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地有各种新面貌、新思潮的舞蹈出现;这些新形式和内容的舞蹈,虽然被赋予不同的名称,却都继承了启蒙于二十世纪初的现代舞,那份强调个性、追求创新和反映时代的精神。因为有着这些精神支柱,新的现代舞总会紧扣社会变化,也通过这些不同地域发生的新舞蹈,窥见该地的深层生存状态。比如在美国发生的“后现代舞”,强调的是战后美国年轻人的叛逆性自由主义精神;在德国出现的“舞蹈剧场”,呈现了德国文化人对战争的反思和对生活的批判;在日本创造的舞踏,更是直接以身体控诉西方工业文明对日本社会和人性的畸形扭曲。
©Dieter Wunschanks
欧洲的“当代舞”概念,一方面继承现代舞的精神,另方面也凸显出欧洲本土在六、七十年代战后现代化的新趋势。可是和“后现代舞”“舞蹈剧场”“舞踏”等强调某种单一思潮不同,欧洲的“当代舞”呈现的是多元文化碰撞后,彼此交融产生的包容性面貌状态。这种多元文化碰撞,具体呈现在战后美国艺术家们把现代舞带回欧洲开始,包括1967年的罗拔·寇涵Robert COHAN和英国伦敦当代舞蹈剧场合作,1974年的卡露琳·卡尔森Carolyn CARLSON和法国巴黎歌剧院合作,1978年威廉·佛赛William FORSYTHE和德国斯图加特芭蕾舞团合作,1988年的马克·莫里斯Mark MORRIS和比利时蒙内国家歌剧院合作,以至二十一世纪后,年轻一代的欧洲舞蹈家如阿库·坎Akram KHAN,斯蒂拉比·彻考伊Sidi Larbi CHERKAOUI和贺弗胥·沙克塔Hofesh SHECTHER等,直接从第三世界如中国、印度、中东、南美的风土人情吸取灵感,混揉各种文化元素进行创作,而出现了今天丰富多彩的欧洲“当代舞”作品。
©Dieter Wunschanks
可以说,欧洲“当代舞”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全球化”globalization进程中的文化产物,当亚洲、东欧、南美等地区在建构什么“中国特色”罗马尼亚风格’‘阿拉伯元素’‘巴西味道’的时候,欧洲的舞蹈家们却积极引进外来文化影响,融合成“当代舞”的潮流,背后有其社会发展的必然原因。
©Dieter Wunschanks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战后的欧洲,尤其是德国,人口稀少,艺术的培养和发展,亟需借助外来的刺激。西欧许多大型国家剧院需要有能力和修养的舞者,便只能从欧洲以外地区引进人才。在宽松的艺术移民政策下,北美的舞蹈家自然深受欢迎,而更多来自东欧、中亚、南美和东亚地区的舞蹈家得以在欧洲各大舞团工作,也把他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和艺术观点带到欧洲的舞台上。今天在欧洲的任何一个舞团里,都会看见来自世界各地的脸孔,他们不但担任舞者,也出任编舞,甚至被邀请成为艺术总监。我所认识的从中国大陆前往欧洲工作,最后成为欧洲剧院舞团艺术总监的,就有王新鹏、彭刚、韩栋等,为欧洲的“当代舞”贡献了来自中国的力量!
©Dieter Wunschanks
今年“北京舞蹈双周”中,来自德国的开姆尼兹舞蹈团演出的《孤独》,便是欧洲“当代舞”的典型代表。舞团共有二十位全职舞者,分别来自十一个国家,包括法国、匈牙利、西班牙、意大利、爱沙尼亚、乌克兰、波兰、巴西、澳大利亚、韩国和日本,却一个德国的舞者都没有。艺术总监萨布丽娜·萨多斯卡Sabrina SADOWSKA是瑞士人,却邀请了中国年青编舞家许一鸣,以美国画家爱德华·霍珀Edward HOPPER的画作为灵感,编排了作品《孤独》。老实说,《孤独》从编舞到演员,从内涵到形式,都没有一丝一毫‘德国特色’,却止不住德国观众对这部作品的喜爱,并认为这是在德国的支持之下,从世界各地招聚了各位艺术家,在德国的土地上创造了这部作品。
©Dieter Wunschanks
当中国的舞蹈界还在为“当代舞”必须要有“中国特色”而纠结的时候,德国的观众却为德国有这样多元文化交汇,没有什么“德国特色”的“当代舞”而骄傲!
《孤独/莫扎特安魂曲》
编舞:许一鸣、莱纳·菲斯托
演出:开姆尼茨剧院舞团(德国)
演出日期/时间:2017.07.30(周日)20:00
演出场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
演出票价: ¥300 / 220 / 160 /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