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国际戏剧节能否成北京的戏剧地标

  原标题:老舍国际戏剧节,能否成为北京的戏剧地标

  “作为“老舍国际戏剧节”的发起方,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北演”)表示,选择老舍作为戏剧节的文化名片,不仅因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而且因其作品高度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同时,也希望它能成为代表北京特征的文化地标和文化输出、引进的平台,以戏剧为载体,连接北京、全国、世界,让更多人了解北京、了解文学、了解中国文化。老舍国际戏剧节的诞生,也是北演近年来转型升级的成果。

  

  话剧《二马》演出现场

  戏剧人文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国外很多戏剧节跟其城市特质密切相关。比如,英国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世界剧坛有着广泛的知名度,以其命名的英国斯特拉福“莎士比亚戏剧节”历史悠久,可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至今仍沿袭着在每年春、夏两季固定时间举办的惯例。

  无独有偶,1992年10月,第一届契诃夫国际戏剧节在莫斯科举办,俄罗斯独具魅力的文学气息和艺术印记更为莫斯科增添了一笔厚重的文学艺术色彩。经过20多年的发酵,契诃夫国际戏剧节也成为世界级的戏剧艺术殿堂。

  在我国,剧作家曹禺的故乡——天津,以“曹禺国际戏剧节”率先发声。而老舍作为从北京成长起来的“人民艺术家”,是“京味小说”的奠基人,他作品中展示了北京特有风韵、人文景观及文化趣味,其炉火纯青的北京话表达更是作品的一大特色。同时,老舍还挖掘北京人的深层心态、传达北京人的神韵,用一种宽厚仁爱的胸怀和公允和善的眼光来看待北京。

  “老舍先生的作品集中反映了北京人的精神和北京的文化。”北演总经理郑颖说。创办老舍国际戏剧节的初衷,不仅是出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考量,还基于北演多年来对文化产业的观察和实践结果。目前,全国以“戏剧节”为名创办的文学艺术盛典不在少数,各有特质和定位。“面对戏剧市场中尚存的过于娱乐性或碎片化的缺陷,戏剧需要从浮躁或过于偏离现实社会的氛围中脱离出来,才能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并给予其精神上的涤荡。要让观众亲近戏剧,用经典文学无疑更容易引起共鸣。”她说。

  怀着这样的初衷,他们争取到老舍纪念馆馆长、老舍长女舒济的大力支持,她非常希望父亲的作品能够得到传承和普及,并希望戏剧节能更强调社会性、公益性。舒济的提议与北演的构想不谋而合,他们同样希望戏剧节能成为北京的文化符号,并以此搭建一个国内外戏剧文化交流沟通的平台。

  北演的创意同样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人艺版《茶馆》作为合作项目参与到戏剧节中;天桥艺术中心也成为联合主办方,并由中国老舍研究会、北京戏剧家协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都剧场联合担任协办。

  致力于北京戏剧文化地标的新尝试

  因此,本届戏剧节精选了13部国内外经典剧目,既有经典戏剧《茶馆》《浮士德》《吝啬鬼》《茶花女》等,也有根据张爱玲作品改编的《金锁记》和新创作的老舍话剧《二马》等。“每部话剧的票房都很好,尤其《金锁记》和《二马》的演出票场场售罄,这足以证明我们选戏的标准是正确的。”郑颖说。

  首届老舍国际戏剧节除了展演板块,还设置了戏剧工作坊、戏剧高峰论坛、剧本朗读会等重要的互动环节,观众可以与主创进行面对面沟通。这些活动充分调动了观众的主动性,同时也让观众可以深刻体会到戏剧文学的魅力。

  据郑颖介绍,戏剧工作坊通过导演为观众举办的小型表演和交流互动会,传授观众戏剧知识;朗读会的所有剧本均是老舍作品,吸引了不同年龄层的观众亲近文学,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学艺术之美;在戏剧高峰论坛上,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副会长梧桐表达其对首届老舍国际戏剧节的印象为“灵魂”“态度”与“未来”;《新剧本》执行主编林蔚然表示,当下戏剧业追求一个“快”字,但老舍国际戏剧节呼唤、重塑戏剧文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创作信仰,让她惊喜。

  据记者了解,明年老舍国际戏剧节还将增加剧本计划、主题展览和青年编剧计划等板块,以此突显戏剧节应有的演出、交流、学术研讨、艺术教育等职能。“只要我们把事情做起来、做好,我相信它的前景会越来越好。”郑颖表示,首届老舍国际戏剧节的利好信息是获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

  “我们搭这个平台,一方面强调回归戏剧本源的文学精神,把中国好的大师级作品介绍给世界;另一方面希望它成为国际化的平台,以及代表北京的文化名片。”郑颖说,她们的理想目标是像爱丁堡戏剧节一样,能够以巨大的艺术力量吸引旅游者和文艺爱好者前来观剧,通过戏剧节带动其它产业一同发展。

  北演转型任重道远

  “近几年,北演一直不遗余力地向演艺内容提供商、品牌运营商和平台公司蜕变,老舍国际戏剧节就是其中一个平台,目前,我们的转型小有所成。”郑颖介绍,在陆续创立“传统节假日系列演出”品牌——“北京新年音乐会”“中秋逍遥月色音乐会”“七夕演唱会”等经典演出项目之余,从2013年起,北演公司对原有品牌演出板块进行了扩容与升级,又打造了“北京喜剧艺术节”“降噪——摇滚系列音乐会”“原创戏剧系列”等多个品牌演出项目。

  据悉,北演先后投资制作了8部原创戏剧,其中包括《深水区》《甄嬛传》《生命密码》《二马》《独自温暖》等受市场欢迎的原创剧目,并多次获得国内专业戏剧奖项。

  8月,他们还将打造丝绸之路民谣音乐节,结合“一带一路”沿线的音乐风情,在克罗地亚普拉推出一台富有中国艺术特色的音乐节,并准备持续发酵,以此将民族艺术精品带给世界。

  北演还以品牌运营身份切入,与青年剧场、劲松剧场达成合作,进行联合运营,向社会推出更多有鲜明特色和类型定位的演出。

  同时,北演发挥老牌国有文化企业的优势,通过公开招标承办了由北京市文化局主导的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北京金秋优秀剧目展演等公共文化演艺项目。其中,“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备受各级领导的关注,其在市政府平台基础上,负责执行和统筹协调,以政府扶持作为种子资金,并通过整合剧场、艺术院团的优势资源,开展专业、高效的演出运营服务,从而形成剧场、院团、观众、运营方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目前,平台项目中70%为北京市院团项目,30%面向全国开放并向京津冀适度倾斜。针对戏曲类、话剧、儿童剧、舞剧、音乐会等艺术形式,政府设定了一定的比例限制和不同补贴额度。

  同时,为响应国家战略,进一步融合演艺机构的信息共享,促进区域文化交流合作,北演在京津冀三地文化主管部门的倡导下,建立了京津冀演艺联盟。“跟其他政府项目不同,随着时间轴的延伸,北京市剧院运营服务平台会越来越进入良性循环,同时也会带动剧场、剧团、观众自身能力的提高。”郑颖说。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