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李白是个有仙气的人,这不是我说的,是贺知章说的。他说李白是天上的仙,被贬至人间,可称之为谪仙人。
李白这个仙还是酒仙,这不是我说的,是杜甫说的。他说李白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李白为这个世界提供了太多好诗,还有太多故事。如果没有李白,整个中国诗歌史会变成什么样?最想问的是,他究竟是如何做到只手聚千金,只手散千金的呢?关于这些问题的答案,不妨从下面这两篇六神磊磊的文章里找找看。
by 兰川
版画 © 川濑巴水
如果没有李白
在此前盛唐诗人的朋友圈里,我们见到了许多有意思的人物。这里我们单独聊一聊李白。
有一个问题:如果没有李白,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
似乎并不会受很大的影响,对么?不过是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文学家而已,多一个少一个无关紧要,和我们普通人的油盐柴米没有什么关系。
的确,没了李白,屈原将没有了传人,“饮中八仙”会少了一仙,后世的孩子会少了几首启蒙的诗歌,不过也仅此而已。
《全唐诗》大概会变薄一点,但也程度有限,大约是四十至五十分之一。名义上,李白是“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诗),但要从数量上算,他诗集的规模远远没有半个盛唐这么多。在《全唐诗》一共九百卷里,李白占据了从第一六一至第一八五卷。少了他,也算不得特别伤筋动骨。
没有了李白,中国诗歌的历史会有一点变动,古体诗会更早一点地输给格律诗,甚至会提前半个世纪就让出江山。然而,我们普通人对这些也不用关心。
李白像
不过,我们倒可能会少一些网络用语。比如一度很热的流行语“你咋不上天呢”,最先是谁说出来的?答案正是李白爷爷:
“耐可乘流直上天?”
他什么时候说出这话的呢?是一次划船的时候。
话说这一年,有一艘神秘的游船,在南湖上漂荡……别紧张,这是在唐朝,公元759年,李白带着朋友划船。
那位朋友正值被贬了官,愁眉不展。当时李白已近六十了,看着面前苦哈哈的朋友,摸着自己已泛白的长须,仰天长笑:多大个破事啊,不就是官小一点儿么?别想不开了,眼前如此美景,我们应该两忘烟水里,好好喝酒才对,何必为俗事唏嘘呢?
他于是写下了这首浪漫的名诗,就叫作《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他们喝着酒,暂时忘记了忧伤,隐没在烟水之中。
版画 © 川濑巴水
那么,李白还创造了其他的网络热语吗?有的,比如“深藏功与名”,出处是李白的《侠客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如果没有李白这首诗,香港的金庸也不会写出武侠小说《侠客行》来。在这部有趣的小说里,有一门绝世武功正是被藏在了李白这首诗中。
非但《侠客行》写不出,《倚天屠龙记》多半也悬。灭绝师太的这把“倚天剑”,是古人宋玉给取的名,但为这把剑打广告最多、最给力的则要数李白:“擢倚天之剑,弯落月之弓”“安得倚天剑,跨海斩长鲸”。
不只是香港文艺界要受一些影响,台湾也是。黄安一定不会写出当年唱遍大街小巷、录像馆、台球厅的《新鸳鸯蝴蝶梦》来了,这首歌就是从李白的一首诗《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里面化出来的。“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今日乱我心,多烦忧”,是化用李白的句子“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后面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则直接是把李白的诗句搬过来了。
没了李白,女孩子们的生活也会受到一些影响。比如美国的化妆品牌Revlon,中文名字不可能叫“露华浓”了。因为它是从李白的诗里来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当然,露华浓已经退出中国市场,深藏功与名了。
如果没有李白,中国诗歌江湖的格局会有一番大的变动。
几乎所有大诗人的江湖地位,都会整体提升一档。李商隐千百年来都被叫“小李”了,正是因为前面有“大李”。要是没了李白,他可以扬眉吐气地摘掉小李的帽子了。王昌龄大概会成为唐代绝句首席,不用加上“之一”,因为能和他的绝句相比的正是李白。至于杜甫,则会成为无可争议的唐诗第一人,也不必再加上那个“之一”。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会遇到一些表达上的困难。
李白故里,位于四川省江油市
比如对于从小一起长大的男女朋友,你将没有词来准确形容他们的关系。你不能叫他们“青梅竹马”,也不能叫他们“两小无猜”,这都出自李白的《长干行》。
你也无法形容两个人相爱得刻骨铭心,这个词儿也是出自李白的文章:“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岂止是无法形容恋人,我们还将难以形容全家数代人团聚、其乐融融的景象,因为“天伦之乐”这个词儿也是李白发明的,出自他的一篇文章,叫作《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
“浮生若梦”,也不能用了,出处同样是李白这一篇文章:“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杀人如麻”没有了,这出自李白的《蜀道难》。“惊天动地”也没有了,这是白居易吊李白墓的时候写的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没有李白,又怎么会有李白墓,又怎么会有白居易的凭吊诗呢。
扬眉吐气、仙风道骨、一掷千金、一泻千里、大块文章、马耳东风……要是没有李白,这些成语我们都不会有了;此外,蚍蜉撼树、春树暮云、妙笔生花……这些成语都是和李白有关的,也将统统没有了。我们华人连说话都会变得有点困难。
没有了李白,我们还会遇到一些别的麻烦。
当我们在社会上际遇不好,没能施展本领时候,将不能鼓励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我们遭逢了坎坷,也不能说“长风破浪会有时”;当我们和知己好友相聚,开怀畅饮的时候,不能说“人生得意须尽欢”;当我们在股市上吃了大亏,积蓄一空的时候,不能宽慰自己“千金散尽还复来”。这都是李白的诗句。
版画 © 川濑巴水
那个我们印象中很熟悉的中国,也会变得渐渐模糊起来。我们将不再知道黄河之水是从哪里来的,不知道庐山的瀑布有多高,不知道燕山的雪花有多大,不知道蜀道究竟有多难,不知道桃花潭有多深。
白帝城、黄鹤楼、洞庭湖,这些地方的名气,大概都要略降一格。黄山、天台、峨眉的氤氲,多半也要减色许多。变了样的还有日月星辰。抬起头看见月亮,我们无法感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也无法吟诵“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李白如果不在了,后世的文坛还会发生多米诺骨牌般的连锁反应。没有了李白“举杯邀明月”,苏轼未必会“把酒问青天”;没有李白的“请君试问东流水”,李煜未必会让“一江春水向东流”;没有李白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李清照未必会“九万里风鹏正举”。
后世那一个个浪漫的文豪与词帝,几乎个个是读着李白的集子长大的。没有了李白,他们能不能产生都将是一个问题。
后来人闹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也会衰减不少。有李白的“我欲因之梦吴越”,才有毛泽东的“我欲因之梦寥廓”;有李白的“欲上青天揽明月”,才有后来的“可上九天揽月”;有李白“挥手自兹去”,才有“挥手从兹去”;有李白“安得倚天剑”,才有“安得倚天抽宝剑”。
太白碑林,位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镇
我们的童年世界也会塌了一角。那个每个小朋友记忆深处、平均每个人要听三百遍的“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也将没有了。它可是小学生作文的经典万金油典故。没有了它,小朋友们该怎么把作文凑足六百字?
在今天,如何检验一个人是不是华人?答案是抛出一句李白的诗。当每一个华人听到“床前明月光”,都会条件反射般地说出“疑是地上霜”。
看一个文学家的伟大程度,可以看他有多大程度融入了本民族的血脉。比如我的主业是解读金庸小说,不论金庸的作品有多少缺憾和瑕疵,你都没法抹杀他的成就,因为华山论剑、笑傲江湖、左右互搏等等词语,都已经融入了我们的血脉之中。
李白,这一位唐代的大诗人,已经化成了一种基因,和每个华人的血脉一起流淌。哪怕一个没有什么文化和学历的中国人,哪怕他半点都不喜欢诗歌,也会开口遇到李白,落笔碰到李白,童年邂逅李白,人生时时、处处、事事都被打下李白的印记。
不知道李白在世的时候,有没有预料到这些?他这个人经常是很矛盾的,有时候说自己的志向是当大官、做大干部,轰轰烈烈干一场大事,有时候又说自己的志向是搞文学,做研究,“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前一个志向,他没有实现,但后一个志向他是超额完成了——所谓“垂辉映千春”,他已经辉映了一千三百年的春秋了,还会继续光辉下去。
版画 © 川濑巴水
李白到底有没有千金裘
唐诗里面有一种诗,叫作炫富诗,比《小时代》还严重。比如李白先生那首著名的《将进酒》: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五花马,好理解。至于“千金裘”,就比较难理解了。它的字面意思,是价值一千两金子的貂皮大衣,堪称顶级奢侈品。
好好一件貂,居然脱了拿去换黄汤喝,东北姑娘听了得多心疼。
于是问题就来了:李白真的这么有钱吗?他到底有没有千金裘?一个没正经工作的人,怎么攒钱买貂?
唐代大诗人里,李白的收入情况一直是笔糊涂账。他似乎总是大把大把花钱,却没有什么进项。比如他喜欢高消费,喝的酒比杜甫的贵很多,一斗要卖十千钱——“金樽清酒斗十千”。
“斗十千”,乃是中国诗人给高级美酒定下的标准价格。自从曹植“美酒斗十千”以来,就被后世一直沿用。王维、白居易、郎士元等诗人莫不饮过“斗十千”的高级酒。相比之下,杜甫要节约多了,他喝的酒一斗才卖三百钱。这可不是我胡编的,杜甫自己说的:“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
李白喝的酒,价格是杜甫所饮酒的三十三倍。想象一下,前者如果是喝的两千元一瓶的一斤装高级酒,那么杜甫喝的就是六十块钱一瓶的酒了,不折不扣的平民消费。
李白像,刘福芳绘
李白能这样高消费,看来一定是特别富裕,多半穿得起千金裘的了?其实未必。
首先,李白到底富不富,是一个大问题。他有时候看起来很富,年轻的时候到扬州去游逛,一年就败掉三十万金[1],当地落魄公子们手头紧了都可以找他接济,活脱一个小旋风柴进。他还说自己曾养了一千多只鸟,典型的一位养殖大户。
可他有时候又好像很穷。同样是三十岁前写的诗中说,自己“归来无产业,生事如转蓬。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弹剑徒激昂,出门悲路穷”。几乎是破产了。
唐代诗人里,有几位特别喜欢算账,比如白居易,动不动把工资奖金写到诗中。有的则对个人收入情况讳莫如深,比如李白。在写《将进酒》之前,他公开的最大的单笔收入似乎是被皇帝唐玄宗买断工龄,礼送回家,学名叫作“赐金还山”。
这一次下岗费得了多少钱呢?五百金。也不少了,够买半件貂了。问题是李白作死,这笔钱他声称自己没要!“徒赐五百金,弃之若浮烟!”
给赏钱不要,收入从哪里来?幸亏我们有无所不知的郭沫若大师。他老人家给过一种解释:李白是大财主的儿子,有哥哥在九江经商,有弟弟在三峡营业,所以有钱买貂。
你或许要问:郭沫若大师的这个说法,根据是哪来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他猜的。
郭大师的理由是:李白曾说过“兄九江、弟三峡”。九江和三峡都在长江边,做生意的一向很多,所以李白的哥哥弟弟一定是资本家、大土豪!郭大师的脑洞,也是醉了。
李白醉酒,颜梅华绘
还有学者说,李白为什么在诗里从来不晒亲戚们的职业?正因为那时候商人社会地位低啊,李白是有苦难言。有一位研究者叫韩维禄,他说李白不像杜甫,有着既做官又写诗的祖父和父亲。他的父亲虽然有钱,但在唐代的风气之下,成了李白的隐衷,难以说得出口。这当然也有一定道理,但只是猜测,没有证据啊。
李白能够买貂,唯一有证据的解释只剩一条——娶了小公举。
李白至少有三次婚姻,其中两次都是倒插门,新娘都是富婆小公举。他第一次结婚,新娘是湖北姑娘许氏。女方家是高门望族,祖父当过“左相”,曾祖父是开国皇帝李渊的同学,后来封了公爵。
一说到公爵家的第四代小姐,你会想到最熟悉的谁?是的,林黛玉。李白就相当于娶了个林黛玉。
李白的最后一次婚姻,新娘姓宗,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当然,宗楚客犯了政治错误被杀了,家境已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壮,对李白的经济也应该有不少帮助。
说起犯了错误的宰相的孙女,你又会想到熟悉的谁?是的,上官婉儿[2]。李白等于又娶了个上官婉儿。先娶了个林黛玉,又娶了个上官婉儿,你说李白买不买得起貂?
他在扬州大手大脚“散金三十万”之事,以及娶许家小姐之事,时间间隔非常近,不知道哪个在前。如果按照郭沫若《李白年表》所说的,是二十六岁先游的扬州,那便有可能是散金到破产,因此“归来无产业”“一朝乌裘敝,百镒黄金空”,一年后娶了许小姐,吃软饭。如果是先娶的许小姐,再去扬州散金、到处周济朋友,那就很有可能是把老婆的钱拿去做好汉了。
李白墓,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当涂县城东南的青山西麓
当然,李白的婚姻选择一定不只是为了钱,他必然有多方面考虑。他的婚姻生活幸福吗?我们也无从更多了解。千金裘里的辛酸,也只有他自己知道吧。
最后,李白的千金裘貌似也没能穿几天。
我发现唐朝大诗人都有个风气:往死里喝酒。喝光了最后一个铜板又怎么办?有个办法:脱衣服。
这也不是信口胡诌。比如杜甫,就是个喝不起酒就脱衣服的主。他喝得像孔乙己一样到处欠账,“酒债寻常行处有”,几乎上街就得被人揪住打。怎么办呢?于是“朝回日日典春衣”,脱衣服典当换钱,然后“每向江头尽醉归”——继续喝。
李白也是一样。和朋友喝斗十千的高档酒,兜里没钱了,又不能输了气势,于是也脱衣服,把身上的貂给扒了去换酒。
一件好貂,一首名诗,看似轻狂,几多唏嘘。
注释
[1]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
[2]上官婉儿的祖父上官仪,曾经担任“独相”,红极一时,后来充当唐高宗限制武则天的棋子,起草废后诏书,被武则天诬陷谋反,下狱处死。后来中宗时平反,追为中书令、楚国公。
——本文选自《六神磊磊读唐诗》
福利来啦~~~~即日起至8月10日,小编会选择评论者中点赞最多的一位同学,赠送六神磊磊亲笔签名的《六神磊磊读唐诗》一本!8月11日公布获奖名单。机不可失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