林”的美观和统一。这就是鲍曼的园艺社会理论。

我们所处的城市,就是园艺社会的写照。所有的棚户区,老式住房都要被改造。将“破败”的围墙粉刷上白色的墙漆、推翻“丑陋、肮脏”的城中村,建成高大漂亮的现代小区。我们所处的城市看起来是多元、包容的,实际上并不是。新潮的事物,才是如今的园艺标准。如今的社会实质上是非常统一的,表面化的。这其实是极权主义的另一种形式。我们看起来有无数的选择,但其实我们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时尚的选择。out是一个最可怕的词语。

别人要追求什么流行什么我们一定要追求,哪怕是另类,故意去追求别人不追求的东西,也是一种时尚。这个社会看起来是最讲究个性的,每个人都在追求的个性,实际上是最没有个性的。

所谓的“个性化”、所谓的独家订制,其实都是一模一样的生活方式,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毫无真正的个性选择的生活方式,被新的园艺手段所规训的生活方式。

文章整理:张炎汉

  

  “即便是社会学理论,本身也需要去反思。”

  

  【资料来源】注明:

  1.“社会本体论”部分参考了知乎网友“詹旭源”的回答思路,改动较大。

  2.“园艺社会”部分参考了知乎网友“司屠鸢”的回答,部分改动。

  3. 其余章节来自小编文献资料和笔记的整理。

文章整理:张炎汉

  社论译介作品,欢迎投稿、个人转发朋友圈,自媒体、媒体、机构转载请申请授权,联系邮箱shelun2015@163.com,注明“机构名称+转载”。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