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眼里的三台“思想发动机”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在《党的文献》撰文指出,英国曾经在世界上称霸达两个世纪。在它走向强盛的过程中,有三个人是不能忘记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作品把英国的人文精神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科学家牛顿运用力学定律为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启了大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为英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一套有别于封建社会的经济秩序。在许多英国人的眼里,这三个人在各自领域扮演了促进英国历史进步的“思想发动机”的角色,或者说,他们引领了这个国家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软实力”。

  那么,英国上下是怎样具体地看待他们的呢?一个国家国民的态度作为培植软实力的社会土壤,决定了这个国家软实力的强弱。明了英国人对其民族的“思想发动机”的态度,也就有助于理解这个岛国为什么会成为工业革命的故乡,并且使它的语言文化在世界上产生如此广泛的影响。

  关于莎士比亚,英国19世纪的维多利亚女王有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在莎翁的历史剧中,君主往往是反面角色,同时期的伊丽莎白女王当然是知道的,但并没有影响伊丽莎白女王坐在舞台对面的包厢里忘情地欣赏莎翁的《哈姆雷特》。

  《国富论》出版后,当时在海关谋职的作者亚当·斯密应邀去一位公爵家里作客。客厅里坐满了王公贵族和商界巨贾,英国当时的首相皮特也在其中。当亚当·斯密步入客厅时,谈笑风生的绅士们立即停止了话题,纷纷站起向他致意。亚当·斯密不好意思地说:“先生们,请坐。”这时候,已经站在他身边的皮特首相却说:“博士,您不坐,我们是不会坐下的,哪有学生不为老师让座的呢?”

  1727年,牛顿去世了。英国隆重地举行国葬仪式将他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这里一向是王公贵族的墓地,牛顿成为第一个安息在此的科学家。出殡那天,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涌向街头为他送行;抬棺柩的,是两位公爵、三位伯爵和一位大法官。一位年轻的法国人在伦敦目睹了这个场面,深深震动,他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建立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这个法国人,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法国思想启蒙运动的领袖和导师伏尔泰。

  对莎士比亚、牛顿、亚当·斯密的特殊尊重,事实上使英国上下都加入到了“软实力”的积累和创造之中。(王季 摘编)

  北京日报理论周刊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期编辑:邱实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