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真贴发票的样子好像天桥下贴膜的啊

专栏作家、出版人黄集伟妙语盘点本周流行语词

愿大家增见闻,广学识,间或会心一笑~

  语出作者试物所所长近时文章,如上,虽然是句刻薄话,可「贴发票」话题却很中国,很机关,很国企……文末,作者买一送一送上碗远逊于鸡汤的猪大肠汤:「对于一个不拘小节到连自己钱包里的钱都不能保持平整的人,贴发票的时候简直可以分分钟教会我重新做人。」

  语出微信公号张先生说本周热文,文章从北京人被诟病「钱多装逼不热情」说起,直陈北京愈演愈烈的大城市病……该文本周在朋友圈刷屏,引发讨论争议,文末,作者将近大半年「北京核心城区开始治理开墙打洞」比拟为「脱衣服减肥的管理方式」, 可谓一针见血,它比「自欺欺人」之类的老话更富动作性,更具荒诞感。

  来自媒体近日消息,消息说,「已经去世28年之久的知名艺术家达利的遗骨于西班牙当地时间7月20日晚被重新挖掘出来,进行DNA检测,以确认一名现年61岁坚称‘我爸是达利’的女性是否达利的亲生女儿……据达利的尸体防腐员Narcís Bardalet称,开棺时达利那标志性的小胡子还在,‘就像10点10分的时钟指针一样’」……细思这则略显狗血的花絮新闻,忽觉丝丝暖意拂面,一个认死理的女人何德何能得此宽谅和理解?

  网络熟词,网友李娇娥在微博释义:「人造开朗——指原本阴沉内向的人,在周围环境的逼迫与刺激下,做出开朗表现。如话痨、肢体动作丰富、热爱分享、喜欢多管闲事、多大点逼事儿还没做就先要宣讲出来等等。与之相对的‘天生开朗’有所不同,人造开朗只是一种应激反应,多见于工作于聚会场合。你周围有人造开朗的人吗?没有就算了。」

  来自作者李方文章,文章从阅读虚构作品数量锐减切入,讨论「阅读非虚构」与「现实生存状态」间的隐秘关联:「从根本上讲,小说是失败者的艺术,也是失败者的慰藉。小说带你走进一段虚拟的故事和生活,让你暂时忘记周遭的现实……当我走到人生的下半场,未来不再无限多可能,我突然开始看小说了,让别人的故事来填补我生命中不再可能之事」……作者此论带有强烈个人经验属性,可细想,也是片面深刻,在今天,大概也只有虚构作品可能慰藉公主病、直男癌、鲁蛇群乃至茧居族?

  作者虫二本周文章,讨论互联网鄙视链在平台-技术双重挟持下所发生的巨大振荡以及原有鄙视链的全面崩塌,作者有些慌不择词——连「颜即正义」这种曾被普遍不屑的价值观也被作者追认出「严肃文化传承」之底蕴——三国时期,「娘化审美」已然萌芽,「颜控表面上是视频主导互联网内容传播的产物,但实际上就是新晋网红叫板知识大V的一种手段」……这番溯源式考证貌似是在给颜控党翻案?

  

  语出推友Kruppde:「我不太认为自杀的人有心理疾病,世界这么糟糕,脑子有病才活得下去」……这反话说得怨念丛生,它当然不是针对某个别人,而只是针对自己?多么清晰确切的怨念啊。

  网络熟词,早几年,较为别致的飞机餐曾被炒作为「轻正餐」,但此概念传之不远,现又以某餐饮品牌为例,再次炒作「轻正餐」,估计未必有效……在汉语表述里,「正餐」并无固化无疑的逻辑内核,怎么就「正」了呢?如何才「餐」了呢?个人自有逻辑吧,其语义边界甚至不如「大餐」清晰,随便说说而已吧。

  网络熟词,指沉迷著名游戏「王者荣耀」。「王者荣耀」俗称「王者农药」,从「药」的角度定义跟从「坑」的角度定义同一词组,虽角度有别,却也殊途同归——「坑视角」即「陷阱视角」,「药」视角即「病患视角」,它们都从旁反衬出「主语」(王者荣耀)的巨大影响力。

  语出作者刘远举本周专栏,讨论「小学生班级微信群」实用场景,发现除了交流便捷等福利外,群中最现实的主导关系,即权力关系……「在群里即便老师的例行发布,家长也会跟随其后纷纷刷屏感谢,‘老师您辛苦了!老师太棒了!谢谢老师!’就是一个典型的权力场景」……其实,相似的场景在职场圈的各群落中一样家常便饭,随着社交媒体对现实生活的不断侵入,不仅工作场景延伸到8小时之外,办公室政治也挪移到了这群那群:此群唱喏,彼群雀跃,让人频见热络的凄凉,亲爱的陌生。

  来自记者张畅本周专题报道,介绍「在电影与文学两个维度开拓并寻找到恰当的表达方式」的日本作家导演是枝裕和,被贴「治愈系」标签,但是枝裕和不以为然,他「并不想借电影‘治愈’任何人,‘作品是与世界的对话’,他更希望将电影作为‘交流’的媒介,借此看见世界,也看见自己。」

  网络熟词,谐音「迟早要完」,使用语境多为对人、事未来走向的消极判断。在实际语用中,它有当头棒喝的一面,也有浮夸嚣张的一面。「百度自动驾驶洋相尽出无视规矩吃枣药丸」「雷诺轿车终于国产了首选塔利斯曼却吃枣药丸」……也许在标题党看来,意欲耸人听闻,「吃枣药丸」可位列必选之位。

  语出作家毛尖快评《明月几时有》,虽然在毛尖看来,《明月几时有》「缺点重重」,可它「小人物抗战」的题材实在意义非凡:「当然,最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是许鞍华导演,华语电影圈里,最让人敬仰的一位女性导演。看许鞍华的电影,每次,都有一种小时候看电影的感动和温暖,这个,是我们的当代的明月」……在将质疑、狂喜、讥刺、揶揄乃至情愫垮炖出一碗真挚感怀这件事上,只服毛老师。

  网络熟词,最开始,我猜其意为「最手绘」(100%手绘)之意,后征询高人得知「Z手绘」意为「转手绘」——即将图片经过巧妙处理,转换为具有手绘质感的图画……看来,大家甚至包括智能设备们也知道,手绘稀罕,稀罕到无可替代。

  本周单字为「前」

  上图为本周单字「前」,「前半生」的「前」。近大半个月内,国产剧「我的前半生」霸屏,话题不断,早上赶班,亲见二十郎当年轻人在汗流浃背的电梯间还在补追温习,媒体说,「我的前半生」比今年全国大面积酷热高温更酷更热。

  饭友芝兰町:「快速刷完《我的前半生》小说原著,果然时代感和人物设定跟电视剧版本,异常地不同,改编不就是这样,从没人说过要一模一样的东西,这么说起来,又想回味小说版本《面包树上的女人》了,有些时候梦幻的爱情故事,不如那些写的被言辞遮掩后鲜血淋漓的伤口动人」……看来,这位半路原著党党员深谙题材之别,好大度。

  评家毛利:「上一代是要漂亮,要面子,这一代,大多是要自由,要想怎么活怎么活。所以《我的前半生》怎么能代表上海女人?里面的女人既没有自由,也没有面子,如果薛甄珠真是上海典型妇女,我一定先回家把我妈生吞了,因为她竟然既不去超市占便宜,还一天到晚嚷嚷要出门玩,既不帮我骂男人,还整天说你说话太刻薄了男人不喜欢的」……看来毛老师更强调故事地域性的吻合度。不过,一个全民共追之剧,囫囵着瞅瞅,哪儿那么讲究?

  制片人黄澜:(《我的前半生》)「之所以出现关于三观的讨论,是因为电视剧真正触及了大家的情绪,因为每个女性都面临选择成为罗子君或者唐晶的纠结,有的女孩依然沉浸于‘嫁一个好男人,是我人生全部的幻想’中,当然也有部分女孩明白‘我首先要找到我自己,才能找到和自己更匹配的男人’」……看来关注现实为制片方设定之本,人家从一开始没想拍一本三观纯正的家庭生活教科书。

  汉字前为形声字,《说文-刀部》的解释说,前(读jiǎn),齐断也,本义为剪刀,是今「剪」字的本字,本义为剪刀,后背借作「歬」(读qián)用以表示前进、时间、空间或次序在前的、前边未到的、早先的、以前的等等……在一周语文里,「前」字比较有趣的一个样本来自2013年的一个段子:一位外国游客在售票员报完站名儿后彻底蒙圈儿了:「各位乘客,前门到了,请您带好自己的物品从后门下车。」

  关注分享,总有一个在路上~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