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作课丨跟着古龙小说学剧作(二):如何玩转观众的“心理期待”

  作者,张咏薇,职业编剧。微信联系方式,zhang-yong-wei(非合作勿扰)。本文为拍电影网作者专栏稿,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编者按:跟着古龙小说学剧作(一)中,作者主要以古龙小说《白玉老虎》为例,为大家生动展示了剧作中有关人物“设定”与“出场”的若干技巧。接下来,作者将从反串、陡转等特殊情节入手,与大家分享如何在剧作中充分调动观众的“心理期待”。干货满满,敬请收藏~

  虚凤假凰

  反串的乐趣

  反串与喜剧的关系,看过港产喜剧电影的人都清楚。反串已成老梗,如今常常出现在一些挠观众痒痒用力过猛的喜剧片中。一些有创新意识的创作者为了不落窠臼,会避开这个技巧。

  笔者倒认为大可不必,反串仍有生命力,还有很多种玩法,不一定就得搞成如花那样。大老爷们穿女装确实有些喜剧效果,但失之直接粗暴。

  古龙在《白玉老虎》中用的反串技巧,则多了些虚虚实实的趣味。

  书中第三十二章《穿红裙的姑娘》主要写了两个人物。

  男的叫唐玉,唐门公子,因为练就了某种武功,外型与性情日渐阴柔,穿女装没有违和感。

  脑补了一下,大概是这样的外形:

  

  

  女的叫连一莲,大大咧咧的刁蛮千金。长得甜俏又英气,大眼大酒窝。

  脑补了一下,外形大致如下:

  

  

  在一个阴森森的夜晚,二人相遇在一个闹鬼的院子里。

  唐玉公子男扮女装(他就是穿红裙的“姑娘”),连一莲小姐女扮男装。

  连“公子”明明怕鬼怕得要命,却要在红裙“姑娘”面前逞强,拍着胸脯向“姑娘”表示:“别怕,连大哥保护你。”

  红裙“姑娘”身为反派,就算有鬼也只有鬼怕他的份。但他看到连“公子”演得那么认真,也就配合一下,装出小鸟依人惊恐无助的样子来,夸连“公子”很有安全感。

  连“公子”来劲了,吹牛说自己想抓只鬼来玩玩,然后“鬼”真的出现了……她被唬破了胆子,却还死要面子。

  红裙“姑娘”深谙连“公子”心理,故意激她,大概说些“你给人家抓个鬼来玩嘛我知道你肯定不怕的”之类的话。

  连小姐女扮男装,唐公子男扮女装。连小姐色厉内荏,唐公子外柔内狠。人物设定十分工整对称。

  读者已知连一莲是姑娘,她能否继续把这个爷们装下去是期待式悬念。

  红裙姑娘是唐玉假扮的却是观众未知的(写唐玉用了侦探小说中一人二角诡计,让读者以为红裙姑娘和唐玉是两个人),所以红裙姑娘是男人则为揭秘式悬念。双重悬念增强烈了可看性。

  古龙大概很满意自己写的这对“假凤虚凰”,所以后来在其它章节里又给他们写对手戏。

  那时读者已经知道唐玉是红裙姑娘了,可连一莲不知道。此时悬念完全变成了期待式。

  连一莲继续冒充大老爷们调戏唐玉,说些下流话吓唬他。其实连小姐是个很单纯的姑娘。

  唐玉好歹曾经是直男,又是个老司机,完全没在怕的,但他还是要装出一副娇羞少女的模样,被撩得小脸红扑扑的。内心其实已经笑炸了。

  当连一莲拉过唐玉的手放自己胸口,想告诉红裙“姑娘”自己其实是个妹子,读者已经可以预想到连一莲若知道红裙“姑娘”是男人时会是什么反应……(┬_┬)

  概括起来就是:猎物以为自己是猎人,猎人假装自己是猎物。

  一般悬疑剧常常让观众知道的比人物少,喜剧常常让观众知道的比人物多。古龙在写这对“假凤虚凰”的对手戏时糅合了两种写法。

  如果要影视化,观众恐怕一早就看出红裙姑娘是个男人扮的,一开始的双重悬念会变成一重,趣味性会打折扣。笔者倒有一个法子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姑且称之为“双重反串”。

  那就是,干脆找个女演员来演唐玉公子(女扮男装),而唐玉公子又经常穿女装(男扮女装),所以观众根本不会知道红裙姑娘是个男性角色。

  举个例子,如果找个男演员演祝英台(男扮女装),而祝英台在书院念书又穿男装(女扮男装),那么观众会和梁山伯一样不知道祝英台是女娇娥。

  文本外是一重反串,文本内又有一重反串,安能辨我是雌雄?

  大喜大悲

  陡转的震撼

  《使徒行者》里的欢喜哥利用警察击败对手还赚到10亿,在这种人生巅峰时刻却死了儿子,人生之大起大落不过如此。

  《城寨英雄》里,有的人结婚当天死全家,有的人求婚成功当集就挂掉,红事变白事,也算人生最大起伏了。

  要调动观众与角色的情绪,可以试试这种先喜后悲、登高跌重的写法(最好在短时间内发生)。

  

  楚原导演电影《白玉老虎》(1977)剧照

  在《白玉老虎》中,主角是一个叫赵无忌的倒霉鬼,择了个黄道吉日成亲,大喜之日,亲爹离奇地死在了密室里,头颅都没了。

  古龙在第四章就让主角遭逢大变,毁了他的安稳人生,彻底改变他人生轨迹,推动了情节发展,在查真相、拜师学剑、复仇的过程中逐渐锤炼了他的性格意志。

  赵无忌父亲之死就是整个故事的激励事件。激励事件是故事讲述的第一个重要事件,是一切后续情节的首要导因(语出罗伯特·麦基《故事》)。

  既然激励事件有打破主人公生活平衡的作用,那么这股力道打下去越狠,人物情节之后的反弹力度就越大。主人公受的身心重创、生离死别、人生最大危机、大喜大悲的遭遇,都可以是激励事件。

  聊几句题外话:

  如果读者看过吴奇隆朱茵版的电视剧《萧十一郎》(编剧陈曼玲),对赵无忌的遭遇可能会觉得似曾相识。

  电视剧里,杨开泰和风四娘大婚之日,杨开泰的爹杨场主被大BOSS逍遥侯炸了个稀巴烂,到后来才知道平平凡凡的杨场主就是逍遥侯。

  

  陈曼玲编剧电视剧《萧十一郎》(2002)剧照

  和《白玉老虎》的区别在于他使了个金蝉脱壳之计,没死。《白玉老虎》里的赵父是真死了,但与杨父一样都是通过死亡来使儿子成长。

  古龙原著《萧十一郎》、《火并萧十一郎》里并没有这个情节,是编剧自己加的戏,或许灵感来源于《白玉老虎》。

  个人非常喜欢陈编的《水月洞天》、《灵镜传奇》。她改编的《武林外史》、《萧十一郎》、《少年王》(倪匡的“卫斯理系列”)和今年的《新射雕英雄传》也很出色。

  道高一尺 魔高一丈

  明牌的刺激

  书中用了许多篇幅来写主角赵无忌与反派唐玉斗智斗勇,双方都能猜测到对方下一步行动,就看谁棋高一着。

  笔者随便编一段当例子:

  “

  甲要给乙下毒,读者担心乙会中毒乙早就猜到甲会给自己中毒,他会偷偷跟甲换杯子,读者担心甲会被反暗算甲早知道乙会察觉自己的行为,所以两人的杯子里都下了毒,而甲事先服了解药,读者又担心乙了乙差点要喝下之时,突然发生了什么事阻止了他……

  作者让读者以为自己站在人物的视角看事情,知道的跟当事人一样多,比当事人的对手更多,然而当事人和他的对手都瞒着读者一些事。无非就是敌暗我明,敌明我暗,看谁手中握着的信息比较多。作品里的人物们在斗法,作品外的作者与读者也在斗法。

  

  李洪绸编剧网剧《毛骗》第二季(2011)海报

  这种技巧在网络剧《毛骗》中也是屡试不爽。虽说《毛骗》模式很像英美剧,但不难看出编剧李洪绸受武侠小说影响也很深。

  未完,待续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