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悲歌:叶嘉莹先生讲杜甫(六)

  

  

  国难悲歌

  

  文/叶嘉莹

  

  肃宗即位差不多是秋天的八月,杜甫是深秋、初冬之际被抓回长安的,经历了很寒冷的冬天。杜甫曾经写过一首《对雪》: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

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杜甫说,我一个老头子被关在长安城中,满怀着国危家难的忧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天上乱云滚动压得很低,雪花被风吹得旋转起来。“瓢弃樽无绿,炉存火似红”,杜甫说,我没有酒喝,我的酒瓢被拋弃了,樽中没有酒。还有一个火炉,但没有炭来烧火。“炉存火似红”,杜甫真是会写!他的感情写得如此之真实动人,这就是作诗的办法,现实中,没有绿也没有红,但诗里面有绿也有红。“数州消息断”,杜甫跟妻子、亲人分离了,在战乱之中没有一点音信,朝廷的消息也隔绝了。“愁坐正书空”,杜甫回想他当年所经历的“开元盛世”,那个时候“稻米流脂粟米白”(《忆昔二首》其二),没想到,十几年的光景,国家竟落到这样的下场,所以他“愁坐正书空”。

  

  第二年的春天,杜甫来到了曲江的江边。要想了解杜甫的诗,一定要对杜甫的诗集从头到尾来阅读,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走近这个诗人。像我这样,选一两首诗来讲实在是不够。杜甫在开元全盛的日子,写曲江的江边是“长安水边多丽人”(《丽人行》),全城的士女倾城来游春。可是经过一场战乱,玄宗逃走了,长安沦陷了,杜甫写了《哀江头》:

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

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

忆昔霓旌下南苑,苑中万物生颜色。

昭阳殿里第一人,同辇随君侍君侧。

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

  这写的是当年玄宗带着杨贵妃到曲江游春,这是回想当年的盛世。你要注意杜甫的转折之处,“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写的是当年,下面一转,“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从极盛写到极衰。“辇前才人带弓箭,白马嚼啮黄金勒”,写出了盛世之时的那种威武、华丽。“翻身向天仰射云”,写得真是好,杜甫为什么不写“翻身向天仰射鸟”呢?因为鸟在云中,在高空之上。下面一句也说得很妙,“一笑正坠双飞翼”,一箭双雕,“一笑”指的是谁?是杨玉环的嫣然一笑。一对双飞的鸟被射落了,唐玄宗和杨贵妃也生离死别了。“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白居易《长恨歌》)。“明眸皓齿今何在”,杨玉环现在在哪里?“血污游魂归不得”,杨玉环不是善终,因为她是被勒死的。“清渭东流剑阁深,去住彼此无消息”。“东逝水,无复向西流”(《红楼梦》第89回),“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李后主《相见欢》),死者一去不还,“清渭东流”,杨贵妃像渭水一样东流不返。“去住彼此无消息”,对于唐玄宗的消息我们也不知道。

  

  死者没有消息,生者也没有消息;那些逃出去的人没有消息,我们在沦陷区的人也没有消息。“人生有情泪沾臆”,我们经历了这样的天翻地覆、国破家亡,“人生有情泪沾臆,江草江花岂终极”,“国破山河在”(《春望》),江草依然那样绿,江花依然那样红。“黄昏胡骑尘满城,欲往城南望城北”,杜甫满怀着今昔的悲感,在曲江看了一天,他要回去了。杜甫说,我本来应该往城南去,可是我却回望城北。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很不通,“欲往城南”为什么“望城北”?

  可是你要知道,诗里面有时有无理的句子,你很难进行理性的解说,但那是很妙的句子。像李后主说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令》)。“天上人间”是什么意思?俞平伯作出了很多解释,说“天上人间”有悲哀的意思、有疑问的意思、有今昔对比的意思,可是一个“天上”一个“人间”,李后主什么也没有明说呀。杜甫所说的“欲往城南望城北”是什么意思呢?有几种可能:一个是因为杜甫心中哀感痛苦,很迷乱,所以“欲往城南望城北”;一个是杜甫住家是城南,少陵原就在城南,可是他望的是城北,指代国君、朝廷,他在盼望收复失地的消息。

  杜甫是一个甘心在沦陷区的人吗?当然不然。所以他就要想办法逃出去。他写过《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从首都长安,“窜”,是说逃窜,逃窜到凤翔。凤翔是当时唐肃宗的行宫所在地。杜甫真的是用他的生命、用他的血泪来写作他的诗篇。我曾经多次说过,伟大的诗人是用他的生命来写作他的诗篇,用他的生活来实践他的诗篇。

  

西忆岐阳信,无人遂却回。

眼穿当落日,心死著寒灰。

雾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

所亲惊老瘦:辛苦贼中来

(《自京窜至凤翔喜达行在所三首》之一)

  杜甫说,我念念不忘的是朝廷,朝廷怎么样了呢?“无人遂却回”,没有人从那里回来给我传一个消息。“眼穿当落日”,我每天向着西方望眼欲穿,向着落日的方向望。“心死著寒灰”,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胜利,什么时候能够收复失地?我的心已经死得很透了!都落到寒灰里边了。可是我现在逃出来了,“雾树行相引,连山望忽开”。这是写逃难的情景,早晨,雾还没有散去,朦朦胧胧的,怎么认路呢?古代没有柏油马路,但在沿途栽树,所以你要认路的话,就在烟雾之中看那朦胧的树影,那就是引导你的一条路。“连山望忽开”,你看山的话,远远地看,两座山像是连在一起的,当你走近的时候会发现,那两座山不是相连的。杜甫经历了种种艰难才逃出来。“所亲惊老瘦”,他逃到了后方,以前认识他的朋友对他说:“只有一年多不见,你怎么变得这么老瘦?”因为“辛苦贼中来”,杜甫说,我是经过千辛万苦,才从沦陷区逃出来的。

  我曾经在一九四八年的报纸上,剪下来两篇副刊上的文字,是当年一个叫宗志黄的人写的两篇曲文。那个时候抗战刚过去不久,宗志黄的那两篇曲文写的是逃难的情景,写得哀感动人,真是好,但这位写曲子写得这么好的先生,姓名不见于经传。我一直保存着这两篇曲文。我在南开大学教书的时候,曾经把那两篇曲文拿给我的研究生们看,我也给他们做了讲解。曲文写的是逃难,逃难真的是很可怕,在你旁边的一个人,刚才还跟你在一起吃饭,转眼之间这个人就可能被炸弹炸死了。逃难就是这样的。

  

  杜甫逃到后方以后,想和家人通信。他写过一首《述怀》,“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朝廷愍生还,亲故伤老丑。涕泪受拾遗,流离主恩厚”。杜甫逃到后方,感动了朝廷,朝廷就让他做了“拾遗”的官。“柴门虽得去,未忍即开口”。这真的是杜甫的忠爱缠绵,杜甫说,我想回去看一看我的家人,我应该回家,可是我刚刚到朝廷,怎么忍心、怎么舍得离开呢?“寄书问三川,不知家在否”?杜甫说,我当初曾经写了信到三川(三川是杜甫的妻子所在的地方),不知道我的家还存在不存在。“比闻同罹祸,杀戮到鸡狗”,我最近听说那个地方遭到贼兵的蹂躏,全村杀得鸡犬不留。“山中漏茅屋,谁复依户牖”,我当年和我的妻子住的山中的漏雨的破茅草房前,还有人靠在门边、立在窗边等着我回去吗?“摧颓苍松根,地冷骨未朽。几人全性命?尽室岂相偶”?我还有没有那个家?家中还有没有盼望着我回去的家人?杜甫说,在那松树底下,不知道埋藏着多少尸骨。在战乱中,几人能保全性命?我的家人可能一个都没有受伤,一个都没有死亡吗?我怎么敢有这样的奢望?

  “嵚岑猛虎场,郁结回我首”,叛乱的军队所经过的地方像被豺狼虎豹经过了一样,我真的是满心的郁结,我想我的家人。“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杜甫可以把现实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说,我去年给家中寄了一封信,十个月都没有消息,“反畏消息来”,写得真是好,我现在反而害怕有消息来,因为我害怕传来不幸的消息。“寸心亦何有”,我还敢希望些什么?“汉运初中兴,生平老耽酒”,现在国家已经有了一点复兴的希望,而我这个人本来是喜欢喝酒的,“沉思欢会处,恐作穷独叟”,我想,有一天胜利的时候,人家都团聚了,我恐怕要成为一个孤独的、没有家人的、穷苦的老人。(宋文彬整理)

  

  

  

  叶嘉莹,号迦陵。生于燕京旧家,40年代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为诗词名家顾随先生入室弟子。50年代在台湾大学任教授,并在淡江与辅仁两大学任兼职教授,60年代赴美任密西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客座教授,并曾在美国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校访问讲学。后定居加拿大温哥华,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1989年退休后,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自70年代末返大陆曾在多所院校讲学,并被南开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聘为客座教授,及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现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主要著作有《迦陵论词丛稿》、《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灵谿词说》、《唐宋词十七讲》等数十种。

  文

  章

  作

  者

  栏

  目

  主

  持

  人

  

  谢琰,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章黄国学主编。

  

  

文章原创|版权所有|转发请注出处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