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书专业化二十年,向这些特别的人致敬!

  皮书经历20年发展,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离不开千千万万皮书研创者的支持助力,皮书专业化20周年,向这些人物致敬!

  

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20人

(按姓氏首字母排序,排名不分先后

  蔡昉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他是“人口与劳动绿皮书”的创始主编,连续17 年坚持高质量研创“人口与劳动绿皮书”,并多次向世界展示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皮书观点,推动中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在他的支持下,皮书的国际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和分管出版社的院领导,他长期关心皮书的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和清晰的战略规划,并以诸多引领学术前沿的原创佳作,成就了皮书在经济学出版领域的独特竞争力。

  戴建中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社会学所原副所长

  

  他投身社会学学术事业30 余载,发挥专业所长,细致记录首都的社会现状,融合社会与民生热点为城市建设与发展献计献策。他是长者,更是智者,伴皮书自幼年的稚嫩走向少年的青涩,继而蜕变为青年的成熟。在担任8 年皮书主编后,他与皮书的渊源并未因此结束。退休后他继续担任皮书评审专家,为皮书的评价体系与准入机制的建立贡献了不可或缺的力量。他与共和国共生长,助皮书同发展!

  黄茂兴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策划多部竞争力系列皮书并担任执行主编,研究成果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奖项。十年皮书研创、十年蜕变成长,他伴随皮书研创迅速成材,由助教成长为知名教授,其竞争力研究团队坚持研究特色,不断创新,与皮书共同发展,从地方高校讲台走向国际学术交流舞台,为福建师范大学打造成中国著名智库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展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学者的风采与智慧。

  李闽榕

  中智科学技术评价研究中心理事长

  

  他曾担任福建省政府发展中心主任,也曾担任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退休后又组建了社会智库。身份的变化不但没影响李闽榕对皮书的热情与支持,而且加深了其对皮书的理解与认识。他是最早发现皮书巨大潜力的学者之一,充分挖掘皮书作为应用对策性智库成果发布载体的巨大价值。他与“小字辈”团队开展的竞争力研究和评价工作影响力享誉国际,释放了巨大的能量。他陪伴皮书同创新、共发展,连续11 年专注中国省域竞争力研究,成为中国智库发出“中国评价”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典范!

  李培林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

  

  他不仅是皮书年会与报告会出席场次最多的作者,也是撰写皮书总报告最多的作者。作为“社会蓝皮书”主编,他带领国内最具盛名的社会学研究团队,用数据解读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迁; 作为中国社科院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他一方面为皮书的研创与长远发展提供了高屋建瓴的指导建议,并始终坚信这一新型智库产品能够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理解中国道路与中国话语体系的载体。另一方面,他为皮书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行了科学的设计。他胸怀社会学家的担当,将学术研究对准国计民生,将学术生涯融入社会变迁。只因他坚持:学术即社会的良心。

  李扬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

  

  他是皮书的倡导者之一,更是坚定的支持者,二十余年来策划编写的皮书达十余种。无论是作为皮书作者、主编,还是作为出版社曾经的主管领导,抑或是作为皮书学术评审委员会主任,他对于皮书的感情始终如一,对皮书价值的认识、对皮书长远发展的指导与战略规划始终清晰。正因为有像他这样一批对皮书充满感情与期望,对皮书几十年如一日地予以指导和支持的皮书人,皮书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沈雁南

  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二级编审

  

  他担任“欧洲蓝皮书”执行副主编多年,退休之后,又受邀担任皮书评审专家、皮书学术委员会委员。他严把皮书准入门槛,严格审稿,对皮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评价方法的完善提出了大量建设性的意见。他担任皮书研创高级研修班讲师,为学员解读皮书研创中的问题与应对之策,为皮书内容质量的提升和皮书规范性的推广不遗余力,彰显了一个老皮书人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

  唐绪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

  自2013 年起担任“新媒体蓝皮书”主编以来,“新媒体蓝皮书” 后来居上,连续4 年获得“优秀皮书奖”一等奖,且综合评价得分在300 余种皮书中一直保持在前五位。作为我国新闻传播研究“国家队”的掌门人,他致力于学以致用,将现代传播理论贯彻到皮书研创的每一个环节,全方位打造皮书的社会影响力,在引导积极的社会舆论上,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皮书学术观点的传播提供了优秀范本。

  田禾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法治指数研究中心主任

法学研究所研究员

  

  她先后策划、主编多部“法治蓝皮书”,其中《中国法治发展报告》连续出版15 本,并多次荣获“优秀皮书奖”一等奖。她担任主编以来, 带领创作团队进行了全面改版,推动实证法学研究,推出一系列拳头产品,她以“法治蓝皮书”为平台,深耕中国法治发展的沃野。她以学者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全力助推中国法治实践,以学术研究推动社会进步,最终实现皮书创作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结合。

  涂成林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院长

  

  他是“广州蓝皮书”最早的策划人。十几年来,他带领团队将“广州蓝皮书”从最初的1 种扩展为6 种,承担起地方智库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责任。他坚持认为皮书不仅只有咨政功能,更要关注民心之所向, 既要“接天线”,更要“踩地气”。他牵头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以蓝皮书研创为主旨的学术社团——广州市蓝皮书研究会,进一步探索皮书品质提升与影响力扩大的新平台、新路径,为皮书品牌的可持续发展竭尽所能贡献力量。

  王爱丽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她1997 年首创“黑龙江蓝皮书”,2011 年将其带入“皮书品牌”。她将专业化作为皮书研创立命之本,在内容题材上始终紧密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前沿,她寄公众关切于皮书研创,用第一手调查数据客观呈现民生舆情问题;把好内容质量每一道关口,将皮书专业化落实到每个细节。她以智库思维打造“黑龙江蓝皮书”,极大提高了黑龙江省社科院的社会影响力。

  汪同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

  

  他连续16 年担任“经济蓝皮书”副主编,是主持编写“经济蓝皮书” 工作时间最长的课题组成员和执笔人。他在“经济蓝皮书”中把经济理论和数理模型相结合,对中国经济运行进行实时监测和形势分析, 为中央宏观经济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在20 多年的皮书研创工作中,汪同三为皮书的品牌建设建言献策,对皮书的发展做出了长期、全面的贡献。

  王健

  中共温州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

  

  他是“温州蓝皮书”主要负责人。打造科研平台,总结温州经验, 研创温州指数,他凝聚的“温州蓝皮书”团队,十年如一日默默耕耘, 求真知、务实效,为地方类皮书的研创工作和品牌建设提供了学习标杆。作为地级市中第一本皮书,“温州蓝皮书”整合中国社会科学院、温州政府部门及地方社会科学领域的优秀人才,发挥了党校在智库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成为一张展现温州智慧的学术名片。

  吴大华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院长

  

  在他的统筹策划下,贵州社科院研创了近20 本皮书。多本皮书和多篇皮书报告先后获得“优秀皮书奖”和“优秀皮书报告奖”。研究成果多次获得贵州省领导的批示及表彰。他坚持科研立院,将皮书作为打造新型智库的抓手,不断创新皮书科研管理机制,开立了对皮书科研成果予以重视与奖励的先河。通过“贵州蓝皮书”品牌的打造, 贵州省社科院为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奉献了贵州力量,做出了贵州贡献。

  邬书林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原副局长

  

  他高瞻远瞩,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实现中国出版强国梦的战略高度为皮书发展指引方向;他高屋建瓴,以打造中国标准普尔的国际眼光为皮书出版规范的建立进行专业的指导;他身体力行, 将所有深切的关怀与殷殷的希望都化作推动皮书事业发展实际支持行动中,以一个学者型官员的情怀与担当撑起中国学术出版事业的一方广阔天地!

  谢寿光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

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

  

  他被媒体誉为“中国皮书之父”“中国皮书第一人”。

  他将20 年的职业生涯交付“皮书”事业,浇灌出一个蓬勃生长的智库产品品牌;他用理性的智慧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图书出版形态, 书写着一个出版社从制造产品到打造品牌再到构建平台的发展奇迹; 他以专业的学术出版方式为海量信息时代的大众点燃知识的航标灯; 他将大部分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与课题组和学术机构的交流中,全心付出。他的热情与执着激励着每一位皮书事业的参与者,通过数据向世界呈现一个当代中国的真实风貌,为当代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开拓出一片沃土!

  张萍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原副院长

  

  作为国内有影响的区域经济学学者,他率先提出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构想。源于对皮书决策影响力的认同,在年届八旬之际,亲自主持编撰“长株潭城市群蓝皮书”,以“两型社会”建设与改革的研究为重点,对长株潭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有效的推动作用。他不顾高龄,长年坚持在皮书研创的第一线,体现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以皮书为平台,孜孜不倦、为国为民的情怀与担当。

  张宇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

  

  他是“亚太蓝皮书”的再造者。担纲“亚太蓝皮书”主编期间, 他让一度因质量问题被排除在皮书系列之外的“亚太蓝皮书”重焕生机,并在短时间内进入核心皮书行列;此后,他担任“世界经济黄皮书”“国际形势黄皮书”主编,一手将两本黄皮书打造成国际类皮书中的“王牌产品”。

  他对皮书的精心设计,诠释了一个皮书研创者难能可贵的学术眼光和专业素养。

  祝尔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她是“京津冀蓝皮书”的策划者和负责人。在她的带领下,“京津冀蓝皮书”构建了创新性的研究框架,多次位列全国皮书评价前20 位,并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京津冀问题研究智库成果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她把皮书视为学术研究的重要载体和平台,积极向京津冀三地相关领导推介皮书,充分地发挥了皮书主编、皮书评审专家、区域经济专家多重身份对皮书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朱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

  

  他长期担任“农村绿皮书”主要策划人、执笔与统稿人和协调人。从书稿统筹到新书发布,他都亲自协调组织,不但坚守“农村绿皮书”的学术质量,还先后邀请多位知名经济学者、决策部门官员出席发布会,极大地推动了皮书品牌的决策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作为皮书专家,他长期提供专业指导,为皮书的研创和出版保驾护航, 为皮书品牌的全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皮书专业化二十年特别致敬人

  陆学艺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著名社会学家、农村问题专家

  

  他在“三农”问题、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领域做出了可比肩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的贡献。他是“社会蓝皮书”的拓荒者和领航人, 从1993 年组建“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课题组”起,他担任“社会蓝皮书”主编长达20 年。他的一生情系乡土,为劳苦人呼号,以皮书为阵地,发出“要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加快城市化,发展小城镇”等呼吁,他是农民的朋友,也是一代皮书人、学人的“精神导师”!

  王开玉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

  

  他是“安徽蓝皮书”“第一人”,组织策划、研创“安徽蓝皮书” 十多年,始终把皮书当做一个咨政建言的大平台。作为每本皮书的执行主编,从各种资源的协调,到书稿框架设计乃至总报告的撰写, 几乎每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在皮书中,他勇于直面社会现实问题, 同时又总能把蓝皮书的成果以大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传达给媒体。他用一生的价值情怀和学术担当书写了“安徽蓝皮书”的传奇!

皮书专业化二十年致敬媒体

  中国网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2002 年,中国网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开始合作,传播皮书成果;2005 年,全面参与“皮书系列发布会”的直播工作,让全球亿万网络用户第一时间知悉皮书成果,直接听到中国学者的声音。10 多年来中国网直播各类皮书发布会330 余场,为皮书与社会大众、皮书与媒体搭建了一座桥梁,对皮书成果的海内外传播和社会影响力提升居功至伟!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推荐阅读