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七心,炼七性,得大自在!

  

  生活在世间,有人专找门路,有人爱找碴儿,找来找去,只有自找苦吃,自找罪受。

  唯有找到自己的心,才会感到安稳踏实,无论什么样的生活,都得大自在。

  《西游记》中有一首诗说,“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

  古人云:“天向一中分造化,人于心上起经纶。”

  心是天下之大本,因为人有一颗心才能应物,产生意识,才能理解万物,改造万物,才能创造出一个崭新的世界。语言文字,文化知识,科学成果,纲常伦理,宗教等等,哪一样不是人心的产物?

  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修炼心性,向圣贤靠拢。

  入世应当修“七心”,红尘应当炼“七性”。

  

  入世修心

  1.悟心

  有悟心才能有智慧。

  用悟心来照见这个无边的复杂的世界,就可以在一切优美、败坏、清明、污浊之中找到智慧。

  对有悟心的人来说,一切烦恼都会带来觉悟,而一切小事都有它的意义与价值。

  有悟心的人,会感觉自己的生活有意义,问心无愧,过去的一切放下,安心于当下,对未来没有疑惑和恐惧。

  2.微心

  微心指的是具有见微知著的能力,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善于从些微小事变化中看出未来大势。

  三国时,吴国的陆逊向来深思静虑,所推测的事没有一件不应验。他曾经劝告诸葛恪说:“地位在我之上的人,我一定尊重他;在我之下的人,我一定扶持他。如今你的气势侵犯地位在你之上的人,又轻蔑地位在你之下的人,恐怕不是安德的基础。”诸葛恪不听,后来果然被杀。

  3.危心

  危心指的是有忧患意识,有危机感,而不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晴天不肯去,直待雨淋头”,这是人性的真实写照,因为没有远虑,所有很多人只看到眼前的阳光灿烂,却不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4.专心

  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成就,不在于他有多聪明,而在于他的专心程度。

  专心致志才是成功之道,而要一直保持强大的专注力,心无旁骛地朝向自己的目标迈进,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用心把一件事做到极致,胜过把一万件事做得平庸。

  5.诚心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菜根谭》:“人心一真,便霜可飞,城可陨,金石可贯。若伪妄之人,形骸徒具,真宰已亡,对人则面目可憎,独居则形影自愧。”

  人的心灵只要完全真诚,那么就可以使六月下霜,使城墙哭倒,使金石贯穿。如果一个人虚伪奸邪,空有一付躯壳,真正的灵魂早已消亡,与人相处会让人觉得面目可恶,独自一个人时也会为自己的形体和灵魂感到惭愧。

  6.恒心

  人有恒心万事成。

  《格言联璧》:“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小中可见大,有恒走四方,山高脚下踩,路遥腿更长。

  7.坚心

  心坚如石。

  《法句经》:“犹如坚固岩,不为风所摇,毁谤与赞美,智者不为动。”

  郑板桥有一首诗说,“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红尘炼性

  1.善性

  人之初,性本善。

  王阳明说:“吾辈今日用功,只是要为善之心真切。此心真切,见善即迁,有过即改,方是真切工夫。”

  我们今天做功夫,只是为了让善心真切。当善心真切时,看见好的就学习,有了过错就改正,才是真正功夫。

  2.宽性

  弘一法师说:“人之谤我也,与其能辩,不如能容。人之侮我也,与其能防,不如能化。”

  人和人相处,真的是一种艺术,或者是一生中很重要的学问。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宽容。

  坚持宽容,不遗余力地成就他人,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成就自己。

  3.信性

  天有日方明,人无信不立。

  成于中必显于外。心有诚意,口则必有信语;口有信语,身则必有慎行。

  一个人能够长期地坚持以诚信待人处世,就会形成诚信的人格,具有诚信人格的人,就会赢得人们的普遍信赖。

  自尊者人尊之,自敬者人敬之,自信者人信之,这是人际交往的必然规律。

  4.谦性

  《周易》:“谦,德之柄也。”

  谦性是一种境界。

  大才有本事没脾气,中才有本事小脾气,末才没有本事大脾气。

  骄傲的人好为人师,谦虚的人以人为师。谦和的人大度,能容得下不顺眼的人,听得进不顺耳的话,装得下不顺心的事。

  

  5.柔性

  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孔子曾经问道于老子。

  老子张开嘴巴让孔子看,问道:“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如实回答:“不在了。”

  老子又问:“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告诉老子:“还在。”

  老子意味深长地告诫孔子:“坚硬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牙齿是坚硬的,所以它老早就掉了;舌头是柔软的,所以它至今还存在。”

  6.智性

  《淮南子》:“智欲圆而行欲方。”

  所谓智性就是圆融。

  圆的压力最小,圆的张力最大,圆的可塑性最强。

  但是俗话说,“圆的不稳,方的不滚”,人的智性还是要以心地方正为底子,才能使人的智性圆融,而不会流于圆滑。

  7.静性

  每临大事有静气。静能生定,定能生慧。

  南宋时期,宋孝宗到西湖游玩,看到飞来峰,就问随他游玩的和尚僧端,这个飞来峰的由来。

  僧端就说飞来峰是从西天灵鹫山飞来的。孝宗又问为什么不再飞走呢?

  僧端非常巧妙地回答道:“一动不如一静!”

  

  【特别声明】文化学者罗志渊致力于中国文化传播,文图综合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仅供读者交流学习,不做商用!

  

  ·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