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一词的来历,说法很多。有一点是明确的,那就是极言贵重。
在我国古代,向有五金之说,“金”也并非专指黄金,而是泛指一切金属及其制品。按照《山海经》《食货志》《铜剑赞》《平准书》以及《说文解字》等典籍的诠释,黄金为金,白金为银,赤金为铜,黑金为铁。
据考证,黄金与铜发现和利用于同一时期。中国至迟在商代中期,就已掌握了锻金术。但那时黄金尚未用作流通货币。汉代以前的金银铸件,更多是工艺器皿或饰品。在已出土的殷商文物中,就有金箔。四川金沙遗址出土的30余件金器,包括金面具、金冠带、圆形金饰、蛙形金饰、喇叭形金饰等。其中黄金含量约94%的太阳神鸟金箔,造型酷似凤凰卫视台标。该件形同剪纸,浑圆镂空,线条简练,韵律流畅,四只环绕飞翔的神鸟,极富象征意义和想象空间。
从我国货币发展历史进程来看,大致经过了原始贝币到金属铸币再到代价纸币这样三个阶段。在金属铸币阶段,铜钱流行的时间最长,其次是银两和金锭。从秦代半两钱起,到民国通宝止,铜钱流行的时间长达2100多年。
在我国早期文献中,经常会看到“赏赐千金”“悬赏千金”“日费千金”等字样,与千金相关的成语典故也很多。如,一笑千金,说的是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立下千金赏格,甚至不惜屡次点燃报警烽火;一字千金,说的是吕不韦将《吕氏春秋》书简悬挂在咸阳城门上,声言有能增损其中一字者,赏以千金……这些典故中所谓的“千金”,并非具体数目,也不见得就是黄金,而是泛指价值极高的物或事。那么,将人才特别是把富贵人家待字闺中的女子比作“千金”,又是怎么来的呢?
元代之前很长一个历史时期内,“千金”是指才貌出众的少男。南朝大臣谢庄有个儿子叫谢朏,自幼聪慧,十岁能文。谢庄等游山赋诗,让谢朏也写一篇,谢朏拿起笔来,一挥而就。宰相王彧夸赞说:“贤子足称神童,复为后来特达。”谢庄笑了,手抚儿子的后背说:“真吾家千金。”元代杂剧《薛仁贵荣归故里》中,有句台词云:“你乃是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请自稳便。”据说,这便是“千金小姐”的最早文字表述,含有极言娇贵之意。及至明清,话本中称女孩子为“千金”的说法愈益流行开来。
文章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告知
汪春翔1390791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