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读书周报》第1674号第七版“新阅读”
·历史纪实·
深邃与匠心交融
刘昌宇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
陶玉平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17年6月版)
——1955年,一阵风浪把军舰上的八名船员卷入了海中,经过四天搜寻,失踪人员被宣告死亡。然而,一周之后,他们当中一位叫贝拉斯科的船员竟奇迹般地出现在岸边一处荒僻的海滩。奇迹背后到底有着怎样鲜为人知的秘密?海难的发生真的是因为遭遇了一场场无休无止的狂风暴雨?怀着探究事件真相的强烈好奇,时年二十八岁的新闻记者马尔克斯对海难幸存者进行了为期二十天的采访,并将全部事实真相披露在报端。这场正义的采访和耿直的描写由于真实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黑暗,让当局大为光火,报社因此被迫关张,马尔克斯也不得不流亡海外,直到1970年这个故事才集结成书,也就是这本《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
——《一个海难幸存者的故事》虽是一本非虚构作品,但在整体风格上依然呈现出马尔克斯鲜明的个性特点。一以贯之的深刻洞察,细致入微的景象描写,雄浑瑰丽的语言叙述,对现实社会整体生存状况入木三分的剖析,充分显现出作家独具特色的“马氏”风味。而字里行间所洋溢出的清醒和睿智,传递出的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同情与悲悯,对世间真情与良知的渴盼,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期许,无不通过他的如椽之笔得以呈现。尤其是用海滩的荒芜去隐喻现实的冷酷,用海难幸存者的新生去寓意一个时代的觉醒,这种象征意味的书写,更显示出作家思想上的雄浑与博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这份匠心赋予了马尔克斯超越常人的敏锐和深刻,让他的文学天才与犀利的批判锋芒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两者的珠联璧合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仗义执言而又思想深邃的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的另一高明之处还在于转换视角,以第一人称的自述角度,将环境的险恶与人情的冷暖在强烈对比中逐一道来。在唤起读者身临其境般的内心体验的同时,也淋漓尽致渲染出了作品的真实性和可读性,从而营造出一种既紧张刺激又扣人心弦的艺术氛围。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真相没有披露前,贝拉斯科靠着一只简陋的小救生筏,在海上不吃不喝漂泊了十天侥幸捡回一条性命,当局为了掩人耳目,授予他英雄称号。而当作家揭开了其中的黑幕后,当局不仅取消了贝拉斯科的英难称号,还对他百般威胁,连作家也不得不出于安全上的考虑,流亡海外……作家与海难幸存者殊途同归的命运起伏,将当时社会的市侩与无情,无以复加地披露出来,让人唏嘘。
·学苑漫步·
与鲁迅的“心灵”相遇
宫 立
《鲁迅与当代中国》
钱理群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7年6月版)
——“学术研究的本质就是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心灵的相遇,没有这样的相遇,无法达到真正的理解,而没有理解谈不到研究。”钱理群经过苦苦的探寻,实现了与鲁迅心灵的相遇,将他与鲁迅心灵相遇的过程与感受、思考、探究的“收获”写成了《心灵的探寻》《走近当代的鲁迅》《与鲁迅相遇》《鲁迅九讲》《鲁迅作品十五讲》《活着的鲁迅》等研究鲁迅的专著。他最近又将他为其他鲁迅研究者新著所作的序言以及关于鲁迅的诸多演讲稿等随笔文字结集,出版了研究鲁迅的新著《鲁迅与当代中国》。
——他坚信“鲁迅思想、文学的永远鲜活的生命力”,他有感于“我们对鲁迅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意义的认识还远远不够”,于是“以鲁迅提倡的韧性精神,到处讲鲁迅,一有机会就讲鲁迅”。他给北师大的学生社团——春秋学社的大学生,给青年志愿者,给宝钢人,给“70后”、“80后”、“90后”讲鲁迅,他还亲自到南京师大附属中学、北大附属中学、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开设《鲁迅作品选读》选修课,并为中学生编了《中学生鲁迅读本》,甚至还去“积水潭骨科论坛”讲鲁迅与医学。他讲他的鲁迅观,讲鲁迅与中国现代文化、胡适的关系,讲“东亚鲁迅”的意义、讲鲁迅的历史选择、讲鲁迅的源泉性价值、讲鲁迅在当下中国的历史命运、讲他是如何看待从孔子到鲁迅的传统,这些演讲与发言涉及到了关于鲁迅研究的各种深层次话题。
——从事鲁迅研究应该有个普及与提高的过程。钱理群一方面通过细读鲁迅的作品,不断阐释他对鲁迅的文学价值与思想价值的理解,一方面将他富有生命体验的鲁迅研究的成果,通过演讲、作序的方式传播开来。他将自己对鲁迅的研究与对民众的普及、言说实现了有机结合。他希望有更多的人读点鲁迅,他希望让鲁迅回到儿童中间,他希望鲁迅研究有新的创造力,他希望阅读者通过阅读鲁迅的作品让自己更有意义地活着,他期待更多的人像他一样,与鲁迅的心灵相遇。
·第三只眼·
共同化解医患矛盾
宏 瑞
《医学不能承受之重》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苏佳灿 王 彤著
(2017年7月版)
——中医有这样一个思辨的道理,“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医疗之痛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血脉不通或沟通不畅。
——在《医学不能承受之重》的封面上,读到“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话,这是长眠在美国撒拉纳克湖畔的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就患者而言,只要是“社会人”,应具备“通情达理”的处世之则。既然如此,是否愿意承认我国最近几年医改的进步呢?是否愿意正视医学的局限性呢?医生也是人,亦系烟火中一凡夫,怎可能毫无私欲?患者将医生和道德绑架在一起而跨进医院大门,这样既对医生不公平,自己也很难得到合乎期望的帮助。就医者而言,设立相关部门和专职人员,使得医患间走心的沟通再多一些,病患投诉之门再敞开些,真正做到“总是去安慰”,那么很多的哀怨和仇恨可能也就化干戈为玉帛了。
——医患矛盾并非不治之症。“通则不痛”,彼此一起多做锦上添花之事,少为雪上加霜之举。卸下道德重负的医学本该朝着更发达的方向而去,该更美好才对。
——医院里,太多时候,因为着急,人们失去了理智;因为劳碌,人们失去耐心。而我们自处其中,却往往意识不到自己的偏误,这种时候就需要这样一面镜子,客观地陈述事实,让彼此都能看见真相。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这面镜子很重要,刚刚出版的《医学不能承受之重》,就像一面清晰的镜子,让人们去领略医学中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无论是纪录片还是图书,能引人深思,让人们认清自己,才不辜负策划者的初心。
WENHUI BOOK REVIEW SINCE 1985
或
whdszb
We Have the Divine Scholarly Zest Bl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